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不同语言类型的学习者叙述汉语运动事件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学习者论文,实验研究论文,类型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运动事件的感知和描述是近年来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等研究领域讨论的热点话题。研究者发现,不同语言类型的人在感知运动事件时所表现出的语言间差异较小,但是在用语言描述运动事件时却表现出很大的语言特异性(Papafragou,Hulbert& Trueswell,2008)。也就是说,不同语言的人基本上以类似的方式感知周围环境中的运动事件,但是在描述运动事件时,选择运动事件的哪些部分进行描述却受到各自母语特征的影响。可见,语言对于塑造我们的思维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情况更为复杂。他们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运动事件描述时,可能同时受到所学目的语特征和其母语特征的双重影响。本研究拟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母语背景、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描述运动事件时的特点来对该问题进行细致考察。 二 文献综述 2.1 运动事件及其分类 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运动事件是由Talmy(1985、2000)率先提出的,他指出一个基本的运动事件由四个概念要素组成:移动体(figure),参照物(ground),运动(motion)和路径(path)。移动体即指运动主体,根据移动体有无发生位移,Talmy(2000)将运动事件分成位移事件和非位移事件。前者是指移动体的位置发生了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改变,例如“小猫跑进屋子里”。后者则指移动体未发生移动,其位置保持基本不变,例如“小猫躺在桌子上”。本文研究的运动事件主要指位移事件,对非位移事件不做分析。 Talmy认为,路径是运动事件的核心,因此他根据路径信息的不同词汇化类型,将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分为两类: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 language,简称V型语言)和附加语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 language,简称S型语言)。前者主要用动词来表达路径信息,如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后者用附加语来表示路径信息,如英语、德语等日耳曼语言。 2.2 运动事件描述的类型学差异 Talmy还重点指出,S型语言中主动词通常包含运动本身和方式信息,路径信息单独由附加语来表达;而V型语言则是将运动和路径合并在主动词中,方式信息单独表达。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并总结了S型语言与V型语言在描述运动事件时动词使用上各自的特点。不过,在这方面做得更为全面、系统的还是Slobin及其合作者(Slobin,1996a、1996b;Berman & Slobin,1994),因此,我们在此简要概括一下Slobin总结的有关S型语言与V型语言的人叙述运动事件时在动词使用方面的主要特点及差异。 他们认为,在动词使用上,S型语言的人倾向于将方式信息包含在主动词中,将路径信息包含在附加语中。而且使用的方式动词比较多样,除了使用“跑”“飞”这些一般性的动词之外,还常常用“蹒跚”“盘旋”等描述特定姿势或者动作等的方式动词;而V型语言的人倾向于用主动词表示路径信息,方式信息则用分词来表示。在对路径信息的描述上,S型语言的人倾向于比较细致地描述动作的轨迹,也就是说,更多关注动态信息,较少关注静态信息。比如会说“猫头鹰从树洞里飞出来,然后向树林深处飞去”。而V型语言的人更多地关注静态信息和动作发生的场景信息,较少细致描述动作的轨迹信息。 Slobin的总结得到了后来研究的进一步证实,例如,Naigles et al.(1998)对比了英语和西班牙语母语者在运动事件描述上的不同,结果发现来自S型语言的英语使用者大量依赖方式动词,而来自V型语言的西班牙人则较多地使用路径动词。又如,Cadierno(2008)指出是因为S型语言有一系列丰富的表路径的附加语,同时,多个附加语又可以附加于一个动词上,因此又使得一个动词后接多个参照信息成为可能。而V型语言是用主动词表路径,方式则通常用分词或介词短语来表示,而且常常被省略,所以造成了方式动词较少。 2.3 汉语运动事件的类型学特征 有关汉语运动事件的类型学特征在学界存在争议。在Talmy的论述中,汉语被看作是S型语言,理由是在“小猫跑出来了”这样的句子中,“跑”表示动作及其方式,而“出来”表示路径信息,属于附加语成分。沈家煊(2003)、Peyraube(2006)、刘礼进(2014)等比较认同Talmy的观点。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者并不赞同Talmy对于汉语的分类(Slobin,2004;罗杏焕,2008;阚哲华,2010等)。例如,Slobin(2004)认为“跑出来”这样的结构中,“跑”和“出来”具有同等重要的句法地位,且都可以单独作谓语成分,因而汉语是一种处于S型语言和V型语言之间的均等框架语言(equipollently-framed language,简称E型语言)。Chen&Guo(2009)选择了九部汉语小说,对其中的运动事件中运动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结果与分属S型语言与V型语言的英语和土耳其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发现,汉语使用的方式动词(45.3%)比土耳其语(34%)多,比英语(53%)少;路径动词(53.1%)则比土耳其语(59%)略少,比英语(27%)多,总体来看,运动动词使用模式居于S型与V型语言之间;另外,与S型和V型语言都不同的是,汉语的运动动词所处的句法结构,占绝大多数的既不是方式动词单独做谓语,也不是路径动词单独做谓语的结构,而是方式和路径一起出现的结构(62.31%),因此他们也认为汉语应该属于第三种语言类型。 还有些研究者虽然未明确提出汉语是均等框架语言,但是通过比较汉语和其他语言(主要是英语)在运动事件的一些成分上的差异来进一步明确汉语运动事件的特征和归属。例如,李雪(2010)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叙述体小说中出现的运动动词的使用频率和类型频率,结果发现,在运动动词的使用频率上,汉语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比例为2.38,远低于英语中二者的比例(3.38);在运动动词的使用类型上,汉语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比例为1.83,远低于英语中的7.21。从这个数据来看,汉语在运动动词的使用类型上更接近V型语言的土耳其语和西班牙语,而和典型的S型语言英语相差甚远。作者认为,汉语运动动词的词汇化模式并非Talmy提出的方式词汇化模式。又如,许子艳(2014)比较了汉语和英语运动事件表达中背景信息的描述,结果发现,当一个句子中只有一个背景信息时,英语和汉语的描述类似;当一个句子中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背景信息时,英语的表现是增加附加语形式,而汉语中则变为连动结构,汉语的这一点又跟西班牙语类似。这说明,汉语兼具S型语言和V型语言的特征。 2.4 第二语言(L2)学习者对运动事件的描述 L2学习者在叙述运动事件的过程中,是否会受到母语(L1)特征的影响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些研究者提出,L1的语言特征会影响学习者使用L2进行运动事件叙述。Berman & Slobin(1994)提出了一种强势的观点,认为儿童在习得L1的过程中,同时会习得母语某些特定的“言语思维”模式;而且这种建立在L1基础之上的模式根深蒂固,即使学习了L2也很难再被L2的言语思维模式所替代。Choi & Lantolf(2008)为这一强势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据,他们比较了L2为韩语的英语母语者以及L2为英语的韩语母语者在L2运动事件叙述中的言语和手势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尽管这些被试的L2水平较高,但是他们在使用L2叙述时仍然受到L1“言语思维”的影响,表现为英语学习者在使用L2韩语叙述时,倾向于使用“动词+附加语”的结构;而韩语学习者在使用L2英语叙述时,则将路径手势语和表示路径信息的附加语一起使用。 但也有研究未发现第二语言熟练程度较高的学习者的运动事件描述受母语类型特征的影响。例如,Navarro & Nicoladis(2005)比较了以西班牙语为L2的英语母语者与西班牙语母语者的口头叙述,结果发现学习者的描述已接近西语母语者的水平和表达习惯。比如,他们提及的参照信息大部分表示起点和终点,这与西班牙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非常相近。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探讨了运动事件的哪些成分比较容易产生语言间的迁移。大部分研究发现路径信息的描述容易受到跨语言影响(如,Cadierno & Ruiz,2006;Brown & Gullberg,2010),而方式信息的描述则较少受影响(Negueruela et al.,2004;Choi & Lantolf,2008)。不过,也有个别研究发现在方式动词的使用上存现跨语言迁移现象。例如,Harley & King(1989)发现以法语为L2的英语母语者在用L2叙述运动事件时,倾向于使用较多方式动词,明显受到母语S型语言特点的影响。 可以看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描述运动事件时的情况比较复杂,当前研究的结果也存在争议,但总体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如上所述,鉴于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汉语兼具S型语言和V型语言的一些特点,那么来自这两种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用汉语叙述运动事件时,究竟会表现出怎样的叙述特点与模式呢?本研究拟选取来自S型语言和V型语言的汉语学习者,通过分析与比较他们在叙述运动事件时对运动动词和参照信息的选择与使用,来具体考察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叙述汉语运动事件时是否会受到母语类型特征的影响?第二,运动事件的哪些成分容易受到母语特征的影响?第三,母语特征的影响是否会受到汉语水平的调节? 三 实验 3.1 研究假设 基于S型语言和V型语言各自的特点,我们认为,首先,如果母语的影响确实存在,那么两种语言背景的学习者在用汉语描述运动事件时均会表现出其母语的类型学特点。具体来说,在方式动词的使用上,S型语言学习者会比V型语言学习者多;在路径动词的使用上,V型语言学习者比S型语言学习者多;在参照信息的详细程度上,S型语言的学习者所使用的含有参照信息的小句比例应会比V型语言学习者高。反之,如果不存在母语的影响,则两种语言背景的被试,如果汉语水平也接近,那么在运动事件的描述上应该无显著差异,在方式和路径信息的描述上都会与汉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相似。 其次,根据前人的研究,路径信息的描述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而方式信息的描述则不容易受母语特征的影响。 第三,如果学习者母语特征是否发挥影响会受到学习者汉语水平的调节,那么根据前人研究的结论,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易受母语特征的影响,而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则较少受到来自母语的影响,逐渐与汉语母语者的描述类型相一致。 3.2 实验程序 3.2.1 被试 被试为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60名汉语学习者。根据其母语背景分为S型和V型语言学习者。每种语言类型的学习者根据其汉语水平分为初级和中高级被试。汉语水平的分组依据学习者HSK的成绩,旧版HSK考试5级以下的定为初级汉语水平;5级以上的定为中高级水平。S型语言背景的被试主要由英语和俄语母语者组成(英语和俄语都是比较典型的S型语言),共30名,初级和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各15名,男女各半;V型语言背景的被试则主要由西班牙语和法语母语者组成(西班牙语和法语都是比较典型的V型语言),也是30名,男生17人,女生13人,两种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各15名。 3.2.2 实验材料 材料为Mayer(1969)的Frog,Where are you?(以下简称《青蛙故事》),书中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狗一起去寻找他们的宠物小青蛙的故事,虽然途中经历了不少磨难,但终于如愿找到了丢失的小青蛙和它的家人。全书共由24幅图画组成。选择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该书包含了大量运动事件,已经被三十多个国家的研究者用于运动事件以及叙述等相关研究中(如Berman & Slobin,1994),因此,使用这本书便于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语言的结果进行比较。 3.2.3 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前,主试首先要求被试尽量仔细地翻看整本图画书,然后一边看书,一边详尽地逐幅叙述图画讲述的内容。在叙述过程中,如果被试遗漏了某幅图画或某个情节,主试将引导被试再去关注这幅图画或该情节,尽量做到较全面地讲述。为保证叙述的流畅性,我们在被试叙述之前,将一些事物的名称(例如,“洞、鹿、猫头鹰”等)提前告知被试。经被试允许,主试在被试叙述过程中,使用录音笔进行录音,然后进行转录、分析。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3.1 分析指标和编码 首先,统计被试所使用的所有方式动词(Manner Verb,以下简称M)和路径动词(Path Verb,以下简称P)的种类及使用频率。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区分参照Slobin(2004),方式动词主要描述的是动作的速率(如walk,run)、施动者的态度(如amble,stroll),以及动作的类型模式(如jump,hop);而路径动词则描述的是运动事件的轨迹和方向,如leave,arrive等。 其次,统计每位被试所使用的含有参照信息的小句的数量及其在所有含运动动词的小句中所占的比例。含有起点、中介和终点这三种参照信息的任何一种小句均被包括在内。起点是指运动发生的起点,终点即运动结束的方位地点,如在“小男孩从悬崖一下子掉到了下面的池塘里”中,起点是“悬崖”,终点是“池塘”。中介则经常用在“穿过”“经过”等动词之后,如在“他们穿过树林”中,“树林”就是中介。 3.3.2 主要结果 3.3.2.1 运动动词的种类与频率 表1给出了来自不同语言类型背景、不同汉语水平的被试进行描述时所使用的运动动词的种类与频率。为了便于对比,我们也给出了汉语母语者的动词使用情况。 在方式动词的种类上,我们对被试数据进行了2(母语背景)×2(汉语水平)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语背景的主效应不显著,F(1,56)=2.15,p>.05,虽然从平均数上来看,S型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方式动词(M=6.20)要比V型语言学习者(M=5.30)多,但是二者的差异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56)=15.73,p<.05,即中高水平汉语学习者所使用的方式动词种类明显比低水平汉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要多。母语背景与汉语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2.84,p=.098>.05。在方式动词使用频率上,方差分析得到类似的结果模式:母语背景的主效应不显著,F(1,56)=2.33,p>.05;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56)=19.32,p<.05,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56)=2.33,p>.05。 在路径动词的种类上,同样进行2(母语背景)×2(汉语水平)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语背景的主效应显著,F(1,56)=12.99,p<.01。从表1的平均数上可以看出,来自S型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所产生的路径动词比来自V型语言的学习者多。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56)=66.15,p<.01,即中高级学习者产生的路径动词比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多。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F(1,56)=14.02,p<.05。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发现,中高级汉语水平的S型语言母语者使用的路径动词种类要明显比V型语言背景的学习者使用的多,F(1,56)=14.02,p<.01;而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两种母语背景被试所使用路径动词的种类差异不显著,F<1。在路径动词的使用频率上,类似的方差分析发现,母语背景主效应不显著,F(1,56)=2.79,p >.05。汉语水平的主效应显著,F(1,56)=24.50,p<.05。二者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F(1,56)=3.97,p=.051。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未发现母语背景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前人所发现的方式动词的使用较少出现跨语言的迁移的结论一致(Cadierno & Ruiz,2006;Choi & Lantolf,2008;Brown & Gullberg,2010)。我们还发现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即在同一种母语背景,相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种类和频率相当。王芬(2012)发现,汉语母语者在叙述运动事件时,倾向于使用方式动词加路径动词的结构(69.20%),而只包含方式动词的小句和只包含路径动词的小句数量较少,而且并无显著差异(二者分别为13.32%、15.75%)。这样的动词结构模式,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动词小句都是“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导致汉语母语者在叙述《青蛙故事》时,虽然使用了较多类型的方式动词,但是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使用频率并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07、25.20次)。 因此,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统计了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叙述中所使用的动词结构的类型。 3.3.2.2 运动动词的结构类型 参考Chen & Guo(2009)对汉语运动事件的研究,我们整理了汉语的动作动词结构允许出现的几种情况:(I)方式动词+路径动词(Manner+Path,简称M+P);(Ⅱ)只出现方式动词(Manner only,简称M only);(Ⅲ)只出现了路径动词(Path only,简称P only);(Ⅳ)只出现了表示方向的指示动词(Deictic verb,简称D only),即动词“来”和“去”。这四种结构举例如下: 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初级、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运动动词的结构类型比例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两种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他们所使用的M+P结构,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升高而增多;统计结果发现,S型语言类型的中高级水平学习者所使用的M+P结构的比例明显比初级水平的学习者高,t(28)=2.29,p<.05;而V型语言的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所使用的此类结构虽然也要比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多,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t(28)=1.23,p>.05。而后三种结构,即M only、P only和D only结构,从平均数上看,表现出一致的趋势,即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升高而倾向于越来越少地使用,但是统计检验的结果均不显著(ps>.05)。 从表2我们还可以看出,两种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表现不太一样:S型语言组的M+P结构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升高也大幅度上升,同时其他结构类型的使用比例下降明显(尤其是M only结构);而V型语言的学习者不仅在M+P结构的使用上上升幅度不大,而且其他结构类型的使用比例下降亦不明显。这说明,随着汉语水平的升高,S型语言学习者比较先洞察到了汉语运动动词常用的句法结构,较先接近汉语母语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我们从表2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叙述同样的运动事件时,汉语母语者运动动词出现的典型结构是“方式动词+路径动词”(使用比例为69.2%),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使用的“方式动词+路径动词”结构达到了51.05%。这样的结果模式有可能是因为S型语言与汉语在运动动词的词汇化模式上较为相似,所以才会在习得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迁移,而V型语言与汉语在运动事件的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未发生习得的正迁移,但是原因到底是否如此,我们需要通过更大样本的数据来进一步分析。 3.3.2.3 含有参照信息的小句使用情况 表3列出了四组语言学习者在叙述《青蛙故事》时所使用的含参照信息的小句占所有运动动词小句的比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S型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含有参照信息的小句比V型语言学习者多,但是两组学习者对参照信息的提及程度并未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且无论何种语言背景何种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他们对参照信息的提及程度都远远少于汉语母语者。 对学习者所使用的参照信息小句的比例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语言背景的主效应显著,F(1,56)=6.69,p <.05,表明S型语言组的学习者产生的含参照信息的小句比V型语言多。汉语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F(1,56)=1.82,p >.05。母语类型和汉语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 四 综合讨论 4.1 运动事件特征的语言间迁移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母语背景及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在叙述《青蛙故事》时的语料,来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叙述运动事件时的三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第一,验证母语迁移的存在与否;第二,运动事件的不同成分是否都会受到母语特征的影响;第三,讨论母语迁移是否受到汉语水平的影响。 首先,在使用汉语描述运动事件的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母语背景差异,基本证实了母语迁移的存在。母语背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汉语典型的M+P结构的使用和对参照信息描述的详细程度这两个方面,说明运动事件的不同成分所受母语背景影响可能是不一致的。本研究未发现学习者在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相对数量上存在跨语言迁移,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与学习者所掌握的动词数量较少有关系。从表1的平均数我们可以看出,在叙述《青蛙故事》的过程中,汉语母语者平均使用14.83个方式动词,而留学生平均使用5.3-6.2个方式动词。而且他们所使用的一般是一些通用型的动词,描述特定行为与动作的专用型动词掌握较少。正因为他们掌握的运动动词普遍较少,所以很难看出母语或者目的语的影响。第二,与汉语运动动词出现的句法结构有关。汉语母语者描述运动事件时典型的句法结构是“方式动词+路径动词”,其中的路径动词主要是表示动作方向的趋向动词,从母语者的结果来看,母语者在叙述运动事件时,60%多的含有运动动词的小句是“方式动词+路径动词”这样的句法结构,而且只包括方式动词或者只包括路径动词的小句的使用频率也差不多,这就造成了汉语母语者虽然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使用类型不同,但是使用频率却差不多。从表1的数据来看,不论母语背景和汉语水平如何,学习者所使用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频率数量相当,初级汉语水平S型语言学习者、中高级汉语水平S型学习者、初级汉语水平V型语言学习者、中高级汉语水平V型语言学习者中,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使用频率分别为:8.07 vs.8.33,14.67 vs.15.53,8.07 vs.8.67,11.27 vs.11.73。这样的结果模式说明,无论S型语言的学习者还是V型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更多地受到目的语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汉语学习者在路径信息的描述上和路径动词的使用上表现出明显的母语类型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来自S型语言的学习者比V型语言学习者提供的路径信息更详细;V型语言的学习者更倾向于单独使用路径动词,不论是初级汉语水平的V型语言学习者还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的V型语言学习者,P Only的比例都在31%左右,其比例要高于S型语言学习者(27.42%)与汉语母语者(15.75%)。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所指出的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L1中建立起来的路径信息的表述倾向一般是很难改变的(如Choi & Lantolf,2008;Navarro & Nicoladis,2005等)这一观点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汉语水平调节并制约着母语特征发挥作用。在参照信息的描述方面,两种语言背景的学习者所产生的含有参照信息的比例都较少,分别为46%、37%。而根据前人的研究,S型语言与V型语言的学习者在描述《青蛙故事》时含有参照信息的小句的比例分别为82%、63%(Slobin,1996b)。这说明,有限的汉语水平导致他们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无法像母语者一样提供丰富的路径信息。在动词结构的动态发展上也体现了这一点,在汉语水平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S型语言的学习者还是V型语言的学习者M+P结构、M only和P only之间的差异都不太显著,但是随着汉语水平的发展,S型语言的学习者使用的M+P结构有了大幅增长,同时,P only和D only结构的使用频率逐渐下降。而V型语言学习者对这几种结构的使用并未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下、上、到”等路径动词以及“来、去”这两个指事性动词均表示路径信息,它们比“跳、爬、掉、摔”之类的方式动词较容易习得,因而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初较常使用它们,但随着水平的升高,使用这类动词的比例下降。本研究中两组学习者所使用的M only动词结构也都呈现了逆向发展的趋势,也是可以解释的。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他们所掌握的运动动词也随着增多,对动作事件的叙述也越来越向汉语母语者靠拢,汉语母语者在运动动词的使用上一般都是M+P结构,即传统意义上的动趋式,较少使用仅含有路径动词或仅含有方式动词的结构。这对汉语L2学习者来说也是一样,随着其汉语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动趋式结构,而少使用M only或P only这种单纯动词结构。这也说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在运动事件的表达上逐步向汉语母语者的表达习惯靠拢。 综上所述,不同语言类型的学习者在用汉语描述运动事件时,会受到学习者母语类型特征的影响,而且运动事件的不同成分受到母语类型特征的影响是不一致的。具体来说,本研究未发现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的使用类型受母语类型影响,运动动词的句法结构、参照信息的使用受到母语特征的影响;而且,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调节着母语特征发挥作用。同时,本研究的结果还说明,目的语类型特征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尤其是像汉语这样的介于S型语言与V型语言特征之间的均衡型语言,对来自S型语言和V型语言的学习者来说都有巨大的挑战,因此,要习得目的语的语言结构,需要先充分了解目的语的语言结构。 4.2 对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4.2.1 加强学生动词和介词的学习 本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考察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在用汉语叙述运动事件时所使用的方式动词和路径动词,结果发现,不论是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还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所掌握的两类动词数量都非常有限。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运动动词的先后顺序是:先习得简单的D动词“来”“去”,然后习得一些简单的路径动词,如“到”“上”“下”之类,顺带习得一些简单常用的方式动词,如“走”“跑”;最后是较复杂的方式动词,如“爬”“逃”“飞”等。由于掌握的动词有限,尤其是表示具体行为方式的动词,所以学习者在描述运动事件时,总是重复使用几个简单的动词。词汇使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是衡量学习者词汇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动词使用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动词的掌握除了课堂的正式教学之外,还可以利用听力、阅读、语法练习等教学环节,复习之前掌握的动词,注意在一定语境下出现的新动词、不同语境下反复使用的动词等,帮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动词。 学习者在介词的使用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介词误用和漏用,如他们常常把“他掉到河里”说成“他掉下来在河里”;把“蜜蜂从蜂窝飞出来”说成“蜜蜂家里出去”等。所以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我们认为可以加强介词用法的操练。此外,留学生在V1+V2结构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他掉下来了”,有的被试会说成“他掉了”,有的则会说成“他掉下了”,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我们建议对动趋式结构的操练也应适当加强。 4.2.2 注重留学生叙述能力的培养 我们发现,留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普遍欠缺,即使是汉语水平较高,HSK成绩达到了6级以上的学习者亦如此,他们在叙述的衔接性、连贯性、因果关系的表达等多个方面都存在问题。例如,图上有一个小男孩,我们对这幅图进行描述时,应该说是“有一个孩子”或者“有一个男孩儿”,但是留学生却常常说“有一个儿子”或者“有一个小儿”。又如,有一幅图描写的是鹿在飞快地跑,大部分被试的描述为“鹿散步”“鹿跑步”或者“鹿快跑”等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与他们掌握的汉语词语数量较少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明白如何用第二语言对图片进行准确描述。叙述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能力,包括多种不同的维度。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维度对留学生的叙述能力进行长期的训练。目前有关留学生叙述能力的实验研究还非常少见,针对学习者母语的类型特征,选择哪些内容进行训练,如何进行训练,需要展开更多的更深入的实验研究,为教学提供合适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初稿曾在2013年“《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上宣读过。承蒙点评专家崔永华先生和与会师生不吝赐教,谨一并致谢!《世界汉语教学》匿名审稿专家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谨致谢忱!不同语言类型学习者对汉语运动事件叙述的实验研究_英语论文
不同语言类型学习者对汉语运动事件叙述的实验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