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姚巨亚

供电企业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姚巨亚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平陆县供电公司 山西平陆 044300)

摘要:变电运行维护管理是电网运行中必要的工作,在电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相关工作的需求,而变电运维一体化成为变电专业化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分析了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电专业化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引言

现阶段,电网运行中,变电运行、电力调度、电力检修维护部门相对独立,缺少必要的联系,共同承担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但是在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对电网运行维护以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网运行与维护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将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结合在一起,提高变电运行与维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在电网生产活动中,通过一体化模式对电网运行与维护各项工作职责进行分工,并逐渐形成全面的电网运行、调度、维护检修等合理的生产流程,有效的提升了电网生产与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就基于资源优化配置、作业流程等角度出发,将同一电力企业中倒闸操作、维护检修、设备巡视等工作统一起来,是电网生产中的重大改革措施,这模式改变了电力企业检修人员只负责电力检修工作的现状,另外,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简化了电力企业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现阶段,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亟需实施的重大举措。

2.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以下从合理确定管理范围、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坚持逐步推广原则、增强管理标准化水平等方面出发,对于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2.1 合理确定管理范围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第一步是合理的确定管理范围。电力企业在合理确定管理范围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变电站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辅助设施维护等变电运行业务进行细致的分配,让不同的管理人员对于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及时的处理。其次,电力企业在合理确定管理范围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包括设备大范围拆卸和一次设备检修工作等专业性较强的故障异常处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能够让变电故障处理所具有的快、准、优等特性能够体现出来。

2.2 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关键在于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电力企业在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努力的改变原先由运行人员进行设备巡视和现场操作和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将设备巡视与倒闸操作进行相应的一体化合作。其次,电力企业在设置可行的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还应当对于维护性检修业务进行部分的重新整合,从而能够进一步的规范一体化运作各级运维岗位的业务标准,最终能够为明确变电站变电运维一体化业务的内容起到重要的助力。

2.3 坚持逐步推广原则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需要在坚持逐步推广原则下进行。管理人员在坚持逐步推广原则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努力的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来行试点工作,然后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试点经验和具体的规章制度之后再进行模式的逐步推广实施。其次,管理人员在坚持逐步推广原则的过程中应当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确保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在坚持逐步推广原则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培训先行、素质提升等重要的原则被坚持,最终在坚持合理引导,激励保障的前提下促进变电管理效益的提升。

2.4 增强管理标准化水平

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离不开标准化水平提升的有效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增强管理标准化水平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以优化生产业务流程来合理的提升变电生产效率。其次,管理人员在增强管理标准化水平的过程中应当以集约、整合的生产业务来有效的降低运维成本,最终能够有效的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3.变电运维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变电运维一体化在实际落实中尚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经验保障,导致其出现了一些问题:

3.1 工作量增加

传统的变电运行和变电维护工作由相互独立的部门分别负责,而变电运维一体化则对其进行了整合和统一,使得员工需要同时负责变电运行和检修维护工作,工作量大大增加。而用电需求的扩大要求对变电站进行改造、升级和扩建,更使得变电运维一体化在过渡期间面临的任务繁重,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

3.2 管理模式缺陷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过程中,电力工作人员必须针对大量类型不同、规格各异的设备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3 现场安全隐患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推进,增大了员工的工作量,使得其在现场作业环节缺乏对于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的重视,变电设备检修和后期检查工作马虎,增大了作业的安全隐患[2]。

3.4 人员素质偏低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于电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变电运行及设备维护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遭遇突发情况时,可以灵活快速的应对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员工的素质欠缺,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影响了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原则

4.1确保安全,逐步推进。实施运维一体化要在确保不影响电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选择基础条件好、人员配置高的变电站或检修班组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在业务整合和人员重组的过程中调整幅度应能保障队伍的稳定和现有生产业务的有序开展。

4.2培训先行,素质提升。运维一体化建设有赖于多技能人才、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将培训工作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

4.3合理引导,激励保障。运维一体化对现有生产模式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人员劳动强度加大,安全责任加大。必须鼓励和激励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到建设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激励政策上,应对现有的岗位工资制度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员掌握和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薪金梯度,促进多技能业务的融合。

4.4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化生产业务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以集约、整合生产业务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电网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发展需求。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需要强化运维工作管理,加强运维人员培训,建立有效的电力企业激励制度,为电网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变电管理工作最为核心的目标在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自动化水平,因此可以期待良好的变电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33):144-145.

[2]李晨,陈希正,郝艳春.大检修组织运维一体化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3,4(09):12-13.

[3]徐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6):124-125.

论文作者:姚巨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方法及措施论文_姚巨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