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综合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大学论文

我国本科综合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大学论文

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本科课程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校课程综合化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综合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与社会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结果。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高教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和消除狭窄专业教育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我国许多高校从80年代起就致力于课程综合化改革,且颇见成效。然而从理论上对课程综合化改革进行研究则不够系统深入,仅仅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评价方面,同时对国内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更是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拟对我国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做一尝试性的探讨。为研究方便,将视点限定在大学本科。

一、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的现状

笔者曾对上海、北京、天津等地20多所大学就课程综合化改革问题进行调查、访谈,发现萌芽于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的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有如下的特点:

1.课程结构经过改造,更利于文、理、工等学科的相互融通与渗透。许多高校提出“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本科教育改革目标,并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相近的专业合并起来共同构建课程体系。打通了公共课和基础课,通常在1~2年级修习。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则划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相应地形成了几个课程组(即模块),大致从三年级修习。在最后一年中修习一部分自由选修课,其占总学分的比重大致在10~25%之间。改造后的课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使文、理、工等相互渗透的余地更大,为课程综合化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

2.从多方面入手,课程综合化组织方式呈现多样化。(1 )文理课程的互修。各校一般规定文理互选课在4~8学分之间,用以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2 )增加综合性专业与课程。综合性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材料学、商品学、经济信息管理技术、环境学、生物化学等专业,是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较高级的形式。综合课程如投资经济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生物地球化学、经济计量学、教育生物学等是学科交叉的结果,由学生选修,从而达到融汇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3)设置辅修、 第二学位和双学位课程,给不满足本专业课程的优秀生以更大范围的选课自由。相对于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选课以构建自己的复合型知识结构那种形式来说,它更能保证学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 )在优化教学计划、削减课时和精减内容的同时,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和实践课程。它们几乎沟通了所有主干课的内容,学生从中能对所学知识融汇贯通、举一反三。(5)重视第二课堂课程。学术型、 文体型、社团型、勤工助学型等多种类型的第二课堂课程,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对于满足学生自身对多元价值的追求、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正规课程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趋向综合,这对于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过分注重功利性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大有裨益。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尚处于模仿国外的探索起步阶段,传统的、僵化的习惯势力非常强大。所以,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课程从设置到内容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原有的以狭窄专业教育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传统的习惯势力严重地阻碍着改革的深入开展。

二、制约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的做法看,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论证,随意开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尤其是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偏少,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课程综合化改革的需要;教师缺乏文理兼具的知识素质,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训练和熏陶;教学中对学生统整知识的建立重视不够,分割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仍然盛行等等。从目标的角度看,目前高校课程综合化普遍的做法,就是由文、理、工等科互选一定学分的课程。这种做法纵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课程综合化的作用,但这只是较低层次意义上的文理工的渗透与融合,只是教学内容量上的增加,其作用也仅止于认识本学科以外其它学科一些零碎的皮毛知识而已,远远达不到统观知识的目的。更高层次意义上的文理工综合是跨学科的融合,是利用各种学科的交叉点组成新的课程体系,从多元的角度探讨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增加几门课程。

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已进行多年,但大量问题依然存在,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制约改革的几个阻碍因素尚未得到根本的解决。

1.认识和理论上的因素。建国以来对课程理论研究的忽视,使得课程综合化改革在指导思想、课程基本问题、课程编制与评价技术、课程改革的推广战略等许多关键问题上都存在很大欠缺。对于“综合化”的内涵及其具体操作方式的认识,对于如何将不同学科正确地综合在一起,形成跨学科专业或课程,尚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因而在实践上,很多高校并未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去寻求内容上的实质综合,而是把不同的学科并列提供给学生。

2.文化心理上的因素。学术领域向来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恶习。随着学科的发展,由于各学科学术语言、研究工具与方法的不同,各学科的专家们逐渐分别形成互不关联、独立自主的“部落”,他们对跨学科问题毫不关心。所以,跨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建立,只有当不同学科的教授、专业人员认识到相互依存的那些领域,并因而产生了互相学习对方专业概念、理论和工作方式的愿望时,才能实现。

3.体制上的因素。我国高校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文理分家,从宏观上导致了学科的割裂;纵向的系、室建制则从微观上阻碍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人员教研室所有制把从事同一学科科研、教学的教师组织在一起,从而造成了单科独居的局面。这种体制不利于学科的交流与跨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计。同时,全国性的学科、课程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总是以自身学科体系为依据,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完整性,却很少顾及到所制定课程与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的相互交叉、相互衔接和融汇贯通。

4.政策上的因素。除经费投入不足以外,学校用人制度和职称评聘政策对跨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反向倾斜,也是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主要阻力之一。我国大部分高校系一级用人权力很大,在教师选用上比较注专业对口,难以兼顾到跨学科研究、学科交叉的需要。职称评聘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个人在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水平。而在“学科地位高于一切”的情况下,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往往不能被系、室所承认,教师和研究人员因而缺乏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积极性。

三、 推动与完善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对策构想

要推动和完善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质量,就必须科学可行的新的改革思路。

1.要明确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课程综合化并不是绝对的综合化,而是在课程专门化基础之上的综合化,是对专门化的有益补充。其意并不是要取消传统学科,而是要消除由于课程专门化而造成的各学科之间的隔膜,沟通一度相互隔绝的孤岛似的各个学科领域,进而发挥知识的整体性功能。如果课程综合化走向极端而不顾专门化,就难以体现高等教育的最大特点——专业性,从而使这种课程综合化终因肤浅而无大用。其次,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择与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而且也有赖于高校管理体制的理顺、专业设置的改革、各学科教师的合作与协调等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那种试图仅靠单一的课程改革就能实现课程综合化的做法是不明智的,而全面的、整体的系统改革又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

2.克服内联障碍,发挥综合优势。在高校体制方面,以学科群建院,将内部逻辑关系密切、互动性强的学科组织在一起,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有机综合体,统筹规划学院内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内部统一考虑和推行课程体系方面的教学改革,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为课程综合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用人制度、评奖、评职称方面,要改变教师部门所有制,真正实现招聘制,广纳各科人才,为跨学科教学与科研提供用人保证。同时,应设立跨学科教学、科研奖,按特殊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申报和评定。评职称时要扩大学院级的权力,请相邻学科的专家共同评聘,以调动跨学科教学、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再者,尽量组织起跨学科、跨部门甚至跨地区的学术讨论班、学术协作组等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形成学科间自由探讨的学术风气。让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以利于不同学科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3.加强课程综合化理论的研究,探寻综合化的最佳途径。根据我国高校校情,在参照目前国内外课程综合化理论以及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综合化理论的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模式。这种操作模式要遵循两个原则:(1)跨学科并非蜻蜓点水,样样略通, 而是立足于学生所学专业,以专业为出发点,确定课程综合化的内容和方式,并根据学科内在的自然联系,达到“专”“博”结合;(2 )由于课程综合化方式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等特点,加之各校校情不一,所以国家不可能统一确定一种课程综合化方式,而应鼓励各院校根据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条件,采用不同的课程综合化方式如综合课程、系列概论课程、与专业相关的“卫星课程”、集合课程等,但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学位课程、第二专业课程、辅修课程和第二课堂课程也决不能放弃,而是要加以发展和完善,保证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综合化的功能。

4.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课程综合化的要求。(1 )确立适应课程综合化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要以专业学科为核心,在传统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适当地吸收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或新方法,使之同传统教学内容结合,组织成开放的、有机的知识网络。据此,可设计出一种新的科际整合的教学内容组织模式:首先“向内看”,即理清本学科具体教学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层次关系;然后“向外看”,即根据教学目的在相关层次上搜寻本学科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内容的有机联系,经过选择,将相关学科的有关内容导入教学内容。(2 )减少教师讲课的比重,加强问题性讨论教学和研究。在高质量的讨论教学中,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各学科知识的界限在解决问题的讨论中逐渐变得模糊,从而达到消除学科隔膜、科际整合的目的。同时,也应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过程中。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 问题研究是跨学科组织的第二种方法,在问题研究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跨入其它学科领域,有所涉猎,有所启发。(3)提高教师素质, 充分发挥其在课程综合化改革中的作用。课程综合化改革要求大学教师不仅专精一门,而且具备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跨学科的融汇,从总体上、本质上去把握客观世界,而不是拘泥于支离破碎的一孔之见。同时要求教师具有协作精神,与其他教师精诚合作(如综合课程的编制、教师小队教学等),加强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另外,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等等。因此,必须建立与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出外进修、校内外学术报告会、讨论班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是实行跨学科方法、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标签:;  ;  ;  

我国本科综合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