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航空冷链的“冷”与“不冷”论文

透视航空冷链的“冷”与“不冷”?

文|南航货运物流公司 陈丙成

2008年可以说是我国冷链产业步入发展快轨的元年,一批冷链物流企业自此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到现在正好是我国冷链产业从小到大的十年。基于航空特殊性,航空冷链的发展相比较传统的冷链物流比较滞后,但航空冷链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消费升级等推动下,航空冷链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发展前景。基于此,笔者围绕冷链字面上“冷”多维度进行研究,为未来开展航空冷链管理提供依据。

航空冷链的“冷”,是因为大部分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运输,“不冷”是因为航空冷链(2020年预计收入291亿元)的发展将重造一个航空货运业(2015年货邮收入295亿元),“冷或不冷”关键取决于是否“断链”?

一、从市场趋势和关注度看冷链的“不冷”

1、航空冷链市场“不冷”,发展潜力巨大。十九大以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全社会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方面重视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社会这种消费升级,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对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意识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航空冷链提供新的发展动能。在现实感受中和大数据分析中,基本能够印证这一点。从市场规模上分析,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2018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将达到1.8亿吨,比上年增长3300万吨,同比增长22.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亿元,同比增幅19%。据民航局软科学项目《我国航空冷链运输发展趋势与业务规范研究》的课题组研究成果,预计至2020年,我国航空冷链物流规模至少为291.57亿元,其中基于收入的航空冷链物流规模预测从鲜切花、果蔬、医药和生鲜电商四个方面分别展开计算结果显示,预计到2020年:鲜切花航空冷链物流规模约为14.69亿元;果蔬航空冷链物流规模约为94.07亿元;生物医药航空冷链物流规模约为107.81亿元;生鲜电商航空冷链物流规模约为75亿元。

2、国家和行业关注度“不冷”,地位愈发凸显。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的意见,推动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国家和行业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同年,交通运输部启动了《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修订工作。商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8部门出台《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中提及冷链,“冷链物流”渗透到越来越多领域的政策规划里面,这表明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和民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已深度融入各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当中,整个冷链产业的价值和地位愈发凸显。

3、航空冷链硬件投入度“不冷”,基础升级显著。从宏观看,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大湾区建设和中国更多自贸区的开放,区域升级必将会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冷链配套服务等方面产生很多新机遇。冷链基础设施设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国冷库总量将达到5238万吨(折合1.3亿立方米),新增库容488万吨,同比增长10.3%。从冷库新增的区域来看,武汉、杭州、福州、济南、重庆、大连等城市增幅明显,反映出二三线城市消费的快速崛起。截止2018年三季度,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6.42万辆,新增冷藏车2.4万辆,同比增长33%,增幅显著。特别是近年来,航空运输企业和航空货站等陆续重视冷链软硬件建设,通过加入国际专业认证体系来倒逼自身基础设施的改造。PACTL冷鲜处理中心已于2016年2月成功通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药品物流独立验证卓越中心的审核,成为中国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空运货站。Deutsche Post DHL Group旗下空运和海运专家DHL全球货运的上海货运站于2017年4月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药品物流独立验证卓越中心(CEIV Pharma)标准认证。国内三大航空货运公司也正在或有意向加入CEIV认证,特别是在先进的冷库温湿度监控设备、冷库安保体系和机坪温控车服务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升级。

二、从温度范围要求看冷链的“是冷也非冷”

总之,沈德潜从诗教传统、诗作取舍、作品解读等方面顺利沿袭着他对义山诗的审美趣味,在《别裁》体系中打造一个偏向风雅、阳春白雪的李商隐,摒弃巧丽柔媚、讥刺过深的复杂面,以求更符合《别裁》主旋律,甚至符合个人一生的诗作理论。

冷链货物运输主要是农产品、食品、药品等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运输全过程,必须保证这些温度敏感货物的保质运输。冷链的“冷”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幸福与否的关键。因此,标准化、信息化等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单从温度范围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低温下运输,而是需要温度控制。因此,我们所称冷链是广义意义上的冷链,在运输全过程中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航空冷链温度范围分类及运输代码

实际上,现实中的航空运输中有些需要加热运输,温度高于20℃。在其他运输方式中,陆运冷链温度范围分类也是这样的,具体包含冷冻运输(-18℃~-22℃):提供符合标准的冷冻运输车辆运送速冻食品、肉类、冰淇淋等货物;冷藏运输(0℃~7℃):提供符合标准的冷藏运输车辆运送水果、蔬菜、饮料、鲜奶制品、花草苗木、熟食制品、各类糕点、各种食品原料等货物;恒温运输(18℃~22℃):提供符合标准的保温、温控运输车辆运送巧克力、糖果、药品、化工产品等货物。

以航空冷链温度范围分类为例,在行业标准《货物航空冷链运输规范》中对航空冷链温度范围分类及运输代码见表。

三、冷链不“冷”反映了冷链运输过程出现了断链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项目名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391。

近年来,在我们生活中不定期报道出冷链断链而造成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山西“毒”疫苗事件,药品冷链问题不“冷”。2010年3月17日,据有关媒体报道,山西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疑与大量疫苗高温暴露有关。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被披露,涉及24个省份、80余个县市,涉案人数达300余人,涉案金额高达5.7亿元。“山东疫苗事件”所涉及的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产品都未经过冷冻或冷藏处理。而没有经过冷冻或冷藏储存无法保证疫苗的活性,导致疫苗失效或效果折扣,将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冷链出现断链不仅影响服务问题,而是上升为社会问题。在航空运输过程中,安检环节、停机坪装卸货环节、冷库储存待运环节、两次地面运输环节、空中运输环节等都是冷链容易出现断链的环节,也是航空冷链发展的痛点问题。国内主动式制冷温控设备未得到国内适航标准,因成本问题采购机坪温控拖斗车不多,经常性的安检升级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空冷链发展。

四、冷链需要“冷”,核心是保质运输

打造智慧教室,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开展课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个性化师生服务和智能化管理,将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有机融合,实现多元化交互教学的学习环境。构建线上资源数据库,综合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测试题目、考评标准等。数据库还需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当学生线上测试时出现较多错误时,数据库可以自行调低测试难度;对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疑问,通过问题中的关键词使用机器应答的形式,给出特定范围内可量化的标准答案,若学生仍未能从机器回答中获得满意解答,可连线到教师端人工解答。

在现实中,冷链产品并不全部都是低温环境下运输,这也是这几年课题组内部一直争论的其中一个焦点,有些专家觉得冷链这个名称貌似不大精确,应该是温控;但大部分专家还是更倾向于广义上的冷链。

胸水HPV16、HIF1α及VEGF检测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 …………………… 史玉卿(4):475

1、标准化管理是根源上保证冷链的“冷”。研究日本航空冷链物流发展后,发现日本政府为保证冷链物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涵盖了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物流管理方面和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类法规。我国冷链物流管理方面法规相互交叉,指导性较低,特别是针对运输方面少之又少。笔者统计了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8版)中发现:截止2018年9月份,我国已颁布的现行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217项。按其内容分为:基础性标准9项、设施设备标准47项、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进行分类161项。按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112项,行业标准87项,地方标准12项,团体标准6项。其中交通标准仅2项,民航标准仅2项,即《货物航空冷链运输规范》(MH/T1058-2014)和《水产品航空运输包装标准》(MH1007-1997)。只有进一步建设冷链标准体系,形成冷链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指导企业采用标准化管理,才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生命安全。

2、设施设备改善是最直接保证冷链的“冷”。主动制冷和被动制冷相结合推进,促进包装盒集装设备的升级。2011年,UPS公司同时推出了一款专门为医疗保健行业货物冷链运输设计的空运集装箱PharmaPort360。PharmaPort360拥有内置传感器,不仅能密切监控货运温度和GPS定位,还能够通过GSM(标准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向UPS全球控制塔传送这些数据。国内要加快主动制冷集装设备研发和中国民航适航推进。航空相关运输企业除了采用温控集装设备进行航空运输的同时,通过采用低成本的惰性冰板和隔热材料的作用设计出来小型冷藏集装箱,使冷链产品和普通货物都可以一样运输,减少了冷藏车或温控集装设备的投资。小型冷藏集装箱通过采用低成本的惰性冰板和隔热材料的作用,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即便超过8小时,产品依然可以保鲜。在货站的冷库和机坪驳运过程上,进行改造现有冷库或今后新建的冷库新增“回笼间”建设,对冷库温湿度监控设备、冷库安保体系和机坪温控车服务进行升级。

3、通过体系认证倒逼企业来保证冷链的“冷”。纵观国内外的发展进程,一方面通过国内法规驱动行业变革,另外一方面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加入全球竞争中倒逼企业变革。以医药为例,中国有GSP,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药品经营企业统一的质量管理准则。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GSP要求,并通过认证取得认证证书。欧盟有GDP,发布的《人用药品流通质量管理指南》(GDP)对整个供应链以及所有配送商的角色与任务在药品流通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了规定。还有CEIV PHARMA认证是国际航协于2013年针对药品航空物流供应链推出的标准化认证,其核心目标是确保药品在供应链全程温度稳定在要求区间内不发生偏离,避免发生品质降低或失效。近年来,随着医药冷链的市场巨大,国内各个航空企业和机场货站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并积极参与到CEIV等体系认证,从硬件(设施设备)、文件(手册)、人员与培训、现场操作等几大模块,合计11大单元320余项对照CEIV认证的检查单进行改进。通过认证即意味着拿到全球范围内温控药品运输最高标准背书,将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客户认可度,进一步增强货运产品的竞争力和收益。

标签:;  ;  ;  ;  ;  ;  ;  ;  ;  

透视航空冷链的“冷”与“不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