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_经济特区论文

WTO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_经济特区论文

WTO和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特区论文,未来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WTO基本宗旨和经济特区的战略导向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未来战略走向必须建基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世贸组织基本宗旨及其各项规则上。在WTO的马拉喀什协议中,明确阐述了世贸组织协议成员方基本宗旨:“承认其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发展,应旨在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为持续发展之目的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经济特区对以上世贸组织基本宗旨在理解与战略性把握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坚持经济发展的人性化方向与目标。具体体现在收入提高、充分就业和有效需求的不断扩大、可持续发展同维护环境等方面。经济发展人性化目标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充分就业同社会保障、经营者权益和消费者利益等方方面面的关系。绝不以牺牲社会长远根本利益谋求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另一方面,必须消除生产优先于福利、员工让位于企业、生产者重于消费者的不文明社会意识,优先于社会一般水平和大多数发展中工业化国家,率先营造出符合社会进步意义的现代化生存环境。

第二,确保全球化生产与贸易的不断扩大。WTO宗旨与原则所提及的生产与贸易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上:①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壁垒和生产歧视的全球性生产与贸易体系,国际化的专业分工同协作链条将成员国经济有效连结起来;②全球性生产贸易体系的形成是成员国间对等开放的过程。货物、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和资本的输出同输入,在规模上扩张并相互依存,成员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全球化生产体系格局与对外贸易关系的改善;③生产与贸易的内容由传统货物扩展至服务产品、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各类无形资产同货币及其金融衍生物。生产与贸易品种的多样化是国际生产同交换体系不断扩张的物质基础。

经济特区在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接和承担由主要以出口导向生产、交换功能向由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的转换方面起着重要的领先作用。相对于传统工业比重集中的内地省份而言,经济特区由于不存在幼稚产业保护问题,应该基本将整个市场,包括电信、银行、保险、旅游和航空业、中介服务业,部分公用事业、私立学校、医院和整个制造业,全面、平等、无差别地向境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同等开放,在全国率先建立一个符合于WTO自由贸易精神的大开放区域。从目前我国主要经济特区已具备领先于全国经济实力和市场化程度较高,有一定基础和应对能力的现实来看,利用加入WTO契机;实现适时而大胆的特区功能跨越,不仅是经济特区在超国民待遇终结后的唯一出路和“排头兵”、“试验田”作用的继续,也是为我国逐渐过渡至全面按世贸规则运行的必要热身和经验摸索,是适应经济全面转型的需要。

第三,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化特征实现梯度式发展。WTO基本宗旨认同成员国根据自身经济的发展水平,采取必要和可行的方式以实现世贸组织各项目标。我国经济特区在区域特点、要素禀赋及现行行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在实行大开放上应综合确定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区域竞争力作用,形成有层次和具互补性的梯度带动和示范效应。这一带动示范效应一是就全国而言的,是生产与贸易全球化在不同产业领域集约化展示作用的表现。

例如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的前15年,根据早期依托毗邻港澳区位优势和国际间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确立了经济实力、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与提高的坚实基础。1995年提出“二次创业”以来,深圳根据政策优势趋于消退,要素价格居高等发展制约因素,从深圳已具备高新技术雄厚基础出发,提出了“科教兴市”的战略方向。目前,深圳已实现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科技拉动。199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19.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55%。

无论从现实经济发展还是长远战略方向来看,深圳走建立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道路,已经在我国经济特区发展上独树一帜,创造出新的区域增长模式。

二、WTO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特区作用

经济特区在作为引进外资桥头堡获得超常发展后,到今天基本已进入一个常态稳定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层次的梯度延伸,外资已开始向内地谋求发展。我国政府也正在通过推行鼓励措施和综合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外国资本参与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在这一新的前景下,中国经济在21世纪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广阔而丰富的内地市场和资源的激发,无疑需要大量的国际资本给以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外资增长保持相当的规模和速率,否则单靠政府财政加大投入和社会资源的调动,是不足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经济体制再造;也是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国内经济体系。

按照国内产业与市场逐渐开放的要求,经济特区在连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需求上的作用将更为凸显。经济特区如能发挥好比之内地相对超前的金融功能,有望在即将到来并迅速增长的对内地产业并购与重组上发挥重要的融资中心作用。

必须看到,国际资本对中国开放寄予很大期望。中国一旦成功入世,必然令雪涌关前的外资,以大规模、多样化方式冲入境内。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外资对中国内地情况还不够了解。而其运作的规模性与符合国际惯例的要求,使其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往往更愿与懂得国际化运作的港商联合,至少是以香港为基地,进退有据;部分外资只愿意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发达健全的资本市场,间接参与对中国内地的投资。这就是目前香港作为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和中国引进外资的融资中心双重地位而被国际投资者持续看好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按国际惯例运作和暂时以土政策为基础的内地之间,经济特区无疑起到了很好的缓冲、稀释和创新作用。20年引进外资的巨大成就和较为彻底的市场化运作体系,使经济特区能够读懂,也能够适应国际化运作的规则和要示;与此同时,特区同内地在经济贸易、生产与流通上的长久联系,使其更了解内地特色,在内地经济发展上更具判断力和洞察力;更重要的是,特区与内地之间在文化认同上的一致,使借助国际资本和先进外来文化对传统经济的改造方面做得应更为成功。这一作用,即使是与内地文化相近的港澳地区也无以完全取代。

中国加入WTO,经济特区应率先在较为开放的金融体系基础上,实现特区范围的资本流动国民待遇原则。要加速银行、保险、证券及与之相关联的中介服务业的全面改革;率先引入和创造多样化的金融衍生工具,开放股指期货,实现利率自由化和金融零售业的全面开放。

经济特区资本市场全面开放必须要消除以下落后保守观念和杞人忧天似的担心。

第一,金融开放意味着国内金融业的全面瓦解

持这种观点不仅是悲观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更是不顾现实的妄言。事实上经济特区的国内金融业是相对超前的。在按照国际运行规则的不断调整与适应中,特区国内金融业已形成无可置疑的核心垄断地位。从全国比较来看,截止1999年底,在华外国银行总资产只有313亿美元,占我国金融业总资产比例不到2%;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刚刚处于试验中,几乎不构成威胁。即使外资银行家数最集中的上海浦东新区,在已有24家被批准从事人民币业务的条件下,其存贷款规模仍无法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相比较。

作为长期经营,抢占了各种先机和地利的国内金融业,在经历了对历史旧帐的剥离和资本充足率提高以后,只要善于从国际竞争中总结经验,主动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与战略方向,是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优势的。

至于经济特区金融业放开以后,确有部分机制落后,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可能面对被解散、兼并甚至破产厄运,则完全是正常复归中的自然选择,是对大多数生存下来同业的一种警示和贡献。

第二,实行经济特区资本全面放开会带来金融危机

资本市场的开放无疑会增加一国经济因世界交往的加强而带来的易感性,这已是一个普遍规律。但世贸就投资和服务贸易在成员国间的相互开放,完全是适应并进而服务于以全球化生产和自由贸易为圭臬的世界经济新体系。换言之,没有资本市场的全面放开,在根本上便无法形成和世贸组织精神相统一的全球经济稳步协调增长。我国政府从根本上认同世贸规则,加入WTO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必将大大加速。

问题在于,就我国目前金融体制市场化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而言,这种开放仍然需要分地区、分时期逐步推进。经济特区虽然与国内经济联系紧密,但率先实现金融开放并不会带来对国内金融体系的过大冲击。这首先是由特区金融业改革和市场化相对超前,已具备足够实力和优势的现实所决定,同我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准比,经济特区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其次在于,经济特区金融服务业和零售品种的增加,其所产生的吸纳资金效应必然是外大于内,特别是离岸金融市场的扩容,将创造一个既把国内资金有效隔离,又能够强力吸收境外资金的融资大舞台,创造为国内需要源源不断“供血”的外源性和自生性并存的长远“血库”。目前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在离岸金融运作上的水平和经验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最后还在于,作为政府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作用的中央银行功能,只有在充分市场化条件下,功能与手段发挥更易到位,怎样探索中央银行在开放金融条件下的宏观控制,通过经济特区的实验,可取先期练兵的实效。

事实上,目前经济特区内可能存在的因不良资产累积的金融风险,正是传统计划式金融运行继续占据主导地位的恶果。它不仅与开放度加大无关,而且只有利用引入国际资本的方式才能获有效化解。例如在我国相当部分经济特区中,因房地产过度开发而产生的金融泡沫问题,直接受害者无一例外是国内的银行。即使没有金融开放,这种体制性的金融风险累积,已足以危及银行信用,而实现金融开放,在直接拉动来自境外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多样化金融服务激发潜在需求;通过创造更平等融资机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来扩大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刺激消费进而创造需求以消解泡沫,减低金融风险的可能。

第三,证券业向资本市场开放会带来股市动荡和国有上市企业的压力

在整个资本市场开放中,最有意义的应是证券市场的开放。从我国现行极不规范证券市场来看,只有向国际资本适时开放,才能通过股市运作建立起产权规范机制和约束机制,也才能顺利实现15大所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战略目标。通过将上市公司对境外资本开放,有助于将国内产业尽早纳入国际化生产体系,它对于我们的老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是一次极大的机遇。如果失之交臂,将会再次错过金融风暴后东亚国家正在进行的产业重整机会,拉大我们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机电产品和其它制造业上的差距,面对国际竞争最终陷入更大的被动。

关于二级市场的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立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和A、B股市场合并,培育稳定二级市场的重要力量。

经济特区在证券市场建设上负有维护“三公”机制的义务,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资本市场在证券领域建立起透明、公开,按国际规范有序运作的新机制,已经成为事关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健康发展和不误入歧途的当务之急。

三、中国加入WTO与经济特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我国经济特区从一开始起,在产业方向建构上,就是按照外向型方向,建立“两头在外”的生产加工体系。原来工业基础很差的沿海经济特区借此发展起来并在这一过程中奠定了实现产业转型的财力基础。现在,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为区域中心城市或其重要依托的经济特区来说,已经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如前所言,这一方面是经济特区步入新历史阶段后客观行势变化给进一步发展提出的新适应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经济特区在参与全球化生产体系并不断深入条件下,对特区在走高科技、高附加值道路上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特区的高科技发展之路可以循两个方向前进。第一,继续将特区作为国际先进企业实现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将高科技生产环节更多地吸纳进经济特区,使经济特区切实成长为世界性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特区既要有气量,愿意充当全球性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国外的主导产品配套;又要有意识地吸引高科技生产的前端和后端。前端指工业化生产以前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设计,即R&D;后端指高科技产品的维护和技术支持、软件升级,客户管理与售后服务体系构建等。这种有侧重的引进,目的在于更多地从软件和附加值,以及生产中服务经营等核心竞争要素而相对又是我国薄弱点所在去影响、学习,进而拉近我国高科技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客观上由于受研发环境、市场成熟度等因素的制约,这一过程并非十分容易,需要基础设施超前、科技与人才密集并且在基础研究领域具备一定程度的国际领先条件,我国浦东开发区利用背靠大上海科技教育优势,可以在向前后两端进行重点引导上作出尝试,争取将更多国外著名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基地和区域性营销中心吸引到浦东或上海落户。

经济特区高科技发展的第二条道路应该是在加入WTO后,利用国际资本及其更加便捷、经济的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攻关和开展与国外的科技协作,致力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在这方面深圳经济特区通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努力已取得可喜成效。根据该市第三届人大最新《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到2005年,使该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到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5%以上。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深圳的技术创新有望走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依赖型经济,使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的现状得以获得较大缓解。

从目前我国经济特区高科技发展现状看,加入WTO后,国外高科技产业可能因信息产业等的开放度加大,挟技术优势对现有经济特区高科技产业造成较大压力,这将迫使民族高科技企业或通过加大同境外优势技术企业的合作与重组,以市场换技术;或通过让出高端市场,集中于低端市场以求自保。显然,这一明显的消极防守态势,只能获短期收效,绝非根本解决问题之途。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绝不应将之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开展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对立起来,恰恰相反,在高科技产业成长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特区,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迅速拉近产品质量档次,成为对整体行业带动的极佳机遇和便捷渠道,是从整体上增强高科技国际竞争力的通坦之途。

当然,从实际出发,鉴于我国不同经济特区的产业特征和资源环境,绝不是要全部走高科技道路。例如作为最大特区的海南省,有必要把蓝天碧海与丰富的自然生态利用和适度开发放在核心地位。但旅游产业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像现在这种掠夺式无序开发和混乱管理对优秀旅游资源的摧残局面,应该放手引入国外同业参与竞争和整合,坚决淘汰不讲信誉和有损行业健康发展的害群之马,为全国旅游业良性发展树立样板。

经济特区的不同特点决定,在我国加入WTO后,有必要根据产业开放和所需环境的特殊需要,按最大限度开放的要求“大胆试”,即使有所偏颇,纠正起来也容易得多且不易形成积重难返的被动。特区产业发展总的需要是领先于内地,率先实现国际化、开放式的经济运行,为逐渐加速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摸索经验和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案例。

建立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需要。面对中国加入WTO,新一轮开放潮已然涌动,经济特区在实现全方位开放上,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特区保持对外开放和各项改革的领先一步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特区在被称为第二次开放中的作用绝不亚于20年前的第一次开放。经济特区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将继续体现下去;历史决定了它为整体中国在21世纪的新起跳,不断寻找和尝试着新的高度。

标签:;  ;  ;  ;  ;  ;  ;  

WTO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