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志伟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 2664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4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2例,女62例,年龄17--69 岁,平均(53.9±5.7) 岁。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进行检查,确诊患者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且并未出现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疾病以及其他胃肠道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92) 与对照组(n=92),治疗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之中,通过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可以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好转,并且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食管抗反流能力。
【关键词】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临床分析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其发病因素很多,其发病主要是因为反流物攻击食管粘膜以及抗反流防御机制的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病能造成能造成多种健康危害。例如反流物能侵蚀气管、喉部声带以及咽部,从而引起慢性气管炎、慢性声带炎以及慢性咽炎;对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其误诊率较高,导致延迟患者治愈时间,浪费医疗资源;同时还以引起粘膜发生炎症以及糜烂,若不能及时治愈,将会导致食管变得狭窄,对进食造成影响,更甚者能引起食管癌目。目前,临床上多采取能抑制胃酸分泌的制酸药物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本文为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对18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研究,详见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4年1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4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2例,女62例,年龄17--69 岁,平均(53.9±5.7) 岁。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进行检查,确诊患者患有胃食管反流病,且并未出现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疾病以及其他胃肠道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184) 与对照组(n=184),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口服,0.15 g/ 次,2 次/d,分别为早晨与睡觉前。治疗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20 mg/ 次,1 次/d,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以根据情况加服一粒。两组患者均进行6 周的用药治疗,在完成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周后、出院3 个月的情况,并进行比较。患者停药后,需要观察的指标包括:胃酸倒流、烧心程度、吞咽困难、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需要检查患者的尿常规与肝肾功能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国家制定的胃食管反流病评价标准,将患者病情分为0、Ⅰ、Ⅱ、Ⅲ级,在治疗完成后,患者病情改善2 级则认定本次治疗有效。治愈:在患者完成6 周的治疗后,食管溃疡已经痊愈;有效: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内镜检查结果,患者病情有Ⅰ级以上的好转;无效:患者在完成治疗后,病情并未出现任何的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 治愈+ 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组别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n=92) 83(90.34) 8(9.14) 1(0.52) 92(100)
对照组(n=92) 72(78.26) 13(14.13) 7(7.6) 85(92.39)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患者出现2 例稀便症状,并未影响治疗效果,在完成6 周的治疗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对照组患者出现3 例腹痛症状,并未影响治疗效果,在结束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在治疗过程中,5 例患者出现腰酸与夜尿症状,在停止用药后,患者症状消失。两组患者完成6 周的治疗后,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并未出现异常指标。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患者在长期胃酸侵蚀的影响下,可能导致食管括约肌张力降低与运动障碍,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胃内容物可能进入患者食管,导致组织损伤或者其它肠胃疾病。治疗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在人体吸收后,通过血液集中在胃壁,使胃酸分泌得到有效抑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之中,通过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患者,可以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好转,并且抑制胃酸的分泌,提高食管抗反流能力。而且奥美拉唑的价格较为便宜,效果更好,可以快速减轻患者受到的病痛折磨,非常适合进行临床应用。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两组患者的治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使患者加速康复,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适合在消化内科进行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章宏,徐晶,厉有名等.浙江省内科门诊人群胃食管反流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7):443-446.
[2]毛朝亮,周力.贵州地区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2,36(5):467-469.
[3]向雪莲,许军英,侯晓华等.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状况及症状特征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3):185-187.
论文作者:殷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论文; 两组论文; 症状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胃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