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现代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其框架柱截面较大,若采取一般的钢筋砼框架显然难以满足其实际需要。而这就需要加强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应用,在避免结构构件出现突出风险的同时又能节约建筑的空间占用量。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切实注重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结构性能的发挥,提高建筑工程的结构施工水平,促进结构质量的提升,最终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对于夯实整个工程效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一定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实际,切实加强对其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
1.基本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就是考虑整个结构施工的完整性,在整个施工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强化对其的施工。二是空间性原则,主要是紧密结合建筑空间结构和双向剪力墙刚度的均匀性,在确保剪力墙结构的同时促进其使用功能的发挥。三是科学性的原则,在整个施工中,始终以规范为指导,以实际为出发点,切实注重对其施工的提高和完善。确保所施工的方案符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性能发挥的需要。
2.工程实践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的提高,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结合工程实践,强化对其结构施工的提高。以下就本文所提及的案例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基本情况
地上20层,地下2层(负一楼为一半商场,一半开放性停车场;负二楼住宅停车场)。商业建筑1-3层,4层为转换层。5层以上为综合住宅楼。地下室顶板均采取嵌固端,地基为软基。抗震防烈度为7级别,抗震要求高,需要考虑地震液化。
2.2施工特点
其施工特点是:①承载性能强;②抗侧力能力强;③侧向的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作用时不会出现侧移;④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在室内空间宽敞简洁。⑤结构自重较大,地震反应较大。⑥施工麻烦、造价高。因此必须切实强化对其的施工。
2.3施工难点
①由于1-3层属于地上商业建筑,所以在空间需求上较大,因而4层以及以上的部分框架剪力墙难以落地,因而需要在第4层的楼面进行局部转换的设置。且5层到20层均需要采取以钢筋砼小开间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抗侧力构件上缺乏连续性,同时结构在竖向布置时也存在不规则的情况。
②17层以上的收进尺寸是相邻层(下)的35%,而这就比规范要求超过了10%,加上其侧向刚度不规则,采取的是竖向结构布置方式,且不规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1层的室内外楼板高差是1.55m,比规范大了3.5m,在楼板局部上具有不连续的特点,所以在布置结构平面时不规则。
④工程所在地为软基土地,而在抗震等级上又有着较高的要求。加上建筑工程的自重较大,将极大的影响地抗震性能的发挥。
3.施工技术要点
3.1基本思路
一是为了确保框架剪力墙尽可能地落地,应在其底部的局部增设相应的剪力墙,从而促进底部刚度得到有效的提升。二是将底部剪力墙的厚度加大,而对上部剪力墙的结构减小,转换层下的剪力墙厚度为350±50mm,而上部剪力墙的厚度则为200mm。三是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短肢剪力墙,这是因为其会对结构自身的抗震性能的发挥带来影响。四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刚度中心差异的调整,从-1到5层对其剪力墙的布置进行刚度的调整,将其做成具有翼墙的剪力墙,这样就能将相邻剪力墙的长度减少,从而将其局部刚度减少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设备小管道弄井的应用,以更好地进行剪力墙的施工,有效的预防出现刚度在某一侧集中的问题。四是在确保转换梁的刚强度的基础上,将转换梁的高度适当的减少,而应将其宽度适当的增加,从而更好地促进其符合抗震性能的需要。
3.2具体的技术措施
一是在转换层方面,主要是对其楼板和配筋进行了提高。在厚度方面,主要是采取180mm的双层双层配筋,在单层方向,配筋率为规范要求的0.0025倍,并在落地墙体分布筋与边缘构件配筋上适当的增加,加厚转换层的楼板的上层楼板则全部是150mm。
二是在结构抗震等级施工方面,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工作中,始终按照本工程所要求的七级抗震等级,对整个建筑自身的抗震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建筑施工特点,在不同的结构体系中采取针对性的结构施工方案,从而有效的将建筑结构构件给整体抗震性能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例如在转换层施工时,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其带来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本工程中施工中,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实际,对其结构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施工了相应的结构方案,在框支柱等级上进行了提升,保证剪力墙结构横向抗剪能力的同时促进其性能的提升,且在选择施工中尽可能地加强对其质量的控制,尤其是应预防墙体倾斜裂缝带来的脆性剪切风险,切实提高其结构的水平筋,才能更好地促进抗震施工水平的提升。
三是在结构竖向施工过程中,应始终确保侧向刚度处于下大上小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将刚度突变的情况降到最低。尤其是在施工转换层结构时,需要紧密结合实际来施工。而在施工竖向结构时,则需要注重下部结构施工,将上部结构刚度施工减弱,尽可能地将薄弱层出现的几率减少。而在确定剪力墙的结构厚度时,应确保底部和上部之间存在的区别,将底部厚度增强的同时将上部厚度减少,才能更好地提升建筑结构自身的承载性能。
四是在施工其平面结构时,主要是对剪力墙及其周边平面的布局进行提高和完善,尽可能地确保所施工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均匀的受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其抗扭水平的提升。在本工程施工中,通过观测和计算,对其最大水平位于与层间位移的比值进行了确定,这样就有效的确保了比值施工的合理性和整个结构的质量。例如在阳台和屋面楼板施工工作中,本工程采取增加楼板配筋和双层双向配筋的方式,将其整个抗震性能进行了提高和完善,而在雨棚处则增设了放射钢筋,从而有效的预防其楼板出现开裂的情况。
五是在计算参数方面,由于本工程的抗震防烈度是7级,所以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应在2级以上,基本地震的加速值为0.10g。在地震力计算过程中,主要是采取扭转藕联分析,并结合高阶振型带来的影响,振型数位17个,特征周期为0.9秒,而风荷载的基本风压是0.55KN/㎡,在施工承载力时,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统和周期折减系数分别是1.1和0.9,而顶部小塔楼的地震剪力的放大系数是1.5.根据结构嵌固的部位针对性的进行地库顶板的设置,并利用双向地震的基础上与偶然偏心结合,在转换层和竖向收进层的全程进行弹性模的设置,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规范的需要。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其的施工和提高,需要我们在施工中切实掌握技术要点,并结合工程实践,切实加强对其的提高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施工水平,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雪.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9,50(04):197.
[2]安兆华.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33+236.
[3]洪长英.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居舍,2019(04):55.
论文作者:李伟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框架论文; 刚度论文; 对其论文; 楼板论文; 是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