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思考——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鄂托克旗论文,内蒙古自治区论文,为例论文,大开发论文,所面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对于继续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西部边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未来主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生态工程建设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但由于多年不合理的畜牧业生产和能源开发,使得鄂托克旗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恶化,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这不仅影响到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威胁着华北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鄂托克旗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现状在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能源建设之间的关系,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西部许多地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认清该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在西部大开发中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
一、鄂托克旗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鄂托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部,东邻乌审旗,西界宁夏并隔黄河与阿拉善盟相望,南接鄂托克前旗,北靠杭锦旗,西北接乌海市,全旗总面积20481.5平方公里。
鄂托克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旗牧草地面积1806223.19hm[2],占全旗土地面积的88.3%,其中以天然草地为主,面积为1741760.01hm[2],占牧草地面积96.43%。改良草地面积为49130.30hm[2],占牧草地的2.72%。人工草地面积为15332.87hm[2],占牧草地面积的0.85%,主要分布于毛乌素沙漠地区。植被类型从东向西形成干旱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等四个植被带和一个隐域性低湿地灌丛草甸植被。荒漠化草原是本旗的主体草场。草场优势种为油篙、狭叶锦鸡儿,其次是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草场质量较差。
全旗辖12个苏木、2个镇、3个乡级农牧场。1995年末全旗人口总数为10.37万人,其中蒙古族2.4万,农业人口8.01万人,占总人口的77.24%,人口密度为5.06人/km[3]。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53389万元。粮食总产量为27047吨。大小牲畜年末头数为90.29万头(只),单位面积载畜量为0.4999头(只)/hm[2]。乡镇企业总收入48244万元,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62380万元,全旗地方财政收入为2400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
1.草场退化,土壤侵蚀现象严重
历史上辽阔的鄂托克草原素以“水草丰美,土地宜牧,沃野千里,牛羊成群”而著称于世,直到解放初期,草场虽遭到一定破坏,但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大草原,全旗可利用草场占总草场面积的95%,每年亩产干草在105~125kg之间,植被覆盖度达80%。但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和牲畜存栏数,使得草场不断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草群高度下降,优良草种数量减少,草场产草量降低,植被覆盖度下降,地面裸露等。鄂托克旗各时期亩产干草量和植被覆盖度如表1所示。
表1 鄂托克族各时期亩产干草量和植被覆盖度
年份1950~1959
1980~1989
1990~1999
2000
平均亩产干草(Kg) 117 49.54 35.26 23
植被覆盖度(%)
80
70~8030~40—
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引起草场的进一步退化,使得风蚀、水蚀现象逐渐加剧。鄂托克旗的土质以棕钙土和淡棕钙土为主,主要为剥蚀残积物,其中以白垩纪砂岩的风化物为主。沉积物厚度较小,主要堆积于台地上的碟形洼地中,粗颗粒含量高。由于土壤质地较粗,结构性差,抗侵蚀能力低,一旦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等现象。鄂托克旗风蚀面积有499364hm[2],占土壤侵蚀面积的38.31%,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区。一些生长在沙丘和沙地的植被遭到破坏后,沙丘和沙地直接形成沙源,据有关调查,这些地区的平均风蚀模数可达1.4万吨/Km[2]·a。
鄂托克旗的水蚀主要发生在都斯图河流域和西北部山地丘陵区。都斯图河是黄河的支流,近年来,由于超载放牧等人为原因,该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表现为风蚀和水蚀相结合的复合侵蚀现象,致使河流水文状况不断恶化,每年向黄河输送泥沙约590万吨。西北部的桌子山(乌仁都喜峰)有大小沟道13条,径流直接汇入黄河。虽然该地区年降雨量小,但由于沟底比降大,一旦产生径流便可造成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2.沙漠化趋势严重,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强
沙漠化是一种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现象,它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降低土壤肥力,最后导致土地生物量下降。沙漠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机质含量的急剧减少和土壤养分含量的降低,土壤剖面有机质含量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递减。如表2所示。
表2 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和部分养分含量的变化
沙漠化程度
深度
有机质含量 养分含量
(cm) (%) NPK
非沙漠化
0~103
0.68 0.024
22.02
2.92
轻度沙漠化
0~200
0.36 0.018
31.50
2.84
中度沙漠化
0~144
0.26 0.016
14.25
1.60
强度沙漠化
0~30
0.09 —
—
—
据1985年鄂旗区划资料,全旗轻度风蚀到剧烈风蚀土地97.06万hm[2],占总面积的45.64%,其中已失去生产能力的剧烈风蚀土地11.69万hm[2],占风蚀面积的12%;潜在沙化到强度沙漠化面积114.17万hm[2],占总面积的53.69%,其中已失去生产能力的强度沙漠化面积1.86万hm[2],占沙化面积的24.4%。目前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有:苏米图苏木大部分,沙井镇的伊克乌素村、巴音淖村;查布苏木的阿如布拉格嘎差、哈达嘎差、陶利嘎差;察汗淖什拉布日都嘎查、苏吉嘎查、察汗陶老亥嘎查;包乐浩晓海岱嘎查等。
鄂托克旗所在的鄂尔多斯高原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的必经之地,加上阴山—桌子山、桌子山—贺兰山、贺兰山—香布拉山三大风口直贯,区内风大而频繁,年平均风速3.2m/s,≥5m/s其起沙风年平均次数371.1次,多年平均大风天数达41.6天,最多日数达95天。该地区的大风和沙漠化是沙尘暴发生频繁的根本原因,而沙尘暴的发生又加剧了该地区土地沙质荒漠化的扩展,特别是强沙暴的发生,对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鄂托克旗年平均沙暴日数17天,年最高沙暴天数达77天。
3.煤炭、制碱等行业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鄂托克旗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保有储量为20亿吨,主要包括焦煤、肥煤、肥焦煤、弱粘结煤和长烟煤等。2002年的产量分别是原煤410万吨,焦炭90万吨,精煤120万吨。煤炭行业是鄂托克旗的支柱产业,占全旗财政收入的80%以上,但是煤炭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煤矸石、粉煤灰、废石等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侵占了大量的草场,而且也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加重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程度。如煤矸石长期堆放会自燃而散发出CO[2]、CO和SO[2]等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另外,煤矸石经风化雨淋也会释放出酸性物质,排入河流或渗入土壤,造成严重的河流污染、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煤炭的焦化过程不仅破坏周围植被,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洗煤的废水如果不进行处理也会污染土地和地下水。
井下大范围的采煤会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发生不均匀的局部地区或地段沉陷,会造成地表各类建筑物的倒塌和错位,还有可能发生由井下有害气体外冒而引起的大气污染事故,甚至助长井下火灾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另外,煤炭开采和矿区修建铁路和公路,也会促进土地沙漠化面积的扩大。
制碱工业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制碱厂一般建在碱湖附近,直接抽取碱湖水进行制碱生产,过量取水破坏了碱湖周围的生态平衡,导致碱湖萎缩甚至干涸。一般小型制碱厂的设备简陋,生产出的碱粉会随风散落到周围地区,从而导致碱湖周围草场因土壤碱性过强而发生大面积退化,降低了草场的生产力。
二、对鄂托克旗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鄂托克旗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方面的因素。
1.鄂托克旗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是造成其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
根据鄂托克旗多年的气象资料显示,该地区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冬夏气温最大年较差多在70℃以上,日较差最大值在20℃以上,平均为14℃左右。基岩及地表物质在周期性热胀冷缩和冻溶作用下,产生大量碎屑风化物,致使地表疏松,这就为流水侵蚀、风蚀搬运创造了条件。鄂托克旗的年平均降水量仅有250mm,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其中8月份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29%左右;冬春季节降水量偏低,不足全年总降水量的12%,因此冬春季干旱时有发生。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鄂托克旗的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递减12mm,1991年~1995年比历史同期减少了60.3mm,1996年~2000年比历史同期偏少66mm,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降水量明显减少,只有多年平均降水量的43%,全旗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个别地区不足60mm,为历史罕见。降水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导致大量地表植被枯萎死亡,植被覆盖度下降,地面裸露增加,为水土流失和地面扬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鄂托克旗风大且频繁,多年平均风速为3.2m/s,风速≥3.0m/s的日数可达250天,一年中六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46.6天,八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42天,最大风速为28m/s,年平均沙尘暴日在17天以上。大风多集中于冬春两季,尤其是春季,此时降水极少,地表干燥,植被稀疏,极易被风吹蚀,引起大范围的扬沙,甚至是沙尘暴天气。如表3、4所示。
表3 鄂尔多斯市气象站多年≥5m/s起沙风出现次数表
站名鄂托克旗
杭锦旗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达拉特旗
次数(次) 371.1
340.5
349.6
321.2 200.5
表4 鄂尔多斯市气象站各旗大风、沙暴日数统计
站名
达拉
杭锦
东胜
准格
伊金
鄂托
乌审
特旗
旗
区
尔旗 霍洛旗 克旗
旗
大风日数(日) 25.2
28.0
34.5
24.6
26.7
41.6
24.6
沙暴日数(日) 19.7
26.7
19.2
15.2
27.3
11.4
20.9
2.人类长期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资源利用方式是造成鄂托克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鄂托克旗的自然生态环境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变,生态系统各部分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关系,虽然受到短期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是稳定的。虽然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由于鄂托克旗位于亚欧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这就决定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处于一种比较低的水平,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生态环境状态脆弱。近代鄂托克旗大规模的人类生产活动和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对鄂托克旗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
(1)盲目开荒
根据鄂托克旗的环境特征,旱地耕种只能在年降水量大于300mm的地区和降水量虽少但可汇集地表降水的河谷地进行,然而过去的开荒和农耕往往超过这一界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前,开垦荒地基本上属于一种自发行为,只有零星发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低微。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在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的指导下,鄂托克旗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开荒过程。1956~1957年为第一次,鄂托克旗的农田比1953年多了6%;第二次发生于1959~1961年,鄂托克旗的农田面积增加了2%,其中1961年开荒达106万亩;第三次开垦发生于1970~1972年,尽管规模不如前两次,但因为它把垦荒活动推向了小于250mm降雨量的干旱地区,所以危害最大。其结果是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合耕种,发生严重的侵蚀和沙化,使这些新开垦的土地迅速变为裸地,流沙四起,加速了沙漠化的过程。由于该地区土壤底层以风沙土为主,当土壤表层遭到破坏后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风蚀现象,土壤质地变粗糙,有机质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减少,很难进行生态恢复,最终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农田的侵蚀量约为草地的70多倍,在风蚀和水土流失地区同时破坏植被覆盖及表土层是最危险的,而且如果开垦发生在冬春大风季节,不但会增加裸地,露出沙性母质,而且随着沙土的不断侵蚀和沉积又促使周围未开垦地区的沙化,平均每单位面积农田能引起3倍面积的沙化。全旗由滥垦导致沙化的土地约800万亩。
(2)不合理的牧业生产方式
天然草场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草场植被是土地表层的保护物。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适当的利用可以促进草地植被的生长,使资源得到更新,地表受到保护。但如果利用不当,特别是过度利用,使植被的积累和消耗不能保持平衡,积累减少,消耗增多,超过一定阈值后,则植物资源难以更新,对地表的保护作用也将逐步消失,如果发生在沙质地表地区,则将造成土地沙质荒漠化。
不合理的牧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牲畜饲养结构。近几十年来,过度放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鄂托克旗。上世纪80年代以前,草场属于集体所有,由于片面地强调牲畜存栏量,牲畜头数不断增长,因此造成了严重的过度放牧问题,草场破坏严重。改革开放以后,鄂托克旗实行了草场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牧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草场,大多数牧民由原先的游牧经营变为定居放牧,拥有了经营自主权的牧民在尽快致富的思想指引下,片面地增加牲畜的存栏量,而可供放牧的草场面积固定,因此草场过牧现象依然严重,草场继续遭到破坏,许多牧民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随着草场的逐渐退化而下降。据旗草原部门连续六年(1986年~1990年)产草量测定,鄂旗牧草地理论载畜量为75~80万头(只),1995年实际载畜90.29万头(只),由于超载过牧,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失去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造成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降低。具体表现是牲畜出栏率低、商品率低,适龄母畜比重低,补饲条件较差,牲畜死亡率较高。鄂托克旗上世纪50年代平均每头牲畜占有3.5hm[2]草地,而进入90年代,每头牲畜只占有草地1.4hm[2]。
牧民的牲畜饲养结构也造成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牧民主要以饲养牛、马等大型牲畜为主,羊等小型牲畜的比重很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绒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鄂托克旗又是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主要产地,因此牧民逐渐放弃了大型牲畜的饲养,转而大量饲养山羊以获取羊绒,牲畜饲养结构发生了改变。然而在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饲养山羊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巨大的。由于牛和羊的进食方式不同,羊对植被的破坏更加严重,再加上羊群受放牧半径限制,游牧距离较小,而且只能在定牧点饮水,羊群终年在定居点附近践踏、采食,使草场受到严重破坏,形成围绕定居点同心圆状沙质荒漠化圈。据对毛乌素沙地西部10个放牧山羊定居点的调查,一只山羊一年可造成0.013hm[2]左右的裸露沙地。
(3)不合理的草场管理方式
根据草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规定,牧民对其承包的草场拥有自主发展生产权利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维护管理草场的义务,确保草场具有再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可持续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牧民逐渐放弃了牧业生产而进城务工,从而造成这些牧民承包的草场无人管理,再加上没有进行及时的飞播种草,大部分无人管理的草场沙漠化正在加剧。有些牧民将自己的草场出租给其他的牲畜较多的牧民,由他们代为管理。而租赁草场的牧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对自己草场加强保护的同时,对租赁的草场往往疏于管理,任由牲畜进行破坏。有的牧民甚至还蓄意进行过牧活动,从而造成被出租的草场严重破坏。鄂托克旗的这种出租草场被破坏的趋势正在加剧,许多原先维护较好的草场正在加速恶化,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牧业生产所需植被和药用植物的过度采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鄂托克旗的绝大部分农牧民主要依靠自然植被作为燃料,例如草场上的油蒿、北沙柳、乌柳及柠条都是主要的樵采对象。鄂托克旗共有农牧民2万多户,每户按年需3500Kg计算,每年共需薪材7000万Kg,相当于2.6万hm[2]野生灌木。随着广大牧民定居点的建立,现在牧民主要以煤炭和天然气为燃料。但农牧民筑墙圈和围草库伦需用的油蒿和芨芨草的采集仍在继续。据调查,每筑5~7m墙圈,需用0.067hm[2]固定沙地上生长的全部油蒿。这样大量地利用天然植被,容易造成采伐过度,影响植被的再生能力,从而减少地面植被覆盖度,造成地面裸露。
采集草药是导致草场退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鄂托克旗盛产甘草、麻黄等药材,甘草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地西部,该地区本来地表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挖甘草等大范围的人类活动使该地的生态环境遭到重大破坏,因为每挖掘一棵甘草就会留下一个1m[2]的坑,挖出的沙土覆盖坑的周围约1m[2]的地面,因此,直接破坏草场就达2m[2],平均1Kg甘草根需要60棵干草,每年挖掘200~400万千克甘草就导致240~480hm[2]的草场破坏,并形成12~24亿m[2]风蚀沙源,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麻黄的遭遇与此相似,但由于它生长缓慢,其挖掘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
三、结论
鄂托克旗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生产活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在西部大开发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