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分析论文_姜丹丹,丁小淇,武迪克,刘圆圆,姜珊

+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分析论文_姜丹丹,丁小淇,武迪克,刘圆圆,姜珊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互联网+”是将数据作为主要途径,运用连接、协同以及互动的运行方式,在传统分工模式上实现创新,使得传统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出现了极大的转变,从而有效解决服务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电力服务资源。本文对“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

1“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互联网平台与其他行业和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完美融合。“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在各个行业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同时,还带来了新的技术革新,提高了我国各领域的经济效益。“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发展中的创新力与创造力的体现,是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2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建设的意义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主体日趋多元,电网企业必须积极开展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才能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更好地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客户服务。

首先,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建设。分布式能源的快速发展,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形成,供电企业将突破以买电卖电为核心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型为支撑能源交易、能源信息共享与能源增值服务的开放式的信息平台。电网企业需要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引领能源产业发展。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优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快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建设。

其次,新技术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建设。目前,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体为“互联网+电力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的当下,不仅为电网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技术还为电网企业提升其策划质量、营销方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三,客户需求促进“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建设。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尤其是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各行各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客户的自尊心、维权意识和类比诉求也日益高涨,供电服务需要达到公用事业或零售业先进水平才能满足客户快捷、流畅、愉悦的深度诉求。互联网+在迅速提升客户体验方面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

3“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建设

“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属于以数据技术作为主要驱动力的电力服务产品,也是全周期运营管理体系,其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给电力服务建设信息平台,同时将客户作为核心目标,形成敏锐且协同的电力服务链,从而促进多个渠道之间、终端之间以及专业之间的无缝连接,加强了电力公司的服务创新能力。

3.1渠道建设

实施渠道全接入,搭建一体化渠道协同运营平台,将所有95598网站、手机APP、微信、支付宝服务窗、短信、现场移动、自助设备、营业厅等线上线下渠道全部统一接入,开展渠道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实施渠道一体化运营,在省客户服务中心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开展内容、服务、营销活动和IT技术的一体化运营。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快速提升客户体验。根据客户渠道偏好,实现服务产品个性化推送,并保持渠道间服务体验的一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细化客户触点管理,以移动化、互动化的方式,在为客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一方面实施营销活动,一方面完成对其行为轨迹和需求的细致采集。

3.2数据协同

数据协同是运营监管机构受到企业数据委员会的委托,让所有专业机构之间实现互相配合,运用数据资产的相关规划来实现统一的数据标准,并有效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数据挖掘,对数据安全展开管理与控制活动。

3.3客户管理

结合数据转换管理制定营销策划主题,例如,客户渠道偏好、产品偏好、内容偏好、负荷特性、社会关系、风险信用等。按照主题分析的要求进行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存储。标签体系管理,建立客户标签库,对标签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据电力客户特征和业界通用分类方式,建立标签目录,对客户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将客户某种共性特征以数据模型的方式固化为标签,形成动态管理的标签体系。客户画像管理,根据客户属性及行为信息,对照标签定义,对符合规则的客户进行标记,形成丰满的客户画像,为实施精准营销提供数据基础。

3.4服务协同

服务协同是运用基础服务的优化来完善传统业务,从而使其能够满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客户对渠道、产品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提出的需求,结合近期的发展现状来看,服务协同主要表现在O2O电力扩办、电费业务配置的优化以及自助故障抢修等服务产品上。

3.5强化队伍建设

为适应“互联网+”的形势发展,亟需培养一批懂业务、懂数据、懂IT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为建立现代营销服务队伍提出解决方案。强化法务支撑,当前公司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相关业务,业务办理、合同签订、装表接电、用电检查等越来越多的业务将通过电子化方式实现,需要法律部门为互联网+电力营销提供法务解决方案,在为客户提供便捷智能服务的同时,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4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体系的预期成效

(1)界面统一。集成营业厅日常业务相关的所有系统;建立营业窗口唯一的系统操作界面;建立营业厅知识库,形成全省营业厅业务及服务的统一规范。

(2)效率效益。节省居民用户服务投入的成本,将更多的服务资源投入到市场开拓和大客户的价值培育和挖掘中,增加公司收益、降低经营风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协同高效的运营机制,激发基层活力,提高投资效益,为即将面临的市场竞争练好内功。

(3)数据分析。通过对营业厅整体运营情况分析,支撑市场服务策略的制定。互联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模式提升了客户服务的智能化、人性化,让客户感受到互动、便捷、高效的服务;展示了企业形象、智能电网建设成果、新能源应用,实现了对信息流、能量流、资金流、业务流融合方式的改造以及理念、组织、制度、流程、岗位、评价各方面的优化调整。

5结语

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电力企业应该积极进行相应的电力体制改革,配合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在满足客户需求变化的同时,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积极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互动服务体系,实现电网企业、电力市场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谈电力营销服务[J].邱俊.通讯世界.2017(18)

[2]基于互联网+的电力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张冉.能源与节能.2016(01)

论文作者:姜丹丹,丁小淇,武迪克,刘圆圆,姜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分析论文_姜丹丹,丁小淇,武迪克,刘圆圆,姜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