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作业设计旨在探寻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设计主要围绕“阅读分层”这一主题展开,在以校为本,立足学段兼顾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学生能力特点,知识难易特点等,分别在课前课后进行分层设计,彰显语文作业的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校本作业 ;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245-02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为了让“减负”和知识水平提高的两座天平达到平衡,各学校正掀起自行编制校本作业的浪潮,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施因材施教。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的校本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本作业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我校语文校本作业存在以下问题: ?编写老师缺乏严肃性。部分老师挂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有些老师贪图省事直接从网上找一些成套的试题打印出来充当校本作业。?内容缺乏科学性。大部分老师编制的作业内容重复、呆板,或难度过大,有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严重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会大大降低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目标缺乏差异性。在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师们希望所有题目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一样的结果,但个体存在着差异,不管是智力上的,还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接,接受水平,都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量。④评价形式单一化。学校老师教学任务繁多,作业批改往往只用星星的多少或优良来表示。并没有指出具体改正的地方,该怎么改正。学生拿到作业后看一下老师的评价,就将作业放置一边,这就失去了作业的效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由此可见,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作业,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课前与课后、必做与选做、自主与合作的语文语文校本作业,方能突显“分层作业”的功效。为此, 开发可以开阔语文视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激发阅读兴趣的,更具针对性创新性的作业呼之欲出, 刻不容缓。
二、如何分层
在遵循以校为本、立足学段、兼顾学情的基础上,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校本作业编排可以采用如下的策略:
(一)课前预习分层
1、立足基础,稳扎稳打
南宋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所以安排预习,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难。一般情况下,学习语文预习的基本任务是读通课文、认识生字、标注段落等。当然我们也应该针对不同的课文有针对性的安排。以《杨氏之子》为例,这是一篇文言文,也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经过了解,我校学生课外接触文言文的拓展不多,所以对文言文学习基础较差。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让上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突破字词难点方能更好地理解。于是我设计了如下基础作业:
再如《晏子使楚》一课中易读错写错的生字特别多,于是我在设计预习的时候就采用选择、改错、辨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和生字第一次见面时就能记清字形,读准字音,毕竟第一印象很重要。于是我编写了如下设计:
2、依托文本,循序拓展
2、依托文本,深入探究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字词的预习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究欲。那就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提出课文的主导性问题提前进行思考。如《晏子使楚》一课我设计了提问和探究题,在课前就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
对于读了课文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采用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为同学进行讲解。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一问一探一讲中,理解必定会更加深刻。
3、多方整合,读厚文本
以课文为中心进行发散阅读,学生可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对文章背景、人物身份、地位、成就等以卡片的形式做好摘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摘录后分享。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积累了只是,学会了梳理,学会了合作。如在设计《半截蜡烛》的校本作业时,学生在课前查找了关于剧本的资料,关于二战的资料,关于法西斯的资料,有的学生将资料卡填得满满一张,这样的课前准备势必能为课堂增效。
(二)、课后巩固分层
1、基础作业,巧定量步步留印
(1)关注学生差异:“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不管是智力差异,记忆力差异或是接受能力的差异。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根据个体的需要确定数量。学习能力强的甚至可以选择不做,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则要强化练习。
(2)关注知识难易差别: 知识点存在着难易差别,在设计作业时也应该有所倾斜。如《晏子使楚》中的生字“橘”“贼”“谎”“敝”是特别容易写错的生字,在设计校本作业时就应该让学生多次重复抄写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记住正确字形。这样就能大大降低以后写错的概率。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少无效作业现象,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课内巩固,多形式逐级掌握
(1)形式分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擅长的技能,那在语文学习上我们也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的有点,语文作业的形式也不单单只能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也可以以不一样的形式呈现。比如说一说,演一演。例如在设计相声《打电话》时先可以用演一演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的巩固。这份作业同学们都喜闻乐见,在作业汇报课上平时看似成绩不佳的学生却表现得异常出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学习《晏子使楚》后我设计了手抄报的作业对知识进行巩固。但是考虑到学生制作手抄报的能力有限,水准较低,就规定小组内完成一张高质量的手抄报。首先,组长根据组员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进行分工,从素材搜寻、版面设计到文字抄写、绘画涂色都落实到具体的人。此次作业的分工合作暂且打破了原有的分层形式,而是取人之长,避人之短,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手抄报,而且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自信心大增。
(2)操作分层: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应及时巩固并能做到运用拓展。拓展练习也需要分层进行,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如在学完《晏子使楚》和《半截蜡烛》后,我设计了一项剧本和记叙文互相改编的作业,但是全篇改编存在很大难度。那就需要分层进行,第一层次,做到能根据《晏子使楚》中提供的信息,学着《半截蜡烛》舞台提示的形式,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第二层次,将《晏子使楚》中所有的对话编成话剧形式。第三层次,根据文中描写编入旁白和提示。第四层次,将剧本《半截蜡烛》改编成记叙文形式。这样从易到难,学生更易接受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3、课外拓展,全方位自主挑战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以在掌握了课内的方法后我们要将所学到的本领进行运用。如在学习完《杨氏之子》后,我们要对小古文的学习可以找来一些课外与之相关的古文让学生开阔视眼,增加古文积累,这就必须给学生“加餐”但是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作业时我选择了作业超市的形式进行,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必答题,也有学生自行选择的选做题;有个人独立完成的思考题,也有合作完成的讨论题。能力强的学生甚至来当小老师为大家讲解。
(三)作业评价分层
以往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习惯性“一刀切”,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是同样的标准。在评价作业时,其实学生还是更喜欢教师的温馨提示和简短的评语。如:“书写有进步”“看得出你有认真思考”“思路清晰”“再接再厉”等鼓励性的评语。且在评价时应准确指出错误的点是什么,如何回答较好。对部分学生可进行多次评价,在一次次的作业中找到进步点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讲评时可以全班辅导,可以一对一讲评,也可以在学生间相互讲解,相当于“对口扶贫”如我在讲解《杨氏之子》翻译的时候,一个同学知道了,让该生告诉这道题掌握得较差的同学。
总之,语文作业的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匠心独运。阅读分层校本作业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做语文作业时也能觉得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季勇.重视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分层设计促进学生成。
【2】胡海波.作业设计 若烹小鲜———小学中高段语文作业设计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2014,06:33-34.
【3】郭秀梅.语文作业差异化的教学尝试[J].中学语文,2015,24:86.
论文作者:林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校本论文; 语文论文; 形式论文; 生字论文; 课文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