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化”农村代课教师--对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考_代课老师论文

如何“消化”农村代课教师--对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考_代课老师论文

农村代课教师如何“消化”——代课教师问题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师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对农村基础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农村代课教师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教育界、学术界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就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最近一个时期呼声颇高的就是要清退代课教师。那么,农村代课教师能否清退、怎样清退?这需要我们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冷静看待代课教师的“消化”问题。

一、清退代课教师意向缘起

2005年7月28日,《甘肃日报》登载《渭源县代课教师状况调研》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如何对待代课教师,再次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教育部在2005年12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我国将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接着,教育部人事司有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透露,对于现任的代课教师何去何从,正在酝酿方案进行解决,不久就会公布。[1]

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介绍,2005年中国的中小学代课教师约有44.8万人,其中农村有30万人。发言人指出,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完善,各地将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和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等措施,确保农村学校合格教师需求,进一步加快清退中小学代课人员工作。可以预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要把余下的44.8万人的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

发言人同时指出,代课教师当中有一部分是素质比较好、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代课人员,对于这部分教师,其中学历合格、素质较高、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参加当地统一组织的新聘教师公开招聘,取得正式教师资格。[2]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后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展了代课教师清退工作。比如,据陕西省有关部门公布,陕西省现有代课教师2.7万人左右,目前正在按照谁聘任、谁管理、谁清退、谁做思想工作的原则加快清退。[3] 在广西,按照国家规定,各地在进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编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时,要求坚决清退不合格的教师和代课教师,空出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广西各地已纷纷采取以工代教、竞争上岗或给予同等机会与新毕业大学生一起招考等方式解决代课老师问题。[4]

清退代课教师意向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代课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一是代课教师的素质普遍较差。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只有取得教师资格的人才能聘为教师。而代课教师当中绝大部分为中学毕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教育学专业知识。二是代课教师流动性大,职业性不稳定,有的学校一学期不得不更换几个代课教师。三是代课教师继续教育跟不上,知识老化。四是代课教师常年领低报酬,带着“怨气”干工作,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在一般人看来,代课教师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代课教师应当取缔。

二、代课教师在落后农村教育中的地位

代课教师虽然为“不合格”的顶编教师,但他们在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区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偏远、落后的山区农村,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公办教师调不进,稳不住,这里的基础教育就只有靠代课教师了。

2004年,宁夏教育厅师资处提供的数据显示,宁夏的宁南山区有代课教师5000多人,占山区教师总量的1/3。而当年贵州省代课教师有37000人左右。[5]

2005年初,中央党校“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课题组”推出的调查报告讲道,在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主要靠代课教师承担。课题组指出,这种现象在甘肃很普遍,在礼县甘谷格板峪小学五个班级,只有一个代课教师任教。课题组在河南西部山区县汝阳调研时发现,全县有代课教师700人。[6]

河南省淅川县教体局有关人士总结代课教师现象时指出,乡村财政困难,不愿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宁愿聘请廉价的代课教师。在山区,由于学校规模小,如果按师生比例配教师,一些只有几个学生的教学点一个教师都不能配。而这些教学点还撤不了,只好仰仗代课教师。

河南省禹州市教育局有关人士分析说,绝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去县城、乡镇等条件较好或离家近的地方,偏远的地方没人愿意去,而学校还要继续办,无奈,只得请代课教师。[7]

河南省洛宁县教育局的一份材料讲道:“一线教师想进管理层,乡下的想进城,进城的又不想教课”。乡村学校一直存在着教师不足的情况,只好找代课教师支撑。学校分散在各个山沟里,全县共有小学及教学点439个,这些学校全是复式班,小学及教学点代课教师1004人,占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46.8%。[8]

由于代课教师任教的地方大都贫穷落后,所以他们的生活极其艰苦。甘肃渭源县600余名农村代课教师,月工资40元到80元不等,拿40元的占70%,部分拿了20年。[9] 在河北省东光县(属于国家贫困县)2004年时共有教师3210人,其中代课教师550人。该县代课教师的工资近60%为80元以下,40%为80—100元,个别的为50—60元。[10] 在广西河池市目前仅小学代课老师就有3000多人。他们几乎都执教在那些偏远落后,又无法撤并的教学点,支撑着这些地方的小学教育。每月100元至150元不等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不拿报酬的“义务代课老师”。[4]

代课教师不仅待遇低,而且工作压力也非常大。代课教师所在学校大都教师少,教学课时量大、科目多。例如,在贵州省惠水县摆榜苗族乡,全乡只有55名中小学教师,缺编76个,其中,初中教师15人,代课教师就有7名,平均每个班不到两个老师,一个初中老师往往要带两三个班,一周20节课时左右,有些老师要跨三四个科目。最多的初中班有100多人,少的也有八九十人,老师批改的作业量可见有多大。同时,老师还要负责早读和晚自习,夜间要查房,起得早,睡得晚,非常辛苦。[11]

三、清退代课教师与落后农村教育实际的矛盾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到,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代课教师一般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教学水平不高,从这个角度看,清退代课教师是我国加强农村教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问题是:如此多的教师离开岗位,谁来填补这些空缺?代课教师长期存在的本身就表明了一定的合理性,一旦被清退,这里的教育怎样衔接下去?同时,代课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艰辛奉献,如果“一刀切”退之而去,从道义上讲人们能接受吗?

实际上,在落后农村地区,不是要取消代课教师,而是担心没有代课教师。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中心学校校长就说:“由于待遇低,一些地方甚至请不来人当代课教师。”2006年8月22日,《河南日报》记者在洛宁县罗岭乡采访时,该乡中心学校校长正在发愁,因为全县中小学都已开学,但该乡沟沿村教学点还没有找到代课教师而不能开学。[7]

在西部落后地区,人们普遍担心的是,代课教师一旦清退这里的教育将会留下一定空白。

陕西省周至县,2005年底有代课教师862人,约占教师总数的10%。目前,周至县共有中小学317所,近几年全县教师队伍每年接收大学毕业生200多名,每个学校平均不到1人,造成这些年教师队伍“入不敷出”。该县集贤镇近3年来,总共分配到4名大专毕业生,全部进入了初中,但教师队伍每年自然减少10人左右。目前12所小学师资普遍不足,只能靠19名代课教师适当弥补。当地领导感慨道:“像集贤镇这样比较偏远的地区,清退代课教师的难处,主要不在于他们愿不愿意离开,而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缺员状况能否尽快改善。”

在关中地区西北部的陇县,教师分布很不均衡。大量教师集中在城区和交通便利地区,在一些师资不够的山区,教育局把缺额交给乡镇教育部门,让他们自行聘请代课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以确保每一个山村适龄儿童不至于失学。全县44个教学点,大部分是1人1校的,260名代课教师无一例外,全在偏远山区。[3]

在广西一些大石山区,清退代课老师与当地农村教育实际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百色市凌云县是一个仅有18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全县小学有代课教师182人。凌云县教育局负责人说:“在偏远大石山区,全部清退代课老师是不合适的,这些地方离开代课教师农村教育几近瘫痪。”之所以离不开代课老师,是因为许多教学点非常偏僻,条件极其恶劣,不通车、不通电,甚至不通水,那些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宁愿到广东打工,也不愿去那里任教。唯独可以支撑这些地方农村教育的,只能靠代课老师。“现在根据国家政策要清退代课老师,这和凌云农村教育实际之间产生了矛盾。凌云县为什么要请180多名代课老师,就是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凌云农村教育实际。

河池市东兰县有28万人口,其中壮族85%,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现有代课老师378人,几乎遍布在280多个偏僻的教学点。

河池市凤山县人口不到20万,地广人稀,按照学生数给的教师编制有限,不符合凤山农村教育实际。为解决这一矛盾,县里只好大量聘用代课老师。现全县有代课老师401人。

这些地方的一些干部群众对清退代课老师表现以下担忧,一是代课老师清退后,相应教学点师资跟不上,入学率就难以保证;二是这些代课老师有很多已从教几十年,一下子要辞退,他们难以接受。[4]

四、提高农村教育应综合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教育还离不开代课教师,因此农村教育的提高绝非建立在简单的代课教师的清退上,理性的做法应当是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综合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一)拓宽农村公办教师来源

要消除代课教师现象,就必须消除其产生的基础。要加大为贫困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师资的力度,增加这里的公办教师的数量。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在这方面不妨参照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的作法,给予那些到艰苦农村地区任教的人员以补贴,或者将来在发展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让他们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对代课教师要择优转为正式教师

不少代课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这些教师应象当年对待民办教师那样将他们转为公办教师。这样做对教学稳定、解决贫困乡村长期补充不到公办教师的困扰有重大意义。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里工作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而代课教师土生土长,既适应环境,也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所以,要想使贫困落后地区有合格的、稳定的公办教师,最好的办法是将这里的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办。

(三)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

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有条件的地区要做到同当地公办教师同工同酬,最起码要达到当地公职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逐步考虑将长期代课教师的医疗、养老等问题逐步纳入社会统筹。实施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代课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清退代课教师不是清退违法经营,不能一“清”了之。清退代课教师是为了规范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过程的有序“消化”非常重要。

标签:;  ;  

如何“消化”农村代课教师--对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考_代课老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