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高效学习。然而,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转,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灌输的一切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这势必让语文教学仍旧难以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因此,教师应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大胆实践,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学
如今有不少孩子之所以厌学,学习成绩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和毅力,因为学习没有看动画片和玩游戏那样充满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课堂变得主动、轻松和高效。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达到高效?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而课堂教学中学习导入这一环节又是那么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整堂课上的学习情绪。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力求做到导入巧妙,让学生变得鲜活灵动,学得兴致盎然,充分享受学习中的无限乐趣。如此持之以恒,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里需要,这种教育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二、搭建平台,培养能力,让学生善于学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要高效,首先要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因此,语文课堂应成为交流丰富情感、张扬独特个性的平台,这里有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文本间的多层面的互动与交流,而这种交流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种感官并用,或巧设问题、积极引导、点拨思路;或巧用身体语言,形象再现;或深情诵读描述,以身示范。让学生在不断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智慧的火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转变教学观念首当其冲。《学记》亦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我们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改变应试教育中的师道尊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规律,以及学科特点组织教学,要努力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创建平等、和谐、有序、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心灵是自由的,行为是规范的,学习是深入的。当然,我们反对语文课堂的无序状态和漫无边际。只有这样的语文课堂,才可能实现“师逸”而“善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三、放飞个性,展现自我,让学生创新学
教学应该有开放性,即把教学内容置于一种更宽广的背景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探讨问题,鼓励学生敞开思想,主动打破自我界限,进行开放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吸收营养,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建构认知图式,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适用的。我们应该创建一种开放式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放飞自己的独特个性,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语文学习中,除了字音、字形、单义词等的认识是较统一的外(其实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变化),很多的知识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何况语文蕴含着丰富人文性,其知识浩如烟海并在不断更新中。因此,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要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从不同角度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一个人需要终身学习的道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惟上、不惟师、不惟书的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这样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地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张扬学生个性中,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四、读悟体验,生成智慧,让学生享受学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些流传已久的话足以说明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更是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体悟、揣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认知,在多种层面的互动中深化情感,在自我展示阅读中培养语感,享受成功的愉悦。而在朗读过程中,自然成了学生理解内容、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角色是导演,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因材施教,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总而言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教学。让课堂成为他们张扬个性,放飞心灵的自由舞台,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目的。
论文作者:陈永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高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