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_基础教育论文

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_基础教育论文

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性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争论有很多,这些争论中许多都涉及到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概念。教育界同行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发表了不少有见地的看法,对笔者也很有启发。这里,想简明扼要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首先指的就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也有的人将其简单地阐述为“学生发展的基础”或“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可置疑的。但是,问题是怎么来确定这种“基础性”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说,究竟哪些东西才是学生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强调的侧重点有些不同。有人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在所有的学习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既包括基础性的自然知识,也包括基础性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既包括一些基本概念的习得,也包括一些基本命题、原理、公式、事实以及事件的掌握与理解。有的人从当代知识激增的态势出发,认为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在当今已经不足以构成学生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的基础,因为它们可能很快就会老化、过时或得到新的发展。这些人提出,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的本领或方法,简称“基本方法”。当前教育界流传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就是这种观点的反映。还有的人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既不是“基础知识”,也不是“基本方法”,而是“基本态度与价值观”。这些人论证说,当前社会对基础教育最不满的并不是由于学校没有很好地传递基础知识或训练基本方法,而是因为学校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基本态度与价值观念方面取得的成绩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基础教育应该侧重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积极的学习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如自信、自立、合作、宽容、友善、同情、乐于助人、责任感、爱国主义,等等。也有人持一种综合的观点,认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学生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的基础,即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学生发展方面既包括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包括了“基本方法”的训练,还包括了“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三者缺一不可。

我很同意最后一种观点。不仅如此,我还认为这三个基础彼此之间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的关系。以我个人有限的基础教育经验,我体会,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方法的训练是不可分割的,重基础知识掌握的人必定重基本方法的训练,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学习效率;重基本方法训练的人也必定要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为方法的训练而训练,那样的话岂不是无的放矢吗?而且,对某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不结合具体知识的习得也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当前大家所强调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也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方法的训练。从理论上看,人类对于万事万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评价或判断,都不是出自本能,而是出自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与了解。没有对万事万物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就谈不上正确的态度或价值观念。例如,如果学生对于自然没有起码的知识,就不会产生正确地对待自然的态度。他们只有了解了自然与人类生存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才能对自然充满感激和敬畏,并由此产生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价值判断。他们只有应用一定的方法亲自去发现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以及反过来给人类自己带来的灾难,才能更深刻地体验到保护自然的意义和责任,并自觉地同一切破坏自然的行为作斗争。

不过,说这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并不是说在每堂课上都要致力于实现这三种基础性的发展目标。众所周知,课有不同的课型,有的是知识性的课,以新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为主;有的是方法性的课,以方法的应用与训练为主;有的是实践性的课,以学生经验的反思和态度的养成为主。在一节课中,不同阶段的任务也不一样。因此,那种在每一节课上都均匀地实现三种基础性的发展目标的意图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基础教育教学常识的。而且,就这三种基础性发展目标实现的紧迫程度来说,恐怕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最紧迫的,因为学生不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不能或很难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就会导致未来学习或发展的困难。基本方法的训练比较起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一定频次的训练;至于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就更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更别说是一堂课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每一节课上,还是应该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方法的训练要兼顾,基本态度或价值观念的养成要持之以恒,面向未来,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学生表现出来的态度倾向或价值观取向很可能是虚假的,而不是真实的。当前,一些课堂实践中出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训练”与“基本态度与价值观念”“三张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上述的问题。

有关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第二种理解就是:“基础教育要为高等教育打基础。”这种观点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现代高等教育确实是以基础教育为基础的,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输送大量合格的新生。但是,这种说法同样比较模糊,因为基础教育究竟怎样才算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思考,至少在基础教育界对于这个问题深思得不多。不少人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新生送走了,任务就完成了,中小学校也不再关心学生在大学里的表现。如果仅从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的角度来说,那么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本上就是一个事实判断,无可争议,因为无论基础教育怎么办,都会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但是,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说,它所理解的“基础教育要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绝不仅仅指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而是更加强调学生适合于高等教育的身心结构和人格特征。大学既是一个职业预备的场所,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机构,还是一个人生成熟和具有自觉意识的公民诞生的所在。所以,大学希望于基础教育的,不仅仅是提供生源,而且更是希望它能够为自己提供有良好的知识基础、积极的求知欲望、充沛的生命活力、自觉的社会责任、纯洁的学术理想、健全的自我观念以及明确的公民意识的人。基础教育在这些目标方面完成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生源质量和大学本身的教育质量。

有关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第三种理解就是:“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关于这一点,表述有不同,但大意如此。有的人甚至提出,基础教育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工程”。这种提法,我个人也是同意的。但同样美中不足的是,对于这种提法缺乏深入和系统的论证。人们不禁要问:比起经济、政治或高等教育来说,基础教育真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吗?它的基础地位又是如何确立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给出冗长的论证。但是有一种逻辑关系是必须说明的:在当代,基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从而决定了一个国家劳动力或公民的基本素质,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水平以及文化创新潜力的大小,最终从总体上或根本上影响或制约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不过,基础教育的这种基础性地位的确立或实现,反过来需要国家与整个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只有当整个国家与社会都认识到基础教育的这种基础性并提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需要的充分条件、资源时,基础教育的这种基础性才能充分实现。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不仅是一种事实陈述,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不仅是一种结构性特征,也具有质的内涵;不仅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而言的,也是针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而言的;不仅是有待实现的价值目标,也需要必要而充分的条件保障。

标签:;  

如何理解基础教育的“基础”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