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观的几点调整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观的几点调整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观的几种偏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条件下论文,职业教育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G710

市场经济,指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方式。它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市场经济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是这样表现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市场(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等)为中心;职业教育的生产过程即生产(教与受教)、流通(升学、就业等)、分配(资金、生源等)和消费(用人等)四个过程都以市场(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等)为导向;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学校、师生等)通过市场供求(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等)力量形成均衡价格(收费标准、就业合同等);调节职业教育运行的主要机制是价值规律(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及其实现机制(教育市场、人才市场等)。我国职业教育正基于这样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校)2万多所,招生481.12万人,在校生达1442.7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分别为52.69%和56.90%”,“除了原有的87所短期职业大学和29所职业技术学院外,1999年教育部又审批了45所职业技术学院,使高等职业院校数达到161所。”(注: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新职教,2000,(6).)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内部的许多缺点也暴露出来,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导向导致功利主义的盛行,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多元化等,致使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文凭热”、“学历热”、“普高热”、“出国热”、“考研热”等现象。这股“热”潮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虽然1999年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但也是职业教育陷入困境较严重的一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绝大多数学校只完成招生计划的20%-30%,前几年因招生规模扩大而新建的校舍、添置的设备、引进的师资已出现大量的闲置。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199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与往年相比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许多学校已出现了生存危机。”(注: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新职教,2000,(6).)职教滑坡的原因是复杂的,内因是职业教育内部出现了诸多矛盾,外因是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诚如前面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热”潮冲击了职业教育,这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四个根本方面发生了偏移,这四个方面是:

一、职业教育宗旨观的偏移

职业教育的宗旨可理解为: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二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注:刘芹茂.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83.)但是,我们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有过分强调“职”的功能的倾向,却美其名曰培养“一技之长”的人才,这必然造成知识不够、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的后果,显然与就业教育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当今瞬息万变的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对口招生政策使得不少中等职业学校比以往更加强调“技能”的训练,以对口升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这种围绕“升学”为目的的教育同“应试教育”相似,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宗旨相去甚远。

还有人把高等职业教育理解为“普通本科减一点,职业中专加一点”的“拼盘式”教育,这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相背离。显然,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宗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是根本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它具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晰职业教育的宗旨。

二、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偏移

职业教育以其现显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职业技术教育的经济价值日益显现出来,成为我国教育整体经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注:何英俊.就业态势与职教改革.教育与职业,2000.(10).)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以及功利主义的影响,不少人对职业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发生了偏移。表现为:首先是升学价值观的偏移,认为职教是“非正规教育”,只有普教才是“正规教育”。很多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学校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才作出的“无奈选择”,民间盛传“一流学生上普高,二流三流上职校”的说法,不少人读书、升学是为了跳出“农门”,职业教育的“杂牌军”形象当然成为了升学的最后选择。其次是就业价值观的偏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给择业者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择业者从自己的爱好兴趣、经济收入等出发挑选用人单位,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风险性增强,大多职校毕业生都希望进机关、科研、事业单位,或是外资、合资的大企业,而迫切需要引进人才的单位如私人(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却难招到人才。我们知道,“择业是择业者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片面地强求任何一方,择业必然不会成功。”(注:周新桥.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逆向思考.教育与职业,1999,(9).)职校毕业生本可以到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大展身手,由于受到旧观念和“学而优则仕”封建思想的影响,使得不少毕业生对自己定位不准,失去了就业的良好机遇。再次是用人价值观的偏移。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导向和优胜劣汰压力的驱动,评聘人才时必然重素质、重学历;加上近年来由普通高校扩招引起的“普高热”,导致就业市场上求职者的大量涌现,在使用高学历者并不增加多大报酬的情况下,许多用人单位不顾高学历者是否适合本单位的需要,过分提高用人标准,从而造成人才使用的“高消费”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低学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

三、职业教育发展观的偏移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终结性教育。因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渠道很窄甚至几乎没有,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以及用人中的人才“高消费”,使得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就业无门,由此在人们观念中形成了只有上普高升大学才有出路。“这种教育虽关心人的一时,但并不关心人的一生,虽关心人的一面,但并不关心人的全部,虽关心人如何适应现实,但并不关心人在理想指引下的不断超越。”(注:李志伟.中等职业教育:摆脱困境闯新路.教育与职业,2000,(3).)可谓时下不少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其实,这是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误区,也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当今教育发展的态势。因为终身教育理论自本世纪60年代形成以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倡导和宣传,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时期,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理论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把人生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以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把教育视为伴随人们终身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从终身教育理论来看,职业教育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发展问题不是职业教育所能独自完成的,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应该是相互衔接、相互沟通和相互作用的。因为“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迟早总是与社会职业相衔接,每个人学习后的价值总要通过服务于社会来实现”,“这就是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培养目标有别,但有共同的追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注:李建求.面向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选择.教育与职业,1999,(9).)因此,职业教育并非终结性教育,需要我们在抓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转变学生“终身制”的学习观,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体系观的偏移

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包括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校和高职(大专)。可见,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为大专,而不像普教系统中大专教育之后还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人们自然会认为职教和普教是两种不同系统的教育,降低了职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高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我们的生产正从劳动密集型向高智力型转化,各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终身教育理论的深入人心,很多西方国家如荷兰、英国等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并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英国还设有高级学位。我国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也于2000年起招收和培养“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因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而且,目前高职(大专)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高一级的机构培养高职师资,需要有研究高职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否则,高职院校也是不合格的,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太弱。因此,要改变那种职业教育没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传统观念。

在职业教育体系观上还有一种偏移,即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逐步减少,并在近20年内全部取消。依据是世界银行工作组的专家在《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中建议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中等职业教育由目前60%的目标减少到0,代之以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暂且不管这个建议的合理性,我们从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态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务实的欧洲人对培养和造就知识社会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十分青睐,如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等国都在近期推出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计划,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且,“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低产业平均占51.9%,中技术产业占29%,高技术产业占19.1%。”(注: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新职教,2000,(6).)可见,即使是发达国家,中低技术产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中等职业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另外,“我国国民生产总值60%以上是由中低技术产业提供的,”“象北京的中关村,硕士、博士只占7%左右,本科生约占20%,大专生占20%以上,中职毕业生占48%。”(注:黄尧.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上).新职教,2000,(6).)这表明,尽管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了重学历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及技术结构状况决定了就业岗位仍将需要大量的中初级人才,这种状况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有大力发展的潜力,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总之,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产生了种种误区,这需要国家、社会、个人进行全面反思,在舆论宣传、政策方针、教育体制、招生就业、用人择业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误区,矫正人们在职业教育观上的种种偏移,使职业教育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标签:;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观的几点调整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