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应用论文_卢志平

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应用论文_卢志平

身份证:44040219870311XXXX

摘要:受到经济建设的要求,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多,也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和要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往往会面对淤泥、细砂等道路问题,导致路基建设存在问题和隐患,使用灌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避免沉降、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灌浆技术;市政道路;路基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决定道路的最终质量,并且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限。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施工的质量,确保地基的稳固,需要对道路的状况进行观察,并采取灌浆技术,提高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

1.工程概况

在某市需要修建一条景观大道,全长13.8km,为机动车双向6车道,外加两侧的非机动车道。该路段的上部受力层多为淤泥、细砂和杂填土,结构较为松散,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影响道路的施工效果。以上的因素会导致道路出现沉降情况,承载力难以达到要求。

2.灌浆技术的类型

2.1渗透灌浆施工原理

渗透灌浆施工可以应用于岩体裂隙、碎石土层等[1],能够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将浆液通过压力,灌注到岩体裂隙、碎石土层当中,挤压出多余的空气和水流,将松散的地基进行组合,凝结成为一体,提升地基的强度。渗透灌浆需要注意灌浆时的压力把控,以及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压力越大,则渗透范围越广,控制固体颗粒的直径大小,可以提升地基的紧实度,并排除多余成分。对于粘性土壤,渗透灌浆法渗透性差,且对土壤紧实度有要求,本次工程只能在部分路段使用该方法进行处理。

2.2劈裂灌浆施工原理

劈裂灌浆也需要施加压力,提升对于土体机构和岩石结构的破坏程度,并在垂直于主应力面出现劈裂,之后将浆液进行灌注,提升浆液的扩散面积。劈裂压力、浆液浓度、注入速度等因素,与地基中的小主应力有着密切关系[2],浆液注入速度越慢、稠度越稀,则劈裂压力越小,反之亦然。劈裂灌浆只需要将指定的浆液灌注到指定的填土部位,就可以完成要求。劈裂灌浆适用于灌浆深度小的地区,且在岩土地区表现不佳,在粘性土体中表现良好,与渗透灌浆施工可以形成互补,劈裂灌浆在本次工程中得以运用。

2.3压密灌浆施工原理

压密灌浆一般用于软土地基,可以通过机械打下钻孔,并且注入高浓度的浆液,之后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将土体压实,直到产生泡沫。在压密灌浆中,会出现泡沫,泡沫变大时,会将下沉路基进行抬升,在淤泥层和细砂层中,压密灌浆施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压密灌浆对于浆液的质量有着较高要求,需要进行材料的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压密灌浆需要仪器设备的配合,如压路机、钻孔机等。在地基上抬后,施工人员要注意上抬的程度[3],并做好压密土体与浓浆间的置换工作,保障工程的质量。

3.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应用方法

3.1进行材料选取

在施工期前,需要做好材料的选取和把关工作,选择符合要求的浓浆,并根据对应路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在压密灌浆中,需要选择高浓度的浓浆,为抬升路面打下基础。施工人员要建立专业的检查机制,并注意材料的保存情况,根据实际问题,建设出符合要求的地基。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土壤的检查工作,了解土壤的构成,如本次施工中,土壤由淤泥、细砂和杂填土等材料构成,且具有结构较为松散、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浆液的构成为水泥、粉煤灰、水、早强剂等[4],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进行比例上的调整。

3.2加强监督力度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人员的监督情况,需要对灌浆后的结果进行检查,并对公程的最终质量进行测试。监督范围包括图纸、材料、人员、管理、财务、工程质量等。监督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测,了解设备的磨损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灌浆后,要对市政工程的路基进行检查,可以结合先进的施工软件进行参数的收集与分析,并了解工程的最终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施工团队存在施工技术不过关的情况,导致路基质量不合格,需要监督人员对这一现象进行监督,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问题的遗漏,导致工程出现问题。

3.3提升人员素质

本次工程中,大部分地段为软土地,建设方式与一般灌浆方式存在区别,需要施工团队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施工前需要团队结合专业知识,并且了解设备的操作方式,如压路机、钻孔机等。施工人员在作业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佩戴安全帽、穿好防护服等。压密灌浆对于浆液有着一定的浓度要求,需要施工人员掌握浆液的配置比例,并且做好钻孔点的选取问题。在施工单位中,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养工作,提升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并通过管理手段约束人员的行为,提升压密灌浆技术的应用效果。

4.灌浆施工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重点难点

4.1灌浆施工的重点

在本次施工中,采取压密灌浆技术,重点包括选点、钻孔、注浆、灌浆施工[5]。选点需要在软土地中选取合适地点,结合灌浆特点和路基形态选取地点,距离保持统一,且为梅花方格的布置。钻孔需要减少对于路基的损害,并减少钻孔的大小,深度需要根据材料和路基要求进行设定。在注浆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浆管作为锚杆保留在路基中。在灌浆施工时,需要注意灌浆的压力控制,并注意浆液的浓度,并严格把控灌浆的顺序。在灌浆后,需要通过设备仪器对灌浆结果进行检查,保证工程的最终质量。

4.2灌浆施工的难点

灌浆施工的难点多种多样,在本工程中,需要面对如下难点:⑴该路段的上部受力层多为细砂,细沙可能流入到灌浆管中,影响最终效果。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花管安装在灌浆层的地步,并在花管外包裹橡皮层,避免细砂误入。⑵该路段存在淤泥和杂填土,为了提高钻孔的稳定性,需要对这两种材料进行处理,淤泥环境使用捞沙成孔,杂填土环境使用导管护臂。⑶灌浆材料的浓度要求,需要专业人员对材料配比进行控制,避免浓度不达标的情况发生,在出现冒浆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材料。⑷灌浆需要从上到下分段加压,施工顺序不容更改,且要注意孔口的封闭程度,避免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

4.3灌浆施工的特殊处理

⑴串浆的处理

当灌浆时,浆液从其他钻孔中冒出时,属于串浆情况。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流程的设计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时间的延长,并且确保浅后孔灌浆不会对前孔灌浆造成太大影响,导致浆液溢出。如果这种情况仍旧发生,需要重新排列孔距,并重新拟定规划。

⑵冒浆的处理

对浆液的浓度进行控制,降低灌输浆液的压力,调整浆液的构成百分比,必要时可以掺杂沙土和水玻璃,降低冒浆情况的发生率。在出现冒浆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间歇式灌浆的方法,将浆液分阶段缓慢注入[6],让浆液能够有一个缓冲期。

5.结语

在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设中,企业需要灌浆技术重视灌浆技术的应用,并结合道路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灌浆的方式和类型,做好材料选取、人员监督等工作,在施工中解决难点重点问题,让工程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缪胜敏.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应用 [J].中华建设,2018,9(22):152-153.

[2]郭锐.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J].市政工程,2018,16(45):53-54.

[3]王志才.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J].施工技术,2018,6(14):127-128.

[4]张利纳.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J].居业施工,2017,3(16):124-125.

[5]朱红.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 [J].江西建材,2017,6(16):144-145.

[6]陈智婉.市政道路路基处理应用灌浆法的施工技术 [J].城市道路与防洪,2018,5(37):172-173.

论文作者:卢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灌浆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中的应用论文_卢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