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文化产业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其物质载体的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热潮。现今,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目光被聚集到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语汇的融合上,保护与继承传统文化被作为文化产业园设计的焦点所在。因此文章首先概述了传统艺术元素的定义,接着简要阐述了文化产业园的基本概念,最后就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外部形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期望对同行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传统艺术元素;文化产业园;应用研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创意园这种新型的产业模式在中
国市场蓬勃发展,成为近些年文化和建筑市场中广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文化产业园最根本的建设意图是对所在城市文化内涵的提取,使人置身其中可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强烈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将我国的传统艺术元素,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中国书法、文房四宝、京戏脸谱、太极、八卦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创造出新的视觉艺术元素,使其不仅具有传统元素的形式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概念,能够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和无穷的联想,唤醒个人与民族的文化记忆。
一、传统艺术元素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且涵盖其他各种不同思想的文化体系。传统艺术元素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精髓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独特底蕴的文化遗产,它种类繁多、形式多变、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不仅以中国韵味的艺术形式塑造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为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我国文化艺术的独特性指明了正确方向。传统艺术元素的合理应用对现代设计领域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但传统艺术元素包含内容广泛,文化背景深厚,只有深入研究并掌握这些传统艺术元素的特征,并深刻理解其时代背景,挖掘其文化内涵,才有可能将其较好地融合于现代设计中,创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设计作品。我国传统艺术元素种类繁多,且涉及面广,涵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穿住行、文学、哲学、艺术思想等等。概括起来,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类:建筑类、图案类、器物类、文化类、民俗类五类。
二、文化产业园的概念
文化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活动相关的产业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并通过
鲜明形象对外界产生集聚作用的集生产、交易、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文化产业园多以园区或街区的形式出现,以建筑为载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环境。现今文化产业园在我国充当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城市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的新方向和重要的现代旅游的新类型,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复合的休闲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众目光。
三、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外部形式中的应用方法
(一)形体属性组合
形式是最易被辨认的因素之一,传统艺术元素在园区建筑外部形式中的应用
最醒目和最易出效果的就是对元素形体的运用处理。传统艺术元素形式的应用表
现出一定的逻辑秩序,由于现代技术、材料、工艺的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一些传统艺术元素不宜再直接应用于园区建筑外部造型中,就需要通过抽象、简化、变异等手法使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文化产业园建筑外部形式中得以融合再生。传统艺术元素形式处理方式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形体的直接运用、形体的抽象简化、文化元素的物化运用。以下仅就形体的直接运用进行详细分析。
1.整体形态运用
传统艺术元素的整体形态直接应用不仅仅是局限在园区建筑的某个部位,甚至可扩大到一栋传统建筑直接应用,例如合肥“金大地 1912”建筑入口部位的戏楼,这个建筑是将传统徽派古建筑直接移至此地,周边加以现代概念的下沉广场,对比之下更加突显了徽文化特色。由此可以看出具有完整形态的传统艺术元素,再加创新处理,可巧妙的应用于文化产业园建筑中。
2.局部形态运用
园区建筑中传统艺术元素局部形态主要体现在建筑立面上,园区沿街立面作为观赏面,通常正对人们的视线,在视觉范围内占据重要的位置。宽窄巷子墙面部位的细部装饰手法比较多,包括彩绘、砖雕、木雕、壁画等,这些均是将传统雕刻艺术以局部精细处理的方式表现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一些文化产业园区现代建筑中将传统建筑片段置于其中,像传统建筑木门头,各种具有传统韵味的洞口等,杭州南宋御街中的“九墙”景观,就是将一些传统的生活片段并置,形成街区中独具特色的景观节点。这种通过局部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元素并置,形成强烈对比,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材质属性组合
相比传统艺术元素形式上的丰富多变,其材质属性组合变化则显得较为简单,
分为同种材质与异种材质组合两种。同种材质组合常集中于建筑某一个部位,比如墙面部位同种砖材质的不同砌法,窗户部位同种木质窗框的不同组合形式等;异种材质组合主要体现在不同建筑部位之间,如金属屋面与木质构架之间。
1.同种材质组合
同种材质之间,除了单体尺寸、大小、形式不同之外,还可通过群体变化的组合方式来表达传统艺术元素。同种材料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表面特征,这些迥异的表面纹理有助于传统艺术元素的表现,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又不失灵活变化。
2.异种材质组合
不同材质会体现不同的感觉,比如石头、玻璃、金属、木材、青砖会分别对
应坚硬、透明、光洁、温暖、古朴等感觉。传统艺术元素应用借助不同材质的对
比变化,能体现出设计的活力。具体到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筑外部形式中异种材
质对比,可分为古朴与细腻、温暖与冷峻两个方面。
(三)色彩属性组合
传统艺术元素色彩属性的组合最为简单,可提取的元素信息量也最少,总结起来,园区建筑外部形式中元素色彩以和谐组合为主,元素色彩的运用要与元素的形式、材质相结合,以期创造协调统一的空间环境。元素色彩和谐组合分为邻色与对比色组合两种。
1.邻色和谐组合
色环上位置相近的颜色往往蕴含着相类似的情感属性,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
不仅不会令人感到唐突,反而会让人们觉得赏心悦目。这种类型的色彩组合,常
出现在一些具有传统砖石材料的建筑上,比如“宽窄巷子”墙面上常出现的原木
色和赭石色,这两种色相相邻的颜色合理搭配使用,对街区传统氛围的营造起到
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2.对色和谐组合
如果说邻色组合方式会让人觉得协调统一,那么互补色组合形成的强烈对比
会让人兴奋、激动,同时如果对比色运用巧妙,也会产生安静、惬意的感觉。我
国南方传统建筑中黑白色调的对比运用,能表达出一种内在秩序美感,产生悦目
的效果。与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有关的色彩主要以灰色调为主,以深棕色、浅棕色、原木色等作为点缀色,从而实现协调统一的街区效果。
总之,我国是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不仅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和载体,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由此可见,应用一定科学合理的手法,保护利用好传统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安全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从形体、材质、色彩三方面对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外部形式的应用上进行手法上的归纳整理,从而得到多种可借鉴的在文化产业园建筑立面中合理应用传统艺术元素的方法,进而达到指导园区设计建造、提升园区文化品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7
[2]闫启文,郝文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共建筑中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6,02
论文作者:曹宇宏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4
标签:元素论文; 传统论文; 组合论文; 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 建筑论文; 产业园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