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法(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法(TEUST)应用于梅毒检测的效果,探讨早期梅毒的合理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ELISA、RPR法和TRUST法对疑似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用TPPA 法进行确证,统计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质量。 结果: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血浆反应素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法对1528份标本进行检测,共计发现153份阳性标本,ELISA法的检测结果与TPPA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TRUST法的检测结果与TPPA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06%;快速血浆反应素法的灵敏度为92.17%,特异度为98.51%;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法的灵敏度为90.76%,特异度为98.76%。
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用于疑似梅毒患者的初筛检测。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3种检测方法;结果分析;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以损害人体多个器官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1]。梅毒的病程一般可以分为三期,一期、二期及三期梅毒,我们通常说的早期梅毒是指第一期和第二期梅毒,即病期在2年以内的梅毒感染。目前多采用四环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梅毒[2]。对于早期梅毒通常能够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而晚期梅毒往往治疗效果较差,所以我们必须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目前用于早期梅毒诊断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有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非特异性抗体的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TPPA)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本中心采用上述方法对监测中的疑似梅毒患者进行检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样品来源: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现的疑似梅毒患者,均采集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以后进行检测。
1.2检测方法:分别采用 ELISA、RPR、TRUST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的样品采用 TPPA进行确诊。
1.3试剂厂家:ELISA和RPR使用上海科华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RUST使用上海荣盛药业有限公司产品、 TPPA使用日本富士生物株式会社产品,所有试剂均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
1.4检测方法: 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及结果判断。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先采用RPR、TRUST、ELISA方法对1528份标本进行检测,共计发现153份阳性标本,再用TPPA进行确诊实验,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以后引起的多系统性疾病,免疫反应复杂多变,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化,甚至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单靠临床症状来诊断梅毒,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所以对梅毒的确诊必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3]。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ELISA、RPR、TRUST、TPPA等方法,ELISA、RPR、TRUST常用于梅毒检测的初筛,TPPA常用于初筛阳性样品的确诊,每种不同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个十分敏感的医学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一旦检测结果出现错误,不但影响医院的形象,而且在目前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大环境下,极其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4]。所以选择正确可靠的方法对疑似梅毒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9.06%;快速血浆反应素法的灵敏度为92.17%,特异度为98.51%;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法的灵敏度为90.76%,特异度为98.76%。说明ELISA法具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要高于RPR法和TRUST法, 与用于筛查梅毒,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非常方便,结果使用酶标仪进行测量,结果容易判断并且可以长期保存,但是单份样品检测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每次必须加入阴性阳性对照,如果检测样本量不大的话,容易浪费试剂及时间[5]。因此,对于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可以先采用ELISA法进行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使用TPPA进行确诊,可以对梅毒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且不会浪费试剂,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灵敏,李长如,周海星,等.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 ,7(18):1996-1997.
[2]赵峻岭,王清亚,夏天波,等.梅毒血清学试验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0,8(14):97.
[3]林伟华,梁金明,陈华英,等.梅毒临床各期变化与相应检测方法的评价[J]. 实用医技杂志, 2010,17(2):140-142.
[4]曹树正,王文武,张真路.梅毒检测“灰区”样本的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0,26(3):476-477.
[5]周秀萍,杨长顺,刘志杰,等.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7(17):1851-1877.
论文作者:张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梅毒论文; 检测方法论文; 灵敏度论文; 患者论文; 阳性论文; 血浆论文; 免疫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