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强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经办机构建设,落实人员配备,发挥基层队伍作用,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施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惠民政策,创新举措、广泛宣传、优化服务、全面覆盖,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基层队伍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惠民政策的贯彻实施。文章分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队伍建设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层队伍
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的基层经办机构队伍,是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精确管理的组织保障,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一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加大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做好做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点多面广工作量大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涉及政策宣传、资料收集、系统录入、人员续费、信息变更、生存确认和待遇发放等环节,对每个参保人员要采集将近50条信息,录入10多种表格,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要做好全员参保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需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1.2居民参保意识淡薄
从实际来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发展仍存在一些阻力,这一方面就来源于城乡居民参保意识相对比较淡薄。首先,在传统养老方式的影响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部分城乡居民对其不够重视;其次,一些城乡居民认为缴费时间长,且收益比较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居民参保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社会诸多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发展仍有一个过程,需要进一步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保意识。
1.3工作平台建设滞后
受办公经费不足、工作场所建设滞后、人员流动性大等条件的制约,基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虽然已延伸到乡镇,但功能单一,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管理要求。行政村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息化管理。农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尤为困难,农村参保人员信息不能实时上报,造成虚报冒领养老金等违法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1.4基层经办人员老龄化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村级无专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人员,均由村干部兼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信息员。而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不能有效借助信息网络系统来服务参保对象。 现实情况是,乡镇多数只有1~2名工作人员,村只有1名兼职工作人员,有很多人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甚至根本不懂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同时还负责其他工作,分身无术,很难集中精力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1.5基层经办人员流动频繁
乡镇人社所工作人员未做到岗位、编制、人员相统一,经办人员时常变动,有的乡镇甚至采取“抓壮丁”形式,轮流工作半年至一年时间,造成前后工作难以接续。村级工作人员则一般由村干部兼任,有条件的村聘请村信息员,但因待遇太低不能长时间留用,队伍也很不稳定。还有一些行政村使用大学生村官或“三支一扶”人员,这些人员服务期满后,大部分都会通过攻读研究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等途径离开,人员流动性很大,且工作责任心不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量大,工作要求高,而给予村干部的经费补助或信息员工资普遍较低。同时缺少绩效考核机制,业务量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路途远近一个样,影响了基层经办人员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1.6基层队伍建设受重视不够
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队伍建设未得到足够重视,未拨付基层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导致地方财政对乡镇、村级资金投入不足,无法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经办机构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形势要求和工作需要,也阻碍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管理进程。
2强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层队伍建设的措施
2.1定期组织培训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量大,离不开村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村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折射了各村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业绩的好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定期组织基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人员进行政策培训、业务培训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培训,使县、乡、村三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人员都能把城乡居保政策理解透,面对参保人员提出的咨询能够作出正确解答,综合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对于基层的村干部及信息员,每年应开展1-2次业务培训会,重点教会村干部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熟练算清“受益帐”,掌握“五算账五对比”的方法,即将缴费与存款算账对比,缴费与自身养老后顾之忧算账对比,缴费与减轻家庭负担算账对比、缴费与最终受益算账对比、养老保障与商业保险算账比对,切实提高村干部和信息员的宣传能力,使之从“门外汉”变为城乡居保政策实施的“引路人”。
2.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参保意识
由于诸多居民参保意识不高,从而不愿参保。所以必须利用宣传单、宣传栏、电视、广播、报纸、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和工具,进行大规模、多形式、高密度、全覆盖的宣传活动,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深入人心,让居民主动了解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益处以及参加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另外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活动,解决城乡居民“怕政策变、派不兑现、怕不划算”等问题,让城乡居民了解熟知参保的作用及好处,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保意识,逐步实现“要我保”向“我要保”发展。
2.3落实人员配备
为保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基层稳步推进,要切实加强经办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一是要用好存量人力资源。各乡镇、村(街道、社区)应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在不增加机构和编制的前提下,从其他工作相对较少的基层机构调配富余人员充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岗位。二是要合理利用公益性岗位,选派有责任心、能力较强、愿意从事社保工作的人员作为村(社区)级社保信息员。三是要拓展增量人力资源。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统筹考虑,挖掘本县区编制资源,适当减少职能弱化的工作部门编制数,适当增加社保经办机构编制。
2.4搭建村级服务平台,完善基层硬件设施。
自城乡居保工作开展以来,随着服务对象的急剧增长,纯粹依靠县、乡两级经办机构人员开展工作已力不从心。村级平台可充分发挥与村民联系紧密、点多面广、熟悉情况的优势,做到宣传登记深入到户、参保手续办理到人、养老待遇发放到手,形成上下贯通、联系到户、服务到人的经办服务体系,为实现“四个不出村”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搭建村级平台,下沉经办业务已成为提升城乡居保经办管理服务能力、强化城乡居保基层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参保登记、权益查询、个人缴费和待遇领取“四个不出村”目标的重要基础。应为乡镇、村都配备数据查询终端,在部分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先行建设“金融信e家”,为群众提供参保缴费、待遇领取、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5逐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
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面临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逐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做到财政投入充沛,实现统筹发展,一方面要确保城乡居民保险基金做到“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遵循“弹性原则”,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撑。
2.6健全内部控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周期较长,从参保登记、保费核定、保费征缴、账户管理、待遇调整到最后发放,涉及参保群众的“一辈子”,客观上要求工作人员精确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做到“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通过加强经办队伍建设,促进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各岗位的相互配合,使内部业务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保障参保群众账户资金安全。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以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 。要建立工作岗位之间、业务流程之间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责任倒查。要将基金纳入县级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防止截留、挪用,加强对基金管理和使用环节的实时监控,建立常态化稽核工作制度。要对保费收缴、待遇审核和养老金发放等过程进行重点稽核。要与民政、残联、计生、公安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防止错领、冒领、重领。要对基金归集和存储环节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基金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结语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党和政府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基层经办队伍,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组织保障,实现“建设标准化、经办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在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进程中,要切实关注其存在的问题,及早解决,这样才能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李琼.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机制构建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5(2)
[2]彭颖.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背景、创新与前景[J].老龄科学研究,2015(1)
[3]黄新琴.新形势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54.
论文作者:孔令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城乡居民论文; 基本养老保险论文; 基层论文; 参保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队伍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