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究——以初中三年级德育为例论文_罗娟

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究——以初中三年级德育为例论文_罗娟

(深圳市龙华区丹堤实验学校,518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高德育教育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使新时代中学生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真正地做到高效学习,成为了每个班主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借助各类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而各类新兴媒体在有力推进德育教育。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德育;教学探究

如今,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对于教育教学影响逐渐减弱。虽然还有老师坚持自己传统、老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些初中生还依然习惯以老师为学习中心的被动学习状态,但是新课程改革已经为德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把德育提高了又一个教学重点和高度。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各种先进教学思想的不断深入和影响,班主任要与当下新时代的教育变革结合,德育教学也可以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新时代中把握好机遇,改变策略和方法,助推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新媒体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新媒体背景下,德育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师生的有效交流、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德育教育的全员参与等方面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以新媒体为大背景的情况下也为初中德育教育方法的转变、德育工作者素养的提升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中,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正视问题,积极开拓,勇于进取。

例如,在学校组织开班会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度同学们的情绪,提高班会的能动性和吸引力,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班会内容体现出来。不像传统纪律组织、文明宣讲一样的枯燥,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并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

二、虚实搭配,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使得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环境中经常会迷失自我、人格重构,还有的学生会在新媒体的虚拟环境中产生一些不道德行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初中德育教育需要实现虚实搭配融合,将学生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世界中。

例如:有一位初中生在现实中学习成绩差、思想认识不到位,但是在网络中他具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并拥有大量的网络粉丝。反观网络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这名初中生宁愿沉迷于网络环境而不愿意回归现实社会。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不同的激烈方式让他在现实世界感受到获得的虚拟世界中的自我满足感。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并不仅是与老师的教育有关,还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尽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欲望,引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不痛科目的学习目标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的提高。

例如,班主任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要从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出发,为学生排除忧虑,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

对于初中生来说,信息技术的使用道德可以概括为网络道德。班主任在面对科技网络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点是使学生对网络道德有正确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网络的消极作用。

例如网络信息垃圾等对青少年的影响等。班主任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性,正确看待网络垃圾,禁止不文明上网行为,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学生推荐优质、安全的学习网站,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对自身学习的促进作用。

五、做好衔接,创新德育教育工作

这就要求各初中高校必须彻底变革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衔接,并始终将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方面联系的德育教育模式融入到日常的教育中,为初中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基础。

初三班主任面对初三学生面临升学的这一情况,需要做好初高中的班主任衔接工作。可以努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衔接的德育教育方式。新媒体是一种新生的事物,虚拟性特征是极为明显,正是基于该特征,很多学生对新媒体的感受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新奇、喜欢,一直到最后的着迷、迷恋。“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初中的德育教育目标,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构建“线上”与“线下”相衔接的德育教育模式,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为了避免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出现的德育教育效果失效等问题的再次发生,班主任合理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利用微博、微信、QQ等载体的新的教育传播模式和内容,积极创新班主任德育工作形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初中班主任必须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保证融合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担当意识,在德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班风建设铺路。

参考文献

[1]韩文沛.浅议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8(10):167-168.

[2]杨臻.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2):63-64.

[3]赵汝环,宋滨.新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8(27):14.

论文作者:罗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新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德育教学探究——以初中三年级德育为例论文_罗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