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喜鹊》教学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喜鹊论文,窦桂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会”所上的两节阅读教学课。在这两节课中,窦老师切实地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过程,现概述其主要教学过程并评析如下,以飨读者。
第一课时
一、巧妙引出课题,使研究具有生活的现实性
(教师询问学生谁到过北京,到了北京又看过什么景物。很多学生回答说到过北京,观看过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教师由此引出了一般人到北京都不大关注的另一景观——喜鹊。教者介绍,她所在的清华大学附小校园里有18棵参天大树,上面就有12个喜鹊的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学们从不去打扰它们,由此引入课文。教者先板书其学名“鹊”,再提出人们对它的昵称,然后板书“喜”字组成“喜鹊”。教师又由此引出这样一件事:她家对面住的是一个清华大学生物系的王教授,昨天下班见面时,他说他正在搞一个喜鹊繁殖迅猛的科研课题。1971年北京的喜鹊几乎绝迹,而在后来的25-30年间数量猛增到几千只,他要求窦老师也能帮忙协助调查喜鹊快速增长的原因。教者又趁机提出让同学们也协助一块整理有关喜鹊的资料,于是分发印制好的课文内容,要求同学们先自由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教者对课文标题的出示颇具艺术性:由北京名胜古迹引出另一景观——喜鹊,由喜鹊的学名再引出其昵称,继而组成《喜鹊》,这为下面探究喜鹊的生性特点(“鹊”)及人们喜爱它的原因(“喜”)作了较好的铺垫。教者引出清华大学生物系王教授委托的协助调查喜鹊迅猛繁殖一事,不管是真有其事还是教者的假托,它都能使学生的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研以致用,学生兴趣倍增】
二、佩带“研究员”胸卡,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
(在以下的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理清了课文内容,学习了重点的“阳光和煦”等词。通过讨论,大家认为第5自然段直接写了喜鹊“朴素雅致,体态优美,鸣声清脆,消灭害虫”的特点。如果仅仅把这4个词语给王教授送去又太简单了,应具体一些。教师肯定了同学们的意见,要写得具体清楚,就要更深入地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师:老师给你们发下这些卡,现在你们的角色变了,你们是谁?
生:研究员。
师:对。你们要选择好课题,可以选择“朴素雅致”这个方面,也可以选择其他两个方面,有些同学说四个方面都选择,也可以。
(同学们在卡上写好自己的名字并佩戴在胸前。)
师:研究员们好!
生:窦研究员好!
师:当你们戴上胸卡,成为一名研究员的时候,你身上的责任就大了。你们说怎么办?首先,应该有几条纪律是吧。要有什么纪律?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作为研究员在研究的时候要专心,不能离题,说出特点后要多举例子,还要善于作比较等。)
师:好,就这样办。你们可以选择你所喜欢的某个方面,找找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看看哪一部分是你要研究的内容,然后好好地读一读,拿出笔来画一画有关的句子,尤其是重点的词更要好好去研究和体会,看看谁有新的发现,把你新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有没有信心?
生:有。
(学生读书讨论,教师巡视,并不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初步找出喜鹊四个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使研究能更深入地进行下去,教者设计了让学生佩戴“研究员”胸卡及制订“课题研究纪律”,这使同学们更具“角色感”,进而更自觉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之中。】
第二课时
三、举行“研究汇报会”,课题研究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师:我发现大家已经胸有成竹了。“喜鹊特点研究汇报会”现在开始。(挂一张喜鹊图在黑板上)谁愿意先说。
:我汇报:喜鹊的特点是能消灭害虫。它常帮助人们捉果园里的害虫,有时还捕捉老鼠呢。
师:你能读读相关的课文吗?
(该生读,然后齐读:“喜鹊的食物很丰富……有时还能捕捉田里的小老鼠呢。”)
:我觉得喜鹊非常能干。
(该生读:“喜鹊能帮助农民啄食虫子,有时还能捕捉田里的小老鼠。”教师随之板书“能……还能……”)
:喜鹊朴素雅致,体态优美。朴素雅致,体现在羽毛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教师出示一幅喜鹊图,引导学生看喜鹊的羽毛颜色)它的颜色不是那么鲜艳,给人以很友善的感觉。
:它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在阳光下反射出油亮的紫色光泽,显得非常雅致。
(课件出示色彩艳丽的鹦鹉图像,让同学们比较两种鸟羽毛的色彩,感受喜鹊“朴素雅致”的特点。一些同学还注意观察到老师穿的毛衣也是黑白相间的两种颜色,教师由此引导同学们理解“黑白相间”这个词。)
:喜鹊的特点还有鸣声清脆。早春二月,阳光和煦,正是喜鹊尽情歌唱的季节。它的呜叫音带来了春天的信息,给人们带来欣喜和欢乐。它的叫声是啧啧啧,使人感到精神振奋,生机勃勃。
师:好,你的感受真丰富,你能模仿喜鹊的叫声吗?
(学生模仿:啧……啧……啧)
(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读,想象喜鹊那清脆悦耳的叫声。)
师:好,继续汇报。
:我汇报: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体态优美。它的身体一颤一颤的,它的尾巴一翘一翘的,非常可爱。
(教师让同学们表演喜鹊“一颤一颤”和“一翘一翘”的优美俊俏的体态,以此体会喜鹊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并板书理解“那么……那么……”的句式,让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几句话,着重体会“那么”这个词义。)
【教学中,学生对喜鹊迅猛繁殖的课题研究并非专业人员的专门研究,而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学习形式,所以,教者始终注意在对喜鹊的研究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读的训练,尤其对词语的析解和品味更是方式多样。例如,通过对喜鹊和鹦鹉羽毛色彩的比较来理解“朴素雅致”;通过教师的着装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黑白相间”;通过模仿喜鹊的叫声体会喜鹊呜叫的“清脆悦耳”;通过表演喜鹊“一颤一颤”和“一翘一翘”的体态感悟人们对喜鹊“那么活泼,那么可爱”的赞美。】
四、研究“预兆吉祥”的原因,引导学生作由表及里的研究
师:通过同学们的研究,我们已经有了很深的感受。我们把喜鹊的这几个特点介绍给王教授,你们说可以了吗?
:还应该加上一些我们知道的有关喜鹊的情况。
:再加上一些人们对喜鹊的感受。
:还可以加上几幅画。
:加上我们对喜鹊的看法。
师: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喜鹊朴素雅致、体态优美、鸣声清脆、消灭害虫。人们喜欢这只鸟仅仅在此吗?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喜欢喜鹊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把它当作预兆吉祥的鸟儿。)
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它能预兆吉祥呢?同学们再读课文,研究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学生读课文、讨论,做更深层次的研究。)
:因为它的声音很好听,体态优美,鸣声清脆,能消灭害虫。
:因为它朴素雅致、活泼可爱、歌声好听,使人感到精神振奋。
:早春二月,阳光和煦,正是喜鹊歌唱的季节,它会尽情歌唱。
:它会传播春天的信息。
:它啧…喷…啧的叫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它的叫声让土里的种子快快发芽。
:它传递春天到了的信息。
:它告诉人们,一年比一年过得更好。
:那声音给人们带来欢乐。
师:它啧啧啧的声音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再往下读,光是春天吗?
(板书:秋天、冬天。)
(经过师生讨论交流,大家感悟到喜鹊在秋天呜叫时能使人感到生机勃勃,在冬天呜叫时能使人感到心情振奋。)
【由对喜鹊生性特点的研究转而对人们认为它能预兆吉祥的研究,照应了在引入课文时介绍其学名“鹊”的生性特点及其昵称“喜”,这应当说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使这一课题的研究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五、做阶段性的探究总结,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写作
(教师发给学生一份研究记录表,要求学生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喜鹊的特点,二是喜爱它的原因。填写要求准确、具体、流畅。可先总说,然后具体说;也可以先具体说,后总的说。还可以挑战自己,用诗的形式来表达,看谁描写得有文采,把喜鹊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堂指导。数分钟后研究成果汇报大会正式开始了。)
:朴素雅致喜鹊美,体态优美喜鹊丽,消灭害虫喜鹊能,鸣声清脆传信息,预兆吉祥人人爱。(听课者报以掌声)
:我们研究的结果是:春天它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夏天它给我们带来欣喜和欢乐,秋天它使人感到生机勃勃,冬天它让人精神振奋。
(还有些同学是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喜鹊的特点列了出来,教师也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通过填写“研究记录表”,对喜鹊的生性特点和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作了阶段性的总结,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具规范性和完整性。同学们在填写“研究记录表”时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这样,就较好地把课题研究与阅读教学中的说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讲述群鹊哀悼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
(教师给学生讲一个真实的故事:2003年的6月14日早上,在北京的一个公园,有一只老喜鹊突然从树上掉下来死在路旁。人们看见了,谁也没有在意,因为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中午的时候,只见黑压压的一片,四面八方来了大约600多只喜鹊,它们围着这只死去的喜鹊转来转去地飞,声音就不是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鸣声清脆”了,而是满天的悲鸣、悲凉、悲惨!600多只喜鹊的悼念哀鸣长达4个多小时,最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当时,没有一个人去打扰它们,都在旁边静静地观看这个悲壮的场面。专家们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这只死去的喜鹊是一只老喜鹊,可能在喜鹊群中有相当高的威信,才引起喜鹊群对它的悼念。看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喜鹊像人类一样,有它自己的社会和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借助课文提供的资料对喜鹊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对喜鹊的初步的认识,我相信同学们此时此刻可能会有许多新的问题要研究。(有不少同学举起手)你可以对着话筒说一下。
:我想研究喜鹊的生活习性。
:我想研究喜鹊是怎样生小喜鹊的。
:我想研究喜鹊的叫声代表什么意思。
:我想研究喜鹊为什么和人一样重感情。
(教师对同学们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同学们围绕着所选择的课题,通过实地考察和上网查资料等途径继续研究下去,并把研究的成果用书信或通过“伊妹儿”的形式发给老师,然后由老师再转送给清华大学生物系的王教授。教者强调,研究喜鹊,既帮助了王教授,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同学们也在研究中分享了收获和快乐。)
师:同学们,小鸟枝头有朋友,让喜鹊这些生灵们自由自在地生长,让它们成为咱们人类永远的朋友;也希望同学们下次到北京的时候,不要再光看故宫、长城了,还要抬头看一看,欣赏欣赏我们的——
师生齐:喜鹊!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者所讲述的群鹊哀悼老喜鹊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同学们更深的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正所谓研究尚未有终结,学生们仍需努力。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课外实地考察和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把研究引向更大的课堂,引向更深的层次。】
【总评】
纵观窦桂梅老师的这两节课至少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课题研究型的阅读教学课其课题的设立应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并设法让学生“煞有介事”地进入研究的角色,才能使他们放矢有的,探之有趣;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生物类课题研究必须处理好语文教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关系,既要符合自然科学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要求,更要时刻注意这是语文教学课,因而,要有机地进行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型的阅读教学课必须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切实地做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多学科融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窦桂梅老师的这两节极富创意的课题研究型阅读教学课在“研究性学习”方面作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我们应很好地学习和吸纳,进而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