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是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化技术与变电站的有机结合,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变电站朝着智能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变电站发展的重点。现今,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批智能化变电站,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管理,保障居民等的正常供电是变电站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要点分析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电力系统,而且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智能变电站也是目前电力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虽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已有很长时间,但是智能变电站也存在很多需要维护和管理的地方。文章依据智能变电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维护管理措施。
1智能变电站的优点和其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在我国现今所使用的变电站中主要分为:传统常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等三种。常规变电站的系统个点属于多次布置的性质,其在二次设备及系统的布置方面多采用的是独立间隔的形式。因此,变电站的装置、设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从而使得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与连线更为复杂,不利于后期的扩展和维护管理。数字化变电站主要指的是在变电站中应用了大量的数字化设备,其是变电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过渡阶段,通过数字化的构建可以实现对于变电站的遥控和遥测等,但是相较于智能变电站在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操作性等方面仍与智能变电站存在一定的差别。智能变电站是现今变电站形式中最为智能化、可靠、低碳的的变电站形式,其根据不同的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平台建设而成,形成了信息交换、资源共享、远程测量、远程控制、智能保护、计量等多种功能相互融合的电网智能管理系统。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采用自动监控、智能调节、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极高的互动功能[1]。相较于以上两种变电站管理形式,智能变电站在信息收集、处理上更为先进,使得变电站的信息交换和控制能力大为加强。
2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缺陷
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目前较为广泛应用在智能变电站领域,其采用的是数字量输出方式而非模拟量输出方式,这种数字量输出方式将会更加的精确,而且安全、环保。但是因为目前这样的设备实际应用运行时间不长,运行经验积累不充分。就我国的运行情况而言,目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问题集中在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各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两个方面。
在智能变电站的环境中,交换机和微机系统数量巨大,智能装置随意摆放的现象严重,导致智能装置的散热过度,然而目前热交换机和风机都不能达到降温的要求,也就是说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在高温下运行,容易引起设备过热,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所以应合理安置各类设备,定期检查智能设备运行环境,确保运行环境的空间充足和良好的散热情况。
3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要点
3.1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这就要制定作业人员维护制度,编制设备维护巡视卡,强化设备主人制管理,严格依照相关规程的指示操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隐患;第二点要更新监控设备,做到实时监控智能变电站的相关设备,并将运营情况汇总,传送至集控室,以备实时分析;第三点是定期检测各个环节,加强设备的红外测温及高频检测以防各种故障的发生,确保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及维护需要制度与技术相结合的措施为基础来实现,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中属于直接的执行者,而在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日常维护中,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规范、制度,来为高效的日常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资料管理
建立健全智能变电站中各类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的管理制度,重要的电子资料应该统一管理,定期进行备份。要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各项设备的缺陷纳入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定期开展对于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并以书面的形式保存起来,方便后期维修查询。
3.3 培养专业技术队伍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直接决定了合并单元、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设备的运行维护作业广泛涉及继电保护、自动化各专业工作面[2]。继电保护人员必须掌握通信、自动化方面的知识,如组态工具、通信接口等。以此顺利开展保护联调、故障判断处理工作。当保护装置、合并单元等设备运行不畅时,应结合专业知识现场进行一番合理的初步判断,找出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了解有关设备停用后给一次运行设备造成的影响,最终进行有效处理。
3.4 引进先进维护技术,提高日常维护质量
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产生时间还比较短,其在投入运营之后相应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各个国家还未形成有效的模式,都一直处于探索的阶段,缺乏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3]。虽然工作人员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日常维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应引入必要的技术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各个智能变电站中相关的技术操作人员、管理工作者或者管理机构来说,必须提高对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探索,将关键技术的开发提到工作日程中来,不断创新,以期为智能变电站提供专业的维护操作。
3.5 做好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
智能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着重于智能化,二次设备着重于网络化,在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当针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的、完善的管理方式与管理制度,如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等。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较高,其中包含大量的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以及电子互感器等,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库实现对于智能变电站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通过报告的形式实现智能变电站的管理。平时应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和维护力度,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
3.6 加强智能变电站设计、施工、运行、检修标准体系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不仅需要设计人员与设备制造厂家有效沟通与协调,将智能化设计理念和实践应用有机融合,而且实际作业中还应不断改善设计规范。智能变电站的施工检修中,过去使用的检修模式现已无法适应,传统继电保护模拟量输人部分的合并单元和开人开出部分的智能终端目前处于过程层中。这些设备与保护设备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急需要颁布实施一套校验联调工作试验标准和规范以及施工投产验收技术规范和标准。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当智能终端、合并单元、保护装置等各类设备实际运行时发生了异常现象,因数字化技术的特殊性,使其处置方式与传统设备有很大差别,严格要求要有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以保障其安全性。针对上述所述设备,应明确他们的“停用、信号、检修”状态,并且制定符合于智能电子设备压板操作的规范标准。
总结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可以完成范围更宽、层次和结构更复杂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主要利用内部各位置的智能化设备对变电站运行中产生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相较于常规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智能变电站与其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于运行单位而言,应不断强化运行维护人员的知识培训,促使其充分有效应用新设备、新技术,从而达到智能电网实际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炜.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5).
[2]李孟超,王允平,李献伟,王峰,蔡卫锋.智能变电站及技术特点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18).
[3]朱睿.浅议现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6(09).
论文作者:李爱超,贾川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技术论文; 终端论文; 形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