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理念、开发的流程和课程框架,最后文章就课程开发中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信息技术 校本课程 开发
课题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课题。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 综合实践课程特色资源的开发之校本课程研究+〔2016〕-JKGHB-0897”
一、开发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作为综合实践的一个领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开发的课程领域。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适合当地需要的内容。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我校自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中信息技术课程领域也是如此。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结合校内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探索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开发理念
我校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体现“六性一原则”,“六性”即:趣味性、实用性、科学性、开放性、灵活性、可操作性。“一原则”即: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校为本的原则。课程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充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使教材的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的开发设计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安排了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考虑到要体现群体间、人际间的交往活动,使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考虑到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自身创造潜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开发流程
依据托马斯程序可将校本课程开发概括为: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或相关工作小组——确定参与人员及程序——拟定课程发展方向、目标与计划——开发课程:活动、课程纲要或教材(含教学策略及评价方式)四个程序。
首先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校课程结构,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主要内容为:需求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体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办法等。(2)依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思想动员、培训;动员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让教师自主申报能开发的课程;对教师申报的拟开发课程进行整合、规范;对教师拟开发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写《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
其次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为:①需求评估;②开发的总体目标;③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④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的设想;⑤保障措施;⑥课程时间安排表等。
随后督促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将设想的课程变为现实的课程,并在课堂实施;提供实施校本课程的保障条件、激励措施;对校本课程进行管理(教师备课、教学材料、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过程的管理;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成效等结果的管理);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成果展示、推广;学校内部研讨。
四、课程框架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以主题单元开发为基本框架,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大胆创新,充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力争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遵循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科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目标取向: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五、总结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融入学校整体校本课程开发与区域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大环境中,在学校甚至区级部门的协调下有条不紊有序进行开发。它需要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把握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基础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应用。这就需要请更高级别的校本课程专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评估和知道,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理论的基础,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目标,为我校校本课程向纵深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保证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妍红.浅议校本课程的本质.陇东学院学报.2010(1).
[2]金小河.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应当研究的几个问题.理论创新.2007(12).
[3]许长华.浅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校长.2011,(3).
[4]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5]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7]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徐晓东
论文作者:赵建强,王宝林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校本课程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信息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