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势分析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正猛烈地冲击着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正在向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迈进,传统的大学毕业生包当干部的计划分配体制正逐步被新的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所取代。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如何面对现实,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及其家长所关注的热门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引导大学毕业生成功地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一、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高等教育输出其“主要产品”——大学毕业生,社会补充其劳动力新鲜血液及大学毕业生实现其社会化的主要环节。它作为高校、社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发生联系的必要过程,无疑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规定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不能脱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它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产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明显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规定。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作为个体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最关键环节和纽带。在学校期间,大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定和学习处理得极具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社会化过程虽然潜在地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但由于这种制约作用的间接性和软约束性,并未能充分体现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框架对大学生学习和承担社会角色的规定性引导。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过程,则集中体现了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获取社会成员资格中政治、经济制度所显化的规定作用。政治、经济制度是明确制定某些角色规范的直接依据,而大学生择业的对象恰恰是受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规定性角色,如我国社会中的行政人员、司法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财会人员等。所以,获得相应社会资格的审查必须依据相应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来进行,服从其较严格而明确的角色规范。如在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下,许多职业角色往往是先赋的。农民出身的大学生毕业择业时,根本就不允许去获取某些只有贵族出身的大学生才能扮演的职业角色。而自工业社会以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的职业角色不再主要由先天决定,而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追逐剩余价值本性所规定,大学毕业生们可较自由地去获得某些职业角色。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原则上比资本主义社会要有更多职业角色可为大学毕业生进行自由选择。但由于以前受前苏联“高度集权,唯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泛化和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照搬照抄,使得大学毕业生很少有选择的自由,基本是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承担社会主动赋予他的社会角色而不能自主择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暴露出计划分配体制的弊端:“强行配置,供需脱节,经济缺乏活力。”为了充分发挥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渡势在必行。当然,这也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规定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向的具体表现。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是社会补充智力资源——脑力劳动者的必要环节,是社会生产力再循环的重要条件,它必然要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社会分工是职业产生的基础,社会分工的发展决定和制约职业的发展。而社会分工直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的社会化,社会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本世纪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种经济背景使分工愈益发达,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也越来越多。前苏联在1971-1986年的15年里共出现207种新职业,“消灭”了232种职业。美国在过去30多年间,也有数千种职业盛衰兴亡。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正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导致的第一产业就业萎缩,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发达的状况,对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冲击和诱导。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必然受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不可能象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那样自由地向第三产业滑动,而较多地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寻找就业机会。既使在第三产业中择业,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制约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无法找到象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这类新职业的角色。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就业选择是无法实现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必须在现有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基础上进行才是现实和有意义的。也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无冲突地承担一定的职业角色,取得社会成员资格,完成其个人社会化的一般过程,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或工作者,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3.人们的传统观念束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要受到父母亲人、教师朋友、社会舆论的影响。人们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我国几千年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无不影响着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使许多大学生轻视工厂的实际技术工作,向往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去。从而导致了就业观念重视为官的倾向,轻视了承担实际技术工作等职业角色。英国的传统观念强调绅士文化而把企业家的社会角色看得很低。这种英国绅士式的文化教育思想背景使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受到重视,而工程技术人员则与工匠没有什么差别,这不但导致了大部分优秀学生选择理科(理、工科大学生之比为100:60),而且使工科毕业生最后择业时,也在无法选择其它职业的条件下才选择进入企业。可以说,英国工业的衰落与英国这种强调绅士文化的传统观念是不无关系的。(注:陈凡:《技术社会化引论——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与这两种传统观念所起的作用相反,日本“尚武”的传统观念则在激励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倾向“亲手劳动”的社会角色的同时,束缚了其大学毕业生对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社会角色的抉择。这种“生产现场优先主义”是想引导日本大学生以从事技术实际工作为荣,导致了日本“技术立国”战略的成功,使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强国。但日本不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传统又终于使日本发展底气不足的弱点暴露出来,使日本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比美国的大大逊色。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前面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因素具体化的表现形式如何呢?也就是说,当代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笔者现对1995、1996、1997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使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的同时,更加充分地认识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找到理想与实际的“结合点”,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1.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减弱,是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直接而现实的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时期,许多企事业单位因经济不景气而需要裁减冗员,各级党政机关也要压缩人员编制,精简机构,这使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不断增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事业单位接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减弱。
从对1995、1996、1997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分析来看,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总体上,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递增:1995年为3.75万人,1996年为4.98万人,1997年为5.07万人。其中纳入辽宁省计划中统招统配的毕业生:1995年为13807人,1996年为15334人,1997年为16931人。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量逐年递减,从近三年我省统分计划分给省直、中直及重点项目单位的需求数量就可以说明这种递减形势:1995年统分计划需求总数3897人,1996年统分计划需求总数3329人,1997年统分计划需求总数2588人。资源与需求的增减变化如图1:
供需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大,使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2.“供需脱节”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又一实际矛盾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通过培养人的活动作用于社会,使社会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页。)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这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这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改革,总是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正是由于这种“滞后性”,使得高等学校缺乏对当前市场经济的适应性,缺少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动态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校急功近利,竞相开设计算机、会计、法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其结果是导致专业结构失衡,“供”远远大于“求”,再加上专业分得过细,相关知识面过窄,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相脱节。下面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1995、1996、1997年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
(1)需求的专业结构
就中、省直单位需求来说:1995年需工科类毕业生1762人,占需求总数45.21%,占省计划统分工科类资源总数的50.66%;需农科类毕业生72人,占需求总数1.85%,占省计划统分农科类资源总数的14.97%;需林科类毕业生2人,占需求总数0.05%,占省计划统分林科类资源总数的5.4%;需医药类毕业生345人,占需求总数8.85%,占资源总数22.3%;需师范类的毕业生284人,占需求总数7.29%,占资源总数6.32%;需文科类毕业生220人,占需求总数5.65%,占资源总数35.83%;需理科类毕业生444人,占需求总数11.39%,占资源总数64.44%,需财经类毕业生636人,占需求总数16.32%,占资源总数36.38%;需法学类毕业生62人,占需求总数1.59%,占资源总数15.54;需体育类毕业生16人,占需求总数0.41%,占资源总数8.16%;需艺术类毕业生54人,占需求总数1.39%,占资源总数40.6%。
1996年需工科类毕业生1777人,占需求总量53.38%,占省计划中统分工科类毕业生52.4%;需农科类毕业生65人,占需求总量1.95%,占资源总数13.6%;需林科类毕业生7人,占需求总量0.21%,占资源总数17.5%;需医药类毕业生353人,占需求总量10.6%,占资源总数23.15%;需师范类毕业生397人,占需求总量11.38%,占资源总数6.3%;需文科类毕业生124人,占需求总量3.72%,占资源总数18.43%;需理科类毕业生259人,占需求总量7.78%,占资源总数33.81%;需财经类毕业生282人,占需求总量8.47%,占资源总数16%;需法学类毕业生31人,占需求总量0.93%,占资源总数6.19%;需体育类毕业生1人,占需求总量0.03%,占资源总数1.35%;需艺术类毕业生51人,占需求总量1.53%,占资源总数42.86%。
1997年需工科类毕业生1253人,占需求总量48.42%,占省计划中统分工科类资源总数32.69%;需农科类毕业生59人,占需求总量2.28%,占资源总数10.39%,需林科类毕业生11人,占需求总量0.43%,占资源总数12.36%;需医药类毕业生295人,占需求总量11.4%,占资源总数17.53%;需师范类毕业生364人,占需求总量14.06%,占资源总数6.3%;需文科类毕业生143人,占需求总量5.53%,占资源总数21.06%;需理科类毕业生190人,占需求总量7.34%,占资源总数12.16%;需财经类毕业生159人,占需求总量6.14%,占资源总数6.94%;需法学类毕业生47人,占需求总量1.82%,占资源总数8.44%;需体育类毕业生25人,占需求总量0.97%,占资源总数23.81%;需艺术类毕业生42人,占需求总量1.62%,占资源总数9.13%。
由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工科类毕业生一直是辽宁省供不应求的专业,农、林、法学、体育、艺术类毕业生始终是辽宁省供远远大于求的专业,财经、文科、理科类毕业生需求下降,师范类毕业生的需求有回升的趋势。
(2)需求的具体专业
这三年中,始终是我省供不应求的专业(需求资源比均大于3)的有: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焊接、冶金机械、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流体传动及控制、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供热通风与控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测量(本科)、药学、药物制剂、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计算机应用(本科)、会计学(本科)。
而在这三年中,供远远大于求的专业有:在专科层次中,除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铸造、焊接、工业电气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交通工程、道桥、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等有少量需求外,其它专业均无需求;在本科层次中,工科类中的橡胶工程与塑料工程;农科类除农学、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外的所有专业;林科类的所有专业;医药类的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医药企业管理;师范类的农学师资、果树师资、旅游师资;文科类的档案学、思想政治教育;理科类的数学、物理、化学、半导体物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微生物学;财经类的财政学、税收、旅游经济、价格学、国际税收、乡镇企业管理;体育类、艺术类的所有专业,都属于长线(供大于求)的专业。
从以上的长、短线专业毕业生供需情况的比较中,明显反映出专业结构的不平衡;而且,由于短线专业学生资源不足,使一部分需求成为“无效需求”(即有需求而没有毕业生资源),使本来就不多的需求,效率就更低了,其结果是“人才短缺”与“人才过剩”矛盾同时并存。
(3)需求的层次
通过对三年的数据分析和对市、县区的调查情况来看,研究生一直是供不应求的,需求与资源比为5:1,有些急需专业甚至能达到10:1;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
本科毕业生在市、县级所属用人单位供不应求,专科毕业生在市属单位供大于求,在县区所属单位供求基本平衡。
从教育背景上看,教育部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其他部委、省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基本平衡,市属学校、成人院校(如电大、青干院)的普通班毕业生供大于求。
2.毕业生择业观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将来,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多方面地了解社会是选择职业的前提和基础。有的毕业生和毕业生家长的择业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留恋大城市,愿意到待遇高、条件好的大国营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工作,有的甚至为了追求高薪待遇而不惜放弃本专业。其实,党的“十五大”已明确确立,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民营、外资、合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的民营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而毕业生却不愿到急需人才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至于艰苦行业,基层单位,偏远落后地区的就业单位则更是无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自信,没有胆量接受挑战,在择业时处事不果断,遗误了“战机”。
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展望
在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和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认清了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对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予以富有意义的展望,引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完成自己的社会化一般过程,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社会人。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前提,是他们对职业的基本评价和看法,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反映。(注:赵瑛:《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1993年之前,我国大学生的择业观深深打上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形成的烙印:依赖国家安排,不愿自谋职业;重全民、轻集体,不愿从事个体职业;追求职业的稳定性与安全感,不愿承担风险,等等。
1994年后,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政策,大学生毕业后要自谋职业。大学毕业生必须自主择业的现实造成传统就业观的破缺,使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一下子处于与整个社会价值观不断冲突、不断协调的涡流中。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兴趣、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进行调适,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完善自己的社会属性,适应社会的整合,以实现自己的职业角色。
那么,正确的择业观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不同的择业主体有不同的择业观和不同的择业标准,很难归纳演绎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正确的择业观。但这种差异性不能否定正确的择业观必然有一些共性存在,而这也正是我们讨论择业观正确与否的逻辑与现实的基础。
正确的自我评价无疑应该是大学生择业观的前提和基本内容。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能否把自我的位置摆正,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总是首先决定于大学毕业生能否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自己就读学校的声望如何?自己所学专业属于长线还是短线?自己的精神气质属于何种类型,适合干什么工作?自己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自己的能力怎样?自己想从事的职业和自己所能从事的职业之间有无矛盾?怎样协调解决?等等,通过种种方式对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把自己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必然要成为大学生正确择业,以求自主择业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首要内容。
恰当的职业评价有利于大学生选择到理想的职业角色,避免职业选择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和纠正在择业中的短期行为,抵制眼前功利的诱惑,从而真正做到以事业为重,协调好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完成其社会化的一般过程。因此,恰当的职业评价是大学生正确择业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恰当的职业评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职业地位评价;另一个是职业声望评价。大学生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对二者进行慎重的理性思考,客观全面地加以评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层次。
自我评价与职业评价的互动,最终会在大学毕业生头脑中建立起一组明析的择业观念,引导大学毕业生尽可能地减小与社会的冲突,赢得他“最优化”的社会成员资格。
2.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先天遗传素质和经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养成素质,是一种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注:文辅相:《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思考》,《教育研究》,1994年第11期。)也就是说,所谓素质,强调的是一种基础,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处事(包括做人与做学问)的底域。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的过重负荷,面对高科技对大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智力与非智力的要求,面对教育中日益强化的功利色彩,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
(1)政治思想素质是大学生根本素质,它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内容。通常,这一素质称为大学生的潜质,即潜在能力发挥的底域有多大。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他的事业就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笔者走访了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民营企业,他们的用人标准都强调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潜在能力,包括职业生涯选择,奋斗目标的确定,以及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等。而国家党政机关对这一方面要求更是严格,基层单位和生产第一线对富有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精神的毕业生也是独有情钟。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大学毕业生不安心求职工作,更是忧虑重重。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用人上出现了奇怪的现象:不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究其原因,就是以往重点院校大学毕业生把该企业作为跳板,取得北京户口后,即辞职跳到外企去,给该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尴尬。这无疑使该企业对相应重点大学毕业生怀有抵触心理,以至陷入实际上既使严重缺乏人才也不敢聘用、不愿聘用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恶性循环之中。这种“过河拆桥”式的求职方式使得后来大学毕业生求职困难重重,机关、事业单位想进进不去,国有企业想用不敢用。这不能不说也是已往有些大学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不强所带来的恶果之一。
(2)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大学毕业生高素质的关键内容。相关专业知识基础,是社会需求大学毕业生以补充智力资源的最主要根据。所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之合理化是大学生求职的内在必备条件,不可忽视。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各类知识的比例要恰当。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要兼顾并存;要既博又专,文理兼修,还要知社会所求,将各科知识有机统一起来,能发散——广泛地研究,又有收敛——专心于某个领域深入探讨。总之,大学生应该按“专才基础上的通才,通才背景下的专才”来不断完善自己,建立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可变的复合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需要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而主要需要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和创造。它是动态的,而知识是静态的,能力与知识、能力与文凭之间不完全等同。能力培养是我国以往教育中所严重忽略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应该在了解这种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自觉地努力培养自我的诸多能力。
以往教育中不但忽视能力的培养,而且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换句话说,只重视智商培养,忽视情商的正确引导。有较强的现实感、乐观、坚强、自信、自尊,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情商内容,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培养的目标,也是大学生择业所应有的素质。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动态市场,大学毕业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情商,不断地调适自己,适应这个市场变化,舍弃焦虑不安、自卑或孤傲等消极因素,从实际出发,沉着冷静,敢于竞争,以顽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从而达到顺利实现择业的目标。
(3)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生理素质,也是我们每个大学生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往往使他们忽略了身体素质的培养问题。在校期间,只顾埋头读书,不注意体育锻炼,体质虚弱,视力差,因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大学毕业生大有人在。身体素质是人的其它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大学生应居安思危,加强体育锻练和保健,把提高自身的生理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工程”来抓。
3.主动地适应社会而不是梦想社会来适应自己
大学毕业生所处的青春期,正是他们将逐渐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走向独立的社会生活,成为更广阔的社会的正式成员的关键社会化时期。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所面对的许多复杂问题中,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就是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大学生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迟早要走入社会选择职业角色,获得新的社会属性。问题的关键是:要我去适应社会,为它而变,还是要社会迎我而来,为我而变?
社会是历史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有机统一体,它“先验地”存在于尚未完成社会化的大学生之前,象一个庞然大物,通过种种途径,暗示甚至强制大学毕业生来适应它,而这恰恰正是大学毕业生完成其社会化一般过程的本质,所以,大学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再作幼稚的梦想,让一切为我而来。
(1)在校学习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疑会为日后择业奠定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与实践基础。大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与社会接触,拓宽视野,加深认识,增强体验,有计划、有步骤地与社会相融,接受社会,关心社会,培养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亲切感,锻练自己的胆识和技能。
(2)毕业前,主动地接受学校的就业指导。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学生贯彻大学学习生活始末的准备目标。自觉主动地听取就业指导专家的分析与建议,是大学生理性、集约地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最佳职业的有效途径。这远远要比单凭自己的经验,或吸取别人零零散散的经验交流心理要科学与经济。大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时间问题。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越早,准备得越充分,就越有成功择业的希望。②信息问题。大学生要全方位了解以下信息内容:扩展自己自主择业的社会知识背景,国家、省、市就业政策的内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程序,用人单位的状况及用人标准,求职技巧与求职心理的最优化等。
(3)勇敢地“推销”自己,争取择业胜利。十年磨一剑。多年的大学生活的精神准备及毕业前夕诸多就业信息的认真分析,最终要靠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后而落定钟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要主动出击,勇敢地“推销”自己,则是这系统工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举足轻重。大学毕业生要选择适时、恰当的方式向用人单位主动推销自己。如果是亲临招聘现场,大学毕业生必须调动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位能力,以自信冷静的态度主动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切不可胆怯退缩或犹豫不绝而失去良机。如果不能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也可通过书面材料主动推销自己,突出介绍自己的“闪光点‘和你与众不同的地方,有的放矢,赢得对方的好感。
总之,运用一定的择业技巧,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介绍,是大学生成功择业的最后考验,大学毕业生要把好这一关,以赢得择业成功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