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论文_严丽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江苏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膝关节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和观察组(n=45,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配合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改良型护理配合模式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且能较为理想的减少该类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术中护理配合;膝关节镜;出血量;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301-02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膝关节疾病是目前临床中的热点话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1]。但膝关节镜检查和治疗也会存在相应的并发症,严重时会损伤膝关节内的血管神经,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如若在术中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对于患者的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预后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90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并加以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在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9.6±18.6)岁。原发病为: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76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5例,膝关节置管手术患者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患者3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和观察组(n=45,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术中的护理配合模式 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模式,采取平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全麻结束后固定非手术侧上下肢,手术侧上肢外展90°,方便手术暴露手术侧膝关节下面放置斜行支架,使用4~6层无菌敷料铺垫在支架表面[3],其余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器械如金属器械和镜体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1.2.2观察组患者术中的护理配合模式 观察组采用改良术中护理配合模式,采取平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全麻结束后固定非手术侧上下肢,手术侧膝关节屈曲45°,常规消毒铺巾。考虑到膝关节镜术中需对膝关节腔隙进行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因而对手术过程的无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①患者手术侧下肢碘伏消毒,手术部位两块中单覆盖,然后在中单上铺放一块无菌塑料单,然后再铺大单;②为保持患者手术部位的干燥、减少渗出和无菌状态,可在手术部位覆盖一个有引流装置的手术保护膜。金属器械和镜体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消毒[5]。另外,手术护士需要对关节镜的各部位连接比较熟悉,在手术过程中需将各项器械按顺序摆放好,术中要熟练自如配合术者和巡回护士,在发生器械简单故障时,需能及时排除。术后手术护士需严格按关节镜消毒要求进行规范清洗、消毒灭菌。并且巡回护士需及时观察关节镜吸引囊,必要时应及时更换,以免造成中心装置的堵塞,影响手术进行。

1.2.3其余护理(1)术前护理:膝关节手术患者因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活能力的丧失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6],从而影响其疾病的预后和术后的康复。因此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简单介绍各类膝关节疾病的发病机制,手术治疗大概和术后的护理常识。患者及家属也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达到最理想的治疗效果。(2)术后护理:①术后通常需放置引流管,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其受压,堵塞。②术后患肢有轻微疼痛,如若疼痛较为剧烈,不能耐受,需考虑有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或病因,如仅为一般性的疼痛可遵医予口服止痛药、药物[7]。③术后康复锻炼 为改善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静脉回流,防止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尽快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和神经感觉,术后早期即需进行肢体康复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x-±s)

注: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χ2=4.8913,P<0.05。

3.讨论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尽管如此,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各种术后并发症,如关节术后肿胀、疼痛、神经损伤等,严重时会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护理干预和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中实施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后,观察组患者关节镜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关节肿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8.89%,可见术中采用改良型的护理配合模式可显著减少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本文观察组在常规的术中护理配合模式上进行改良,即麻醉后患者手术的体位维持手术侧膝关节屈曲约45°,并将非手术侧上下肢进行妥善固定[8]。并在无菌铺单上额外加铺了一层手术粘贴巾,将其与专用接水袋进行粘贴,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结果出现了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改良型的术中护理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总之,我科近年来在传统的术中护理配合模式上进行改良,可以发现能显著有效的减少膝关节镜患者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甚至能降低术后关节肿胀、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晓斌,谢喜波,林立楷,等.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2):29-31.

[2]李玲利,宁宁,侯晓玲,等.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控制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的肿胀[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l4 (39):7386-7389.

[3] Allen J,AnneUs M,Nunn R,et a1.Evaluation of efectiveness and satisfaction outcomes of a mental health screening and referral clinical pathway for community nursing care[J].J Psye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1,18 (5):375-385.

[4]古永恒,汤璇,李翠玲,等.外治法防治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42-3644,

[5]江永尧,刘建新,黄小颜.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MRI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6):118-121.

[6] Karanikas K,Arampatzis A,Bruggemann GP.Development of muscle strength in knee,hip and ankle joints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J].Sportverletz Sportschaden,2014,18(3):130-135.

[7]何华,蒋宏辉,杨华.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术后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5,19(12):2232-2233.

[8]田润溪,郝玉芳.不同循环加压冷疗时间对缓解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和肿胀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16-19.

论文作者:严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改良护理术中配合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影响论文_严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