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昆明市宜良县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宜良 652100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优质护理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患病率以上升趋势呈现出来[1] 。而对于晚期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进行血液透析才能以最安全的方式来维持其生命。由于血液透析的特殊性,在治疗时极易引发一些并发症,严重时病人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因此,为了提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可选择运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共70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患者35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5.32±3.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48±3.5)岁。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症状、性别等),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其护理原则主要根据医生嘱咐进行护理,其中包含病人的饮食护理和一些相关的日常护理[3] 。
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当患者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肾病后,患者往往会接受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患者体内多个脏器已经损伤或者丧失其功能,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失明症状,由于双目失明,患者会产生悲观、恐惧、无助的情绪,甚至会对生活感到绝望,不愿配合医生治疗。这时,医护人员有责任以及义务和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尽可能多的体贴患者,使患者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拥有自我管理意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与信心[4]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在血液透析治疗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产生低血糖,尤其是在用无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时,更加容易引发低血糖,当出现低血糖时,医护人员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调整降糖药以及胰岛素的用量,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医护人员在护理时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如患者带有低血压病症,在血液透析前,医护人员必须注意停止对患者使用降压药,指导患者严格控制水分摄入,当进行血液透析时,还要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冷汗、恶心、呕吐的现象,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医护人员必须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对患者给予吸氧,结合低血压的发病原因,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
1.3评定标准[2]
护理效果判定:按照我院相关标准,护理效果评为显效、有效、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血液透析进行顺利,血液透析后无并发症发生,为显效;有效:血液透析后出现轻微并发症经及时治疗恢复,为有效;无效:血液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为无效。
满意度调查:针对护理方法、护理质量、护理态度、护患关系进行评定,每项25分,总分100,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 分以上为满意、80 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两组数据的组间差距用X?检验。P>0.05表示对比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23例,比对照组多3例;观察组有效11例,比对照组多1例;观察组无效仅1例,比对照组少4例。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为97.14%,比对照组约高7%。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统计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16.3947,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35 23(65.71)11(31.43)1(2.86) 34(97.14)
对照组35 20(57.14)10(28.57)5(22.00)30(85.71)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满意12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不满意0例,对照组5例;两组总满意度相比,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5.71%。比较两组数据,差距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17.2896,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多见,并且容易诱发并发症,对此病的护理难度较大,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医护人员必须严格观察患者身体情况,根据其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对其进行护理时要注意有无并发症迹象,如有出现,医护人员必须对其及时处理[5] 。临床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除了药物外,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状态也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运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优质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本研究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结果发现,对照组总效率为85.71%,明显低于观察组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6.3947,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71%,明显低于观察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7.2896,P<0.05)。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予以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有效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俊花.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09):209-210.
[2]郭敏.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与体会[J].糖尿病新世界2014,9(22):85.
[3]刘益颖,史耀勋.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7(28):96.
[4]李爱梅,谢琳.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6(31):102-103.
[5]张爱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4(06):64-65.
作者简介:李红(1976年9月—)汉族, 云南,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