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家研讨会”综述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家研讨会”综述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家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讨会论文,当代世界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与新疆建设兵团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在兵团党校联合召开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家研讨会”。会议主题是:恩格斯与世界社会主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恩格斯与世界社会主义”;“20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反思”;“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恩格斯与世界社会主义

与会学者高度评价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功绩,特别是恩格斯晚年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贡献。大家一致认为,恩格斯晚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实现形式也势必有所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可能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的思想;关于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的思想;关于只能在原则上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作出论述,而不应闭门造车地去详细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蓝图的思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要善于从正反经验比较研究中学习的思想。

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坚持,继承,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反思

与会学者在对20世纪社会主义进行回顾和总结时,围绕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飞跃与苏东剧变的教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历史性飞跃,与会同志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有的学者认为,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今,社会主义经历了四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是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到恩格斯逝世,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并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欧美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第二次是从19世纪初到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为列宁主义。第三次飞跃是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第四次飞跃是60年代初至今,社会主义通过改革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另一种观点从近现代科技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论述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三次飞跃,认为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19世纪40年代实现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形态。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斯大林逝世,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苏联一国实践到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这些实践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二种形态,即斯大林领导时期形成的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斯大林逝世后,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革之路,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认识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三种形态可称之为改革中的社会主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只是量变,而没有质变,是第二次飞跃的继续,不能说成是一次质的飞跃,而四次飞跃论者认为,把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称为飞跃可以突出在更为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些学者提出,不能把社会主义阶段的分期与飞跃等同,不能把发展与飞跃等同,也不能把认识的飞跃与事物发展的飞跃等同,而应以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为标准。有的学者提出,飞跃应以通过实践检验形成理论上比较系统的认识为标志,以此为依据,判断飞跃,结果必然是3次大的科技革命形成对社会主义认识的3次飞跃。还有的提出,必须联系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意义和作用来确定飞跃的标准。这些看法对于今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和飞跃的研究和认识有很大的启发。

关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和教训。与会学者坚持合力论,认为苏东剧变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对何为最主要的原因,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及其作用,与会者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斯大林模式作为一个有着重大历史贡献的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是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另一种观点认为,苏东剧变本身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三、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展望

大多数与会学者认为,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跌入低潮中的谷底。但经过各国共产党几年来的艰苦努力和顽强斗争,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力量下降的趋势已得到遏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巩固了阵地,并得到较快发展,原苏东地区各国共产党重新崛起,西欧国家共产党力量在低水平上趋于稳定。这些事实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开始走出低谷,出现了复苏的征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受资本主义现实状况,社会主义自身状况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状况的制约,社会主义目前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所以,不宜将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进程估计过短,世界社会主义只能在艰难的探索中曲折前进。

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前景,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近年来社会主义遭到挫折,处于低潮,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展望21世纪,各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曲折的洗礼,通过自身的反思和总结,将变得更加成熟,世界社会主义将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上再度走向辉煌。这是客观的历史必然性。但要使其变为现实性,各国共产党人还应当从新的角度、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再认识,构建和发展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首先要把世界社会主义放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变化的大环境中,放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研究,这是更新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在世界政治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不断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如果不能主动地融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潮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已经取得的先进技术和文明成果,在与资本主义既相互对立竞争又相互协调合作中求得发展,就难以实现复兴。

其次,适应和驾驭科技革命和高新科技的发展,是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和发展的根本手段和强大武器。新科技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当代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力增强的金钥匙,谁就能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强者和主角。苏东剧变最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主义与发达国家在新科技革命竞争中落后了,所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来临之时,社会主义必须抓住机遇,重视和利用科学技术威力,发展自己,增加实力,才能摆脱困境,走上复兴之路。如果处理不当,坐失良机,就可能长期在低谷中徘徊。

再次,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未来相当时期内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和主体模式,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出路和生路。与会代表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取得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贡献。认为,只要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到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就可以向全世界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世界人民从中国的成功中看到社会主义复兴出前景。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世界社会主义就有希望。

标签:;  ;  ;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家研讨会”综述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