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论文_金国林

浅谈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论文_金国林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六分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针对市政道路的整体建设理念也进行了不断改革,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就,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出行质量。此外,“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在现阶段如火如荼的进行,而“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理念,正好与“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相对应,可以说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加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贯彻“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从而完善市政道路建设。

关键词: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市政道路

1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意义

1.1 促进经济发展和优化

市政道路中加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改善现阶段市政道路环境,并且对市政道路的整体优化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帮助人们建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不仅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我国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加入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主要目的。主要方法是在市政道路建设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到科学技术建设方法中,从而实现道路、水、电等一体化建设,并以此来完善人们的生活,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优化做出进一步提升。

1.2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市政道路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够一直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够维护人们的整体利益,同时还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与建设。以人为本作为现阶段社会发展与建设主体,并且将这项工作有效的融入到现阶段人们思想意识中,使人与人之间更好的做到相互尊重,从而实现以人为本能够带来的价值需求[1]。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而言,不仅能够体现出当前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在生活和出行上的主观需求,体现出对人们的理解、关爱与帮助。

2 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要求

2.1 线性设计要求

对于市政道路的线性设计工作而言,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设计与使用年限,同时还对交通运输现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现阶段道路建设工作中,一个完善的市政道路线性设计,不仅能够为市政道路的运输安全和便捷提供有力条件,同时还能优化市政道路两旁的景观和绿化,以此降低人们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疲惫感。例如:对于普通的市政道路建设工作而言,都能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使用相对较大的转折,从而保证沿路的绿化和建筑有利于驾驶元人员的视觉变化,从而降低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单调性,有效减缓驾驶疲劳,防治出现交通意外。

此外,从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来看,有关现行组合应当加强一下一个方面的注意:第一点,在道路建设中,能够利用当前设计路况,引导驾驶员进行驾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市政道路设计曲线定点之前,要能够保证道路的平曲线能够在其前方,而在一些急转弯或者反向弯道顶点建设过程中,就需要有效考虑引导驾驶员驾驶的设计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为人们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第二点,为了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平面与断面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中出现的竖直平面半径与平画面曲线半径之间,所形成的比例为10~20倍左右,从而保证双方的平衡关系;第三点,对于市政道路而言,还要考虑到路面的纵向坡度与横向坡度,从而保证路面排水工作的顺利建设与完善,还能降低路面在设计过程中,出现坡度超标等现象;第四点,对于市政道路设计工作中,出现的凸型曲线顶部以及凹型曲线底部,都应当相应的设计出急弯平曲线;第五点,要能够避免道路中凹型或者凸型竖曲线出现在同一道路曲线内;第六点,市政道路中,对于平曲线的变曲点设计工作,在取点选择上,还能够注重在凹形竖曲线端点或凸型竖曲线端点进行设计。

2.2 道路横断面设计理念

市政道路的横断面设计,需要建设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保证市政道路使用过程中,道路通畅和人们出行安全;第二,有效保证道路两旁绿化带的作用能够全面发挥;第三,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与所设计道路的整体特点与结构相符合;第四,考虑到市政道路建设时,与周围建筑或者绿化之间能够互相搭配;第五,保证路面积水能够快速排出;第六,便于市政道路地下管道的埋设工作[2]。

此外,对于人行道的整体设计工作而言,为了能够赶上城市的整体发展与建设,人行道所建设的主要目的,已经不仅是为了满足行人的出行与安全,而是以此为前体,在城市交通能够安全运转、有效运用城市地下空间、营造城市换挤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市政道路在人行道的设计工作中,需要转变传统的应用型设计方法,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运用到市政整道路建设工作当中去。对于市政道路人行道的设计工作,需要加强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口都聚集到城市中,道路城市工作人员不能针对人流进行合理有效疏导,从而出现交通拥堵等,针对这一点,就需要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对人行道的设计宽度进行提升,在通常情况下,人行道的宽度一般为主干道的5~6米和次干道的3~4米;第二点,在人行道的铺设工作中,还要保证铺设的密度和平整度,并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要采用防滑的技术和措施,保证行人出行安全;第三点,为了保证道路能够体现出整体美观以及行人的审美需求,在人行道的设计工作中,可以使用一些不同花色的地砖进行设计。

2.3 照明设计工作

市政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照明设备的设计工作,也是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并且在设置了照明工作之后,还能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的整体发展,减少交通事故。由于在整个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中的人流量以及车流量都是以城市带路为载体,因此在道路出行过程中,任何交通行为都需求用视觉对当前道路的整体交通情况做出明确判断,如果人们的视觉环境无法对当前路况做出有效判断,就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同时,还能通过道路照明的方式,实现对道路的整体使用率,从而达到缓解道路压力的问题[3]。此外,道路照明工作还能为行人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行人在夜晚出行的时候,照明系统能够为行人提供开阔的视距效果,当出现一些交通意外威胁到行人安全时,行人也能够看清事故状况,在第一时间做出相应措施,保证自身安全。

道路照明工作再为人们出行和工作带来了一定便利的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路灯布置。对于路灯的布置工作,主要是考虑到路灯在设计时,对间距、高度以及亮度的把握,这三点都在道路照明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在设计时,要结合道路周边的整体环境进行考虑工作,例如:房屋建筑、反光效果以及道路布局等;第二,灯杆的选择。市政道路照明一般都要考虑配合实地景观的要求,通常要选用外观配合的相应灯型,但前提是必须满足使用上的需要。

3 总结

市政道路中的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多,生硬的道路也被赋予了人性化气息,更加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市政道路建设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完善道路功能,保证设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使用户不断体验到人性化道路的优点。

参考文献

[1]赵祥焜.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9):140-140.

[2]周利.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13):33-34.

论文作者:金国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浅谈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论文_金国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