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金融期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期货论文,我国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期货是在商品期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形式,以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差为交易对象的期货形式。它是本世纪70年代初期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的产物。自从1972年5月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下属的国际货币市场开办的第一笔金融期货业务——货币期货以来,金融期货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很快取代了商品期货的主导地位。目前,在欧洲、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开展了金融期货业务,1987年日本的国际金融期货交易量只占全世界总量的6.9%,1990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12.1%。
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国际化、银行企业化、资金商品化、利率自由化、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迅速发展,不仅要求金融业务规范化,多样化,而且要求金融市场提供价格稳定机制。为此,发展我国金融期货,引入金融期货的经济功能,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发展金融期货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及上升阶段,货币资金具有需求弹性强于供给弹性,经营风险大、利率波动频繁的特点。为了避免因此而造成的混乱,发展金融期货很有必要。
期货市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按照国际惯例和其自身发展规律,商品期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向金融期货过渡,因为金融期货可以弥补商品期货的不足和缺陷,活跃金融市场,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价格风险日益突出,因为各项改革基本到位,银行体系发生了分离,金融市场与国际对接,利率自由化,各种金融工具的价格不仅要受到国内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而且随时都要受到国际突发性事件的冲击,要避免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只有建立期货市场。而今金融期货在国际上已成为市场提供公平、稳定的价格风险转移机制的自我调节工具和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金融期货已是大势所趋。
二、金融期货的特点和作用
金融期货作为期货合约家族中的新成员,只经过短短20余年时间,就能在国际金融领域里独占鳌头,主要是得益于它的价格稳定机制和它的以下几个特点:
(一)交易标的物品种繁多,避免各种“价格”波动风险的办法新颖。金融期货的标的物分为外汇、利率、股票指数,黄金四大类。其中利率期货种类最多,随着交易标的物品种的日益增多,新的交易做法不断涌现,提供了范围广泛的避免“价格”波动的方式。
(二)采用有形市场形式,实行会员制办法和押金制度,交易安全可靠。
(三)交易者众多,市场流动性独好。因而风险容易分散,是保值者和投机者的理想场所。
(四)交易见钱不见物。所有金融期货合约到期日真正收货物的极少,其中股票指数期货根本不是货物,完全无货可交。因而交易双方不可能发生纠葛,合约中也无所谓交货地点及日期的规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期货是远期供求关系合乎逻辑及理性的预期,它的价格稳定机制是通过投资者把价格波动风险转移给投机者,而投机者以承担风险为代价从金融期货交易中获利来实现的。
期货市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发现价格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结合我国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际国情,我们认为:除两大功能外,我国的金融期货还有许多附加功能,如预期价格导向功能,稳定价格功能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我国发展金融期货的积极意义概括为:
(一)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的幅度,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金融期货具有价格稳定机制,它不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金融市场交易额,从而提高我国的投资和储蓄总额,减少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而且还会烫平或减轻由金融现货交易引起的经济波动或震荡。
(二)可以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必要的参考。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强化银行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机制,按照国际规则,利用市场手段来调节货币供求量,进而调控整个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及时掌握市场资金流向和供求状况,不仅要了解当前的资金状况,而且要了解未来的资金供给变化趋势。而金融期货可以分别通过利率期货、外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动向提供未来的国际国内货币、资本的供求变化趋势,为宏观决策及时提供有用的经济参考数据。
(三)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及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对外贸易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随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资金实现商品化,利率就会自由化,这意味着银行将要承担所面临的资金价格变化的风险。同时,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使一大批企业拥有债券和其它企业的股票,这些企业的投资活动也都面临着证券价格变化的风险。而且,我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贸易活动面临的汇率风险也不断扩大,且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将逐步向市场靠拢,在国际贸易额增加的同时,汇率风险也要增加。为此,适时推出金融期货,为这些商业银行、其它金融机构、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及对外贸易,提供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场所是十分必要的。
(四)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避险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外汇调剂和证券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交易者面临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需要金融期货提供避险的工具和场所,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可以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投资场所。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多种经济成份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社会闲散资金增长较快。这些资金迫切需要一个回报率高、回收快的投资场所。同时,近年来外资企业不断增加,外资银行不断涌入,境外资金迅速增加,这些资金迫切需要一个既能避险又能投资的工具。为此,及时推出金融期货业务,为各种投资者提供既能避险又能投资的工具,留住和吸引外资意义相当重大。
三、发展我国金融期货的基本条件与障碍
目前,发展我国金融期货虽然面临着大量的困难,但从总体上看,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环境条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改革从上到下全面铺开,金融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最近,国务院又明确提出了以建立“三大体系,即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为骨架的金融改革新目标。步入1994年,以投资、财税、外汇、金融及现代企业制度等为内容的总体改革态势已全面拉开。这一系列改革,紧紧抓住了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条主线,从而为发展金融期货提供了“大环境”和前提条件。
(二)经济条件。1.随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发展,资金拆借规模迅速扩大,拆借网络遍及全国,仅1992年,上海资金拆借额就达1700亿元,在此基础上,推出资金期货业务完全是有可能的。2.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股票交易品种达300多个,日均成交额达10多亿元。经过近一年来的调整,股市逐步趋于理性化、规范化,价位向投资价值区靠近,这是发展股票指数期货的良机。3.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而有利于利率期货的发展。此外,我国商品期货的蓬勃发展和外汇金融期货试办的成功尝试,给金融期货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诱导力和实践经验。
(三)物质条件。近几年,我国的银行体系不断完善,通讯设备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证券交易所开通了卫星传播系统,上海几家专业银行也相继开通了大型计算机“ES9000”系统,并引进路透社金融信息终端机,加入了环球银行间财务通信协会(SWIFT)。此外,少数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已成为资金、商流、信息的交汇中心,都已具备了“三通”功能。
(四)人才条件。我国自建立金融市场以来,一批具有金融交易知识、技能的经纪人已开始产生,特别是证券市场、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外汇调剂市场产生以后,又涌现出了一批人才,他们通过适当的培训,就可以适应金融期货业务发展的需要。因为金融期货业务的基本操作方法与商品期货、证券交易有许多相似之处。
发展我国金融期货的条件虽然已经成熟,但同时不可否认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具体表现为:
1.银行、企业改革亟待深化。金融期货业务主体是独立的法人,在目前银行、企业产权不明晰的状况下搞金融期货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现阶段银行基本上还是负盈不负亏,若经营亏损仍由国家承担,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2.市场法规与制度不完善。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综合体,而我国有关市场方面的法律除《经济合同法》、《公司法》外,《银行法》、《证券法》、《商业票据法》及其它分门别类的法规尚未出台,还不能构成完善的法规体系和执法系统。
3.金融市场尚不成熟。我国金融市场虽然起点高,发展快,但毕竟时间短,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人才素质亟待提高。此外,由于长期受到“股票热”和“期货热”的冲击,金融市场发展极不稳定。
这些障碍中有一些完全可以通过发展金融期货,促进流通体制改革来解决,其它也可以逐步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总之,建立条件已成熟,早建比晚建好。
四、发展我国金融期货的构想
金融期货对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新事物。发展金融期货不仅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且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遵守国际惯例。笔者设想,发展我国金融期货,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尝试阶段。目前,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并且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以外汇、外贸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高层次、宽领域、纵深化的新阶段,为了突破传统单一办现汇的格局,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占居位子,我国已经推出外汇期货业务。我国金融期货改革目前正处在这一阶段。通过尝试阶段的尝试,为以后发展其它金融期货业务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起步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尤其是经过近一年来的调整,证券市场逐渐趋向理性化、规范化、价位也向投资价值区靠近,此时在外汇期货业务积累的经验上,适时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业务。这不仅不会引起股市的剧烈波动和混乱,而且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
成长阶段。随着我国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趋向市场化,资金拆借市场将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可以适时推出资金期货和利率期货业务。同时借助其期货业务推动我国银行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随着资金期货和利率期货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还可以相继推出商业票据期货和国库券期货业务。
成熟阶段。目前,我国尚没有黄金市场,但上海、广州等金融中心正在筹建黄金市场,等到黄金市场规范以后,再推出黄金期货业务,就标志着我国金融期货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业务国际化,我国金融期货也必然会向国际金融领域渗透,发展国际金融期货业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货币经营业,即经营货币商品的商业,首先是从国际交易中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