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兴趣化之拙见论文_胡娅妮,

数学课堂兴趣化之拙见论文_胡娅妮,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星光幼儿园 胡娅妮 712000

兴趣是激励孩子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这样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长期以来,数学对于一些孩子孩子来说几乎成为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孩子才会主动去学。那么,如何才能使数学课堂兴趣化呢?下来就谈谈我的拙见: 

一、“巧”导课是数学课堂兴趣化的前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认为老师要上好一节课——导入是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堂的导入,不在乎有多精彩、多热闹,关键是要“巧”,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是数学学习成功的动力所在。所以,在上课的导课时,我们就应当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意识,但在多种多样的导课方式中,应围绕“巧”字下功夫,精心筛选,选择最佳方式。把教学中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问题,新技能有意识的通过故事、谜语、游戏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喜好来进行引导,把教学环节设置成一个故事或一个游戏来进行,让学生通过实物游戏的方式,摸一摸,猜一猜等方法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想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使课堂氛显得欢乐而和谐。又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通过“闯三关”的游戏进行导入,让孩子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闯关”夺小红旗游戏,在孩子们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又学到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也收到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二、“活”授课是数学课堂兴趣化的关键

所谓“活”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新知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影响,多依赖于直观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探索发现新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实践。”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我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把小棒摆一摆,数一数,动一动,全部动起来,使学生加深了对“和”与“差”、“多”与“少”概念的理解,而且学会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孩子们运用自如,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活”授课同时也指将生活实例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使数学问题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极大的调动学习数学积极性。例如: 在《元、角、分》教学中,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给你1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样文具?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既理解了数学知识又加以运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精”练习是数学课堂兴趣化的保障

所谓“精”练习就是老师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不仅要做到典型,还要有趣,形式多样,不能一味机械重复,这样才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孩子乐于参与,课堂效果会事半功倍。不仅能抓好课堂基础知识的教学理解巩固,又能培养开发班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如:我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练习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10元钱买东西的活动。我把孩子分成不同的两个小组,一组买东西,一组卖东西,在一个“小市场”,让孩子用钞票(小卡片)进行买卖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踊跃参与,课堂气氛或是活跃,让这样既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深切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角的分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按角度的大小按从小到大顺序给所学的角排序,并画各种不同的角,同时以肩关节为顶点,体侧和手分别为角的两边演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通过排一排、画一画、比一比的形式加以练习,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乐”探索是数学课堂兴趣化的延伸

所谓“乐”探索是指学生课后乐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的探索,开展相关数学内容的拓展延伸。因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侧重于规范性系统知识的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方法。而课外学习则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延伸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学习内容。将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外拓展题,将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我设计这样的实践题:自己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动手实践中,而且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想法进行富有个性的设计。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卓有成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使课堂兴趣化。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让兴趣成为孩子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论文作者:胡娅妮,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兴趣化之拙见论文_胡娅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