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有效急救和护理方式。方法:对本院产科2017年2月—2018年8月诊治的24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急救与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4例产后出血产妇经急救与护理配合,出血停止,经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抢救有效率为100.00%。结论:产后出血属于产妇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科学有效的急救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产妇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030-02
First aid and nursing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Zhao Yongho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Santai County,Mianyang,Sichuan 621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first aid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women.Methods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24 ca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August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24 cases of puerpera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successfully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fter recovery,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rescue treatment was 100.00%.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first aid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maternal rescue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First aid;Nursing;The effect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娩出胎儿后24h内其失血量>500ml,或剖宫产后出血量>1000ml,产后出血也是产妇比较常见的严重性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起病急且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产妇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致使组织血液供应量严重不足,如若不能对产后出血产妇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容易致使产妇代谢障碍及组织细胞受损,情况严重时可能引发休克或死亡[1]。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急救过程中,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升急救效果,改善产妇预后。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对于产后出血产妇的急救方法及护理配合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产科2017年2月—2018年8月诊治的产后出血产妇2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年龄范围21~41岁,平均(28.2±0.4)岁;孕周36~42周,平均(38.2±0.4)周;初产妇11例,经产妇13例;出血原因:软产道损伤者8例,子宫收缩乏力者12例,胎盘因素出血者3例,凝血功能障碍出血者1例。
1.2 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病情凶险且来势凶猛。如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此时护理人员需保持头脑冷静和镇定,迅速召集医护人员进行急救。而护士需要积极有效地配合临床医生进行急救,确保患者的急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首先发现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时应立即去枕平卧,密切关注产妇出血量及血液凝固情况,同时监测其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静脉输液通路的畅通。同时对于产妇产后出血量需要进行精确测量,由专人做好产妇的危重护理记录。加强产妇保暖并给予持续吸氧,确保其脑部的血供充足,防止发生脑部缺氧。可应用大号留置针头快速建立双静脉通道,以确保血容量补充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产妇进行持续性心电监护,同时密切监测其脉搏、血压和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加强对产妇四肢温度及尿量等情况监测,确保能够及早发现产妇的休克先兆,尽快查明发生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并采取对症处理。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应立即以双手对其子宫进行按摩,并应用宫缩素或前列素等进行治疗。如若产妇为软产道撕裂后引起产后出血则,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彻底有效地缝合。如若产妇为胎盘因素所导致的产后出血,则应协助术者做好宫腔内残留物的清除工作。如若产妇属于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则应立即给予产妇补充血液和凝血因子,同时需要做好产妇抽血、交叉配血和有关配套手段,严格遵医嘱对产妇进行预防性的抗炎治疗。有部分产妇对于产后出血情况存在着恐惧、担忧和紧张心理,因此在配合产妇抢救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做好产妇以及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加强产妇心理疏导。需要细致耐心地向产妇家属解释产后出血的具体原因,并对产妇给予鼓励和安慰,尽快消除产妇存在的紧张和恐惧心理,以确保产妇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急救工作。在急救过程中需要保持情绪稳定和果断沉着,确保抢救工作能够有条不紊进行。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在抢救过程中谈论与产妇相关语言或者抢救不力性的语言,避免对产妇形成精神打击,防止发生意外情况。
2.结果
本组24例产后出血产妇经急救与护理配合,出血现象停止,未出现死亡病例,患者均康复后顺利出院,抢救治疗有效率为100.00%。
3.讨论
3.1 产前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在产前需要建立起产科门诊,并加强对产妇的妊娠期保健,指导孕妇在妊娠期内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特别是针对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等高危孕妇,诸如多胎、孕妇贫血、病毒性肝炎、前置胎盘以及血小板减少和羊水过多产妇,需要对其合并症或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同时需适当增加孕妇的产检次数和内容并加强对孕妇及胎儿的严密监护[2]。于产前详细向孕妇讲述关于妊娠期内孕妇出现的生理变化,确保孕妇能够正确认识到在妊娠期内,做好饮食营养以及维护妊娠期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孕妇的自我监测能力,确保孕妇能够顺利的度过孕期。针对存在产后出血相关潜在危险因素的孕妇,需要做好各项产前备血抢救等准备工作。有部分孕妇容易对分娩镇痛出现恐惧感和焦虑感,因此在分娩前需要做好孕妇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给予其安慰和鼓励,尽快消除孕妇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使其能够保持平和心态迎接分娩。
3.2 产时的护理措施
当产妇进入到产程之后,护士可运用产程图观察其产程的具体进展情况。如若产妇的产程速度过快或者出现停滞时,均需要立即向临床医生进行汇报,并严格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干预措施。针对行静脉滴注催产素来诱发宫缩的产妇,因派专人加强产妇监护。在第一产程期间需要对产妇进行有效的鼓励和引导,提高产妇阴道自然分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需要指导产妇食用富含高蛋白和高能量以及易消化等食物,在宫缩间歇期需要指导产妇注意休息以保存体力[3]。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胎头下降情况以及宫口扩张情况。在第二产程时需要做好新生儿急救和接生的有关准备,同时需要继续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和胎心音,同时指导产妇合理的通过负压,防止出现宫缩乏力以及软产道损伤等情况。需要对产妇会阴进行有效保护,在宫缩间歇期可利用负压促进胎儿顺利娩出,防止胎儿在娩出时速度过快,对产妇会阴形成损伤。当胎头顺利娩出后,给予宫缩素行肌肉注射。在第三产程中,首先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胎盘剥离的相关征象。在胎盘剥离过程中,确保能够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立即向医生汇报。当胎儿顺利娩出后,应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滞留情况,胎盘娩出之后需要检查胎膜等是否完整,同时对软产道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撕裂伤并给予对症处理。
3.3 产后护理措施
对于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在分娩后需要在产房内对产妇进行观察2h,以便在移出现场前出现出血情况时,能够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在产房观察期间护理室人员需要每15min对其子宫进行按摩,并密切观察产妇子宫收缩和阴道出血等情况。产妇回到病房之后应叮嘱产妇于产后4min内确保膀胱排空,避免由于膀胱充盈而对子宫收缩产生不利影响,避免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还需要给予产妇足够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做好其心理护理。同时告知产妇产后需要注意保暖,防止食用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高蛋白的营养食物,防止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及剧烈运动。同时产后需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产后24天内应禁止同房,、阴道冲洗和盆浴等。同时加强产妇避孕知识的健康宣教详,细向产妇讲解科学的避孕方式。针对部分产妇存在担忧产后出血对机体造成损伤,无法恢复正常的产妇,需要做好其心理疏导工作。像产妇讲解产后出血的预后情况,以及治疗方案以改善其不良心态。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属于产妇的严重并发症,通过科学有效的急救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产妇抢救成功率并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秀茹.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6):240-241.
[2]苏文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和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03-4704.
[3]倪爱霞.预测评分与护理干预联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8,31(05):1163-1165.
论文作者:赵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孕妇论文; 情况论文; 胎盘论文; 产道论文; 产前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