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运用热控自动化技术,可以更加精准的掌握发电厂的运转情况,实现主动监测、主动检查,确保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发电厂热控自动化控制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从而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现状;对策
1、火力发电厂中热控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等导致社会用电量急剧增加,甚至在用电高峰期还会出现部分地区电力系统瘫痪的现象,因此应当加大对电网建设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安全方面对整个电网的运行具有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现阶段而言,大部分火力电厂为了进一步保障其用电安全供应,热控保护技术应用的比较广泛,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热量过高所引起的电网设备损坏,特别是对于发电机组较为薄弱环节来说,热控保护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该机组发生故障的概率。因此火力电厂的日常的运转过程中应当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一定的检测,一旦发现其中存在故障问题应当及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找到解决办法,避免对电网设备造成损害。另外电网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应当加大对热控保护技术的应用力度,尤其对火力发电厂热控保护关键的位置,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因故障的发生影响电网系统的整个运行。
2、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现状
2.1控制机内部干扰
控制机内部会因DCS卡件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绝缘性能差出现漏电阻,形成干扰源;当控制机内部线缆存在大量线缆时,会因线缆杂乱无序的缠绕形成交变磁场,扰乱模拟信号。控制柜中的接线端在安装时如果没有仔细拧紧,在运行之后容易出现松动,一旦接线端接点松动就会出现热电势和金属腐蚀情况,导致化学电势产生,引发干扰源的产生。
2.2系统接地产生干扰
热控系统接地是为了抑制电磁干扰,在接地过程中如果选择的接地方式与系统运行不匹配,会导致系统产生额外电磁流。当接地电位出现分布不均、电势差差距大问题时,就会引发系统线路内部生成环路电流,影响热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3、发电厂热控自动化优化对策
3.1加强DCS操控体系的运行与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DCS操控体系的检查与管理。对于这种程序复杂的软件来说,组态和修改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来设定。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综合评估和全面测试,防止新系统在投入生产时发生瘫痪。同时,要不断加强对工艺和程序的检修,电源和零部件时刻保持清洁尤为重要,切记及时擦拭灰尘,调节温度,做好数据和信息的备份管理,务必严格遵守生产细则,做好检修工作。另一方面,加强UPS电源维护。可以借助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接线端的实际温度,做好详实记录,如果温度过高或是电压增大,一定要严格监测数据,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反应对策。定期更换I/O模件,正确使用电池,及时清理风扇,疏通风道。
3.2维护好保护装置的信号传递
保护装置在发电厂热控自动化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常来说,保护装置只要合乎规定,都不产生安全隐患。但在生产活动中,因为环境、地域的差别,保护装置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当温度过低时,就会导致设备在传达信号过程中出现偏差;当设备放置于磁场较强的地区时,磁场就会干扰信号的传输。所以,要通过不断优化设备的元件,让新机组尽可能的减少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热控电源系统基础管理
3.3.1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热控电源系统隐患主要存在于设计、管理以及设备选型等方面,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做好台账管理和定期检验工作。
3.3.2电源系统隐患排查
热控电源系统的隐患排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做好电源系统的各项定期试验工作,利用试验机会检验设备性能。二是制定合理计划,对现有的电源系统从供电电源、传输途径、切换方式、设备特性以及电源输出等方面进行整体配置梳理,从热控电源的可靠性和供电方式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并实现电源系统各节点的故障报警。
3.3.3适当优化热控系统的电源
要想提高热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对其电源系统进行优化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电源系统的优化应该从热控系统的电路设计阶段入手。之前,热工直流110VDC电源系统的电源是两路的,但是,并没有考虑两路系统之间的自动切换,平时运行时都是一路系统支持电源运行。这样,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及时更换电源系统,进而影响整个火力发电厂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在直流电源前面加上直流稳压电源,在系统运行时,两路电源同时运行。这样做,可以显著提高整个热控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另外,电源的UPS也应该优化。以前热控系统的UPS电源的3条母线进线都来自电气UPSA,但是,要想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可以再增加热控UPS装置,将3条母线起重的一条连接到这个增加的装置上。
3.4热控自动化系统
3.4.1硬件维护
在故障分析中,绝大多数的故障问题都是由于硬件的老化或者损坏所引起的,所以加大对硬件的维护是降低故障率的有效手段。具体的操作为,严格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组件,对于设备重要位置加强监测,多采用技术成熟的测量原件和其他组件保证在硬件层面上运行的稳定。
3.4.2人设培养
在人设上面要进行两个方面的行为,一是对于原有的热电工人进行定期的深入的技术培训,针对本厂的情况不断的纠正其在工作时可能出现的疏忽,另一方面则是增设一队专门用于检测的队伍,负责长期的专业的全面的检测在硬件状态,参数设置,信号检测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可以适当的缩减专门用于维护工作的工人,大大的降低失误的概率。
3.4.3优化系统热控保护系统
作为一种复杂结构的系统其在运行逻辑上面必定有着极大的优化空间。对于电厂,针对本厂的各种情况合理分配事件处理的优先级顺序,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对于热控系统进行逻辑优化,增强其在一些方面的准确度,或者钝化一些非重要方面的灵敏度,以达到让热控系统不会因为过敏而产生停转的问题。
3.4.4优化控制保护逻辑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DCS在现阶段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使电厂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现象的发生。但是对于大部分火力电厂而言,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导致其在进行控制逻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操作失误,进而导致系统发生故障,严重的还会造成电厂设备的损坏、人员伤害等,因此火电厂应当从本身热控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对控制保护逻辑的研究力度,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切实提高控制逻辑的严密性,为今后电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总之,热控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热能工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运用热控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多优势,能够更好的促进发电厂发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任继德.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维护方法分析[J].科技展望,2014(18):139+141.
[2]彭康利.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的检修和维护[J].自动化应用,2015(07):118+123.
[3]张晓燕.浅析火电厂热控自动化保护装置[J].今日科苑,2014(08):127.
论文作者:于伟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系统论文; 电源论文; 发电厂论文; 设备论文; 电网论文; 电厂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