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做好国际传播
——以央视西语频道部分栏目为例
文/张娜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热烈反响、高度认同和广泛支持,经过6年来的不断推进,在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西班牙语频道努力讲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合作共赢的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加强国际传播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外合作共赢故事,对于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民心相通和文化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等多方面差异的国家和民众,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欢迎和支持这一伟大倡议,一带一路才能行稳致远。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如新闻专题片、纪录片乃至影视剧,将“一带一路”概念生动的视觉化,让全世界特别是沿线国家真正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给世界积极影响。近年来,电视媒体对“一带一路”海外报道非常重视,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都进行了大规模、多角度、长时间的报道。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传媒的整体实力不强,在媒体的规模水平、覆盖能力、制作播出能力、受众规模、经济实力、新媒体以及软实力方面的舆论引导力、媒体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西方传媒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对外传播要在深度、广度、信度和效度上实现转型升级。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外合作共赢故事,是应对西方部分媒体抹黑“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手段。部分西方媒体常常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作为小切口,来探讨这个项目给当地民众、当地企业、当地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改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战略,有针对性构建逻辑自洽、融通中外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使国际社会能够更加准确、有效地接受并理解相关信息,成为摆在我国外宣媒体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2) 由城市政府投资收益函数关于竞争者的投资的一阶导数值恒小于0可知,港口政府j的投资收益函数随竞争对手k的投资单调递减,说明港口k的政府投资港口会减少港口政府j的收益。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外合作共赢故事,是提升我国媒体海外传播能力、国家形象塑造能力的必然要求。总的来看,西方媒体在国家传播能力、形象塑造能力方面有巨大优势。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中,传播平台过度依赖官方媒体,很容易被视为官方的政治宣传,不利于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传播内容上,官方立场多、简单化的口号多,概念化的大词多,而且各种媒体的同质化倾向明显,相对而言普通人的视角少,温暖人、打动人的故事少;在传播渠道上,虽然也在大力推动中外媒体合作,但目前尚未有特别明显的改观。因此,从“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入手,从传播理念、内容制作、传播方式、渠道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媒体的海外传播能力显得十分迫切且重要。
央视西语频道的探索实践
(3)技术措施制定更具针对性。井队层面考虑问题存在片面性,技术措施不准确或存在偏差。比如何时提高钻井液比重、控制失水等问题,一旦技术措施滞后或偏差,将直接导致井漏、井涌,出现掉块卡钻等问题。技术交底作为指导书明确了各个施工节点的施工技术措施,具有针对性。
自2013年以来,央视西语频道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报道做了大量实践探索,既有直播节目《行走西班牙》等,也有专题节目《一带一路五周年》、专栏节目《视点》,还有专门制作的《跨越》《文化之约》等专题片,在西语国家播出后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这里主要结合《跨越》《视点·一带一路新坐标》两部系列专栏节目来分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海外传播走过了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国国家形象也越来越正面积极。讲好合作共赢的故事是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有效方式,各级媒体应进一步创新报道理念、视角、手段,增强讲故事的能力,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做出应有贡献。从央视西语频道等媒体实践来看,讲好“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合作共赢故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5.并购价值的效应体现。一个是效益效应,据某些资料显示,对于双方融资成立的新公司,首次融资已经超33亿元,融资后公司的估值可超180亿元,这是全球范围最大的私募融资之一,这有利于新企业在未来的时间内上市。两家的合并重构使得用户数量急剧上升,覆盖的群体范围以及地域范围也扩大。新公司覆盖了超过2800个县、市、区,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超1.5 亿人,年购买用户近2亿人,2015年总交易额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战略效应,对于企业来说,拿下O2O市场,就有在互联网领域的主动权,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美团与大众点评的战略整合,两家企业优势互补,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电视语言更加丰富,增加故事表现力,突出全球视野。在电视技术手段上,为了使“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具体实践能充分展现,增强电视语言的表现力,在《视点》《跨越》等节目中都运用了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展示比较宏大的场面,再与静态景别的组合交替应用,全方位、立体化表现了整体环境。为了进一步增强节目的传播力,央视西语频道特别注重采用多媒体融合的方式,除了电视媒体,也注重各种新媒体的传播,通过短小精致的小视频在网络媒体的播出,扩大影响。特别是强化了中外媒体机构的合作,同一个节目中外主流媒体同时播出,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比如,《跨越》是央视西语频道和阿根廷A24频道同时在黄金时段播出,阿根廷A24频道是阿根廷美洲传媒集团旗下的主流媒体,有较强的影响力,除了电视媒体外,该专题片还在其Youtube账号上制作短视频传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讲述普通人的故事,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突出对话,引起观众的共鸣。合作交流的宏大主题,与个体命运的沉浮、时代的变迁、情感的寄托相互交融,“一带一路”参与者的心路历程、人生故事与人们的亲身感受在新闻作品中相互激发,建构了被访者与观众之间的直接对话关系,无论是情感倾诉、心路诉说或场景描摹,此类人格化的表达、人性化的对话,相较于“画面+解说词”式的传统新闻报道更具移情效果。
思考与建议
以中外交流为主线,讲中外双方的故事,突出合作共赢。在《视点·一带一路新坐标》中既采访了宁波舟山港、西安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上的嘉宾,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外合作交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采访了智利、厄瓜多尔两国驻华大使,通过两国驻华大使之口,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对拉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带来的新机遇。《跨越》作为一个共10集的专题片,重点展示中国和阿根廷建交45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讲了中国与阿根廷的交往,特别展示了阿根廷的足球、美酒、舞蹈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其中带来的商机。比如《跨越》第2集通过阿根廷红酒在中国的销售增长、阿根廷牛肉向中国出口以及中国的高铁、家电制造、电商等在阿根廷的发展,充分体现出两国经贸合作惠及两国人民的主旨,使丝路精神的概念和内涵在中阿交流中具体化、可视化。
注重传播对象的差异,贴近对象讲好故事。即使一个国家,政府与普通民众、当地企业对于“一带一路”的感受也有温差,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受众发布不同信息内容,讲述内容、视角有区别的故事,以提高传播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注重议程设置,在故事内容、主线、价值等方面聚焦合作共赢。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我国媒体要主动设置议程,引导海外观众的注意力。在具体的议程设置中,要在故事内容、故事主线中以及体现的深层价值内涵上充分聚焦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题。不能仅仅聚焦在“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带来的好处,而要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重点讲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融给双方尤其是沿线国家带来的好处、机遇,重点讲述对沿线国家的普通民众带来的益处和福祉,关注沿线国家百姓衣食住行的改善,重点讲述在推进“一带一路”中在可持续发展、法律、文化、环保、劳工等方面取得的进展等。
注重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增强故事表现力。叙事表达是阐释“一带一路”内涵的关键,让每个人都产生认同感,不仅要挖掘好的故事,更要注重故事的叙事,要用有温度、有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故事去吸引人,多有换位思考、用好他者视角,多借外籍人士尤其是普通民众之口来反映,用普通外国民众身边的小故事来讲述,更好地引起共情、增进互信。在强化正面报道的同时,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也应适当反映,通过故事的跌宕起伏来真实可感地塑造形象、传递价值。在画面语言乃至文字表达上,要尊重海外观众的审美习惯、文化心理,尽量不用中文直接翻译成外文,尽可能用本地化的习惯性语言表达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北部湾经济区要想快速摆脱经济滞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协调等局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注重国际媒体合作,放大传播效果。经过几年的国际宣传和深度合作,很多沿线国家开始认识到“一带一路”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在现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外媒体合作网络,既有央视与国外主流媒体的合作,也要进一步发展地方媒体与海外媒体的合作交流;既要加强传统大众媒体的交流合作,也要高度重视发挥中外自媒体强大的舆论辐射及传播能力,充分发挥海外自媒体的优势,拓展个人的表达空间和自由限度,与大众传媒产生更好的互动效应。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西班牙语频道)
标签: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电视媒体论文; 中亚四国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习近平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西班牙语频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