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梁飞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梁飞

莱西市水利局 山东 青岛 266600

摘要:近年来为实现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在不断调整和更新,争取在满足基础水利功能的前提下,避免因施工作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整体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争取早日实现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理念;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分析

1导言

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节能环保的理念,避免在水利工程建设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在实际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问题,无法为当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本文就针对水利设计工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展开论述。

2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水利和传统水利的失调

在同一区域建造生态水利工程要避免与原有传统水利工程出现矛盾,方案设计时应制定有效方法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原有传统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传统水利工程有一定的负面感染,尤其是对传统水利工程的安稳运行有一定的破坏。因此,生态水利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水利工程和原有传统水利工程之间的平衡发展。

2.2欠缺合作机制和合作机会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之前,对工程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环境没有进行足够的分析研究,设计时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不完善。另外,在对工程项目能否有效运行进行分析研究时,没有对是否影响环境有效评估的相应制度,甚至有的工程设计方案都没有进评估是否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因此,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完善。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和生态环境研究单位之间之间的合作交流比较少,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和生态环境研究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鉴于以上问题,两者之间应建立相应的合作体制是当务之急。

3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3.1水文环境勘测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时,前提是要全面勘测水文环境,确定施工区域水文地质特点,然后基于此来编制生态设计方案,促使水利工程生态能够持续发展。将生态理念贯彻到水利工程中,原则上要实现水资源的可靠保护,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由此可以判断水文信息对于工程设计起到的重要影响。提前安排专业人员来采集和整理各项水文信息,专业研究自然环境水含量,确定可以为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水文资源。为提高此环节工作效率,应与水文勘测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实现信息的共享,掌握全面及时的水文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工程设计。

3.2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为水利工程设计研究要点,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分析,除了要保证其基础功能的完善性外,还应兼顾生态环境发展需求,综合传统设计知识,确定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设计方向与目标。同时还要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作为堤岸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确认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堤岸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坏[3]。提前分析现场环境状态,综合工程与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系,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调整堤岸设计方案,严禁出现通过破坏环境来达到建设目的的情况,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堤岸建设中,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河道改造方案

河道改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和应用综合质量,基于生态理念,必须要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确定可行性最高的方案,保证方案实施的科学性,在保证满足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同时,达到国家生态发展基本需求,实现河道的长久持续运行。应重点分析岸边保护、绿化以及河道疏浚等问题,确定设计优化方向,融入生态型护岸原则,维持河道生态平衡。同时还要研究周边环境规划要求,保证河道改造后可以与区域环境保持协调性。

3.4岸坡防护设计

在设计岸坡结构时,需要分析其所具有的交错复杂的特点,基于环境生态体系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避免因结构施工,对原有的动物栖息、觅食、避难场所造成破坏。要重点强调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性,采取相互协调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调整,同时应用多孔混凝土以及自然材质,减少混凝土、浆砌石等不透水材料的应用,保证可以满足各类生物栖息生长的需求。

4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应用策略

4.1建立完善的水文资料,发挥水文资料的支持作用

水文资料是水利设计中的重要资料,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它记录与水有关的各项资料,比如,当地降水量、水位、含沙量等,对设计人员全面了解当地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若水文资料准备不充分,势必会造成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时考虑不到位,此外,不完善的水文资料无法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记载具体的展现给设计人员,加大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难度,难以确切的评估水利建设工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竣工后,方才显现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弊端。随着2007年,我国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展,政治报告中写入生态理念开始,我国任何形式的经济建设规划都要与生态理念相结合,所以,在水利建设中融入生态理念,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方向,而水利设计人员要想将生态理念完全融入设计中,实现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要多方面收集当地信息,将这些信息筛选整合,建立完善的水文资料,另一方面,水利建设单位要与相关部门相结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做好水利勘察工作,借助水文部门的资源,为水利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水利设计人员以水文资料为设计的基础,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充分考虑生态理念,确保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打破传统的以破坏为前提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水利工程后期建设提供有效的资料证明。

4.2加强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高素质的水利设计人员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在组建水利设计团队的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正确认识到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对水利部门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加强设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设计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建设生态文明工程,确保设计的水利作品能够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服务,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其次为设计人员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人员的设计水平,能够将生态理念充分应用于水利设计方案中。只有高素质的设计人员,才能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水利建设工程顺利运行。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为生态环境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大、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将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维持水利发展和生态系统环境的平衡,设计出更优质的水利工程,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有利于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构建生态文明国家。

参考文献

[1]姜云保.水利工程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江西建材,2016(23):123-124.

[2]阎玉伟.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1):109-111.

[3]刘林宁.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理念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05):175+178.

[4]李璐.绿色设计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5):230.

论文作者:梁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梁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