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周 伟
【内容摘要】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手机开展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将课堂时间进一步向课外延伸,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以《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雨课堂”这一新型智慧教学工具的应用,分析了《管理学原理》在传统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雨课堂”利用的优势。对于教师而言,《管理学原理》的传统教学方式面临授课方式单一、难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平时成绩考核缺乏依据等问题。采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可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雨课堂;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发展、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上网资费的下调,手机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对大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麦克思研究院在2018年3月开始的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受访学生日均手机使用时长超5小时,79%的大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因此,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且对大学生影响日渐增加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开展混合式教学,是众多研究关注的重点。一般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结合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及电子学习的优势,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与积极性[1]。混合式教学可以将课堂时间进一步向课外延伸,加深知识讲授的强度与深度。
混合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以及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等。“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通过微信或蓝牙与手机进行连接。借助“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将传统理论课堂教学与电子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将以《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传统课程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利用“雨课堂”在授课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为完善与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管理学原理》课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2]。该课程一般在大学的第一学年开设,选用的教材为罗宾斯的《管理学》,课程设计为48个学时。《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一般方法,课程围绕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展开。虽然《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大量的经验与成效,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授课方式比较单一。《管理学原理》作为基础课程,在学习中仍侧重对基本概念与相关原理的介绍。课程一般为48个学时,每次授课为3个学时,一共16次课的时间。在相应的时间内,要完成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安排的互动或案例教学的时间通常很少,因此课程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另外,由于《管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通常安排在大学的第一学年开展,而此时学生们对大学生活以及大学课堂的教学仍处在适应阶段,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较少、被动学习较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互动教学与案例教学等形式的开展。
(二)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管理学原理》以理论课为主,涉及的基础概念与原理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后加强学习。在传统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无法专门设置期中考试进行考核,导致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在每次课前设置小的测试题目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敦促学生学习比较好的方式,但通过抽查也难以掌握所有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局面。
(一)利用资料推送功能,帮助学生做好课程的提前预习。教师可以在“雨课堂”电脑端的PPT插件中,将编辑好的PPT课件或其他资料转换成与PPT一致的网页,在课前可以将课件推送到对应班级学生的微信中。除了提前发送课件以外,“雨课堂”可以发送的预习资料还包括视频、语音、案例或拓展阅读材料,学生也可以在查看完相关资料后利用“报告老师”的功能向教师进行学习的反馈。对于《管理学原理》课程而言,由于教学任务紧,一次3个学时的课程就需要完成一个章节内容的教学。每一章的内容都涉及大量新的名词与概念需要理解,在理解这些名词与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案例的分析以及讨论。因此,利用“雨课堂”的资料推送功能,可以敦促学生形成提前预习书本相关内容的习惯,也能让学生提前带着问题来听课,从而在课堂上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案例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十分重要,提前发送课程拟讨论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从而在案例分析的讨论中做更加充分的准备,避免在上课期间耗时长而讨论效果又不佳的状况出现。
(二)利用课件发送与“不懂”反馈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课程知识以及帮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每次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手机微信扫描PPT中的二维码或蓝牙连接的形式开启“雨课堂”授课模式。授课模式开启后,学生们可通过扫描生成的二维码进入授课班级。进入后,上课的课件就可以实时逐页发送给学生,方便学生保存课件并回顾课程内容,可有效避免学生在听课期间因教师讲解后面的内容而影响其思考前面的内容。同时,在学生手机中分发的幻灯片下都有“不懂”按钮,学生在点了不懂之后,可以实时反馈到教师的手机端。教师可以在课间根据学生们点“不懂”的数据反馈,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节奏。这一功能也有助于将学生的问题在课堂学习期间就得到解决,避免不懂的内容积累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管理学原理》课程而言,在讲管理的职能阶段,涉及的概念与原理较多,学生们普遍反馈这一部分内容的概念较难理解。因此,通过实时同步课件与“不懂”反馈的功能,可有效帮助教师在上课期间加强对不太容易理解的概念的讲述。同时,“雨课堂”在PPT中的插件可直接插入慕课视频与网络视频,对于《管理学原理》的教学而言,可更多地增加可选择的案例,提高教学的丰富度。
建议:对“健康”患者采用中度限制输液,对高危患者采用目标导向输液;对极端头低脚高位体位患者应限制输液,但恢复体位后应注意容量补充。
三、“雨课堂”在《管理学原理》中的教学实践
“雨课堂”是一个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面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型智慧教学工具,目前已开发3.0版本。基于北京地区的高校教师的调研发现,PPT和微信是教师分别在电脑桌面和智能手机上最为熟悉的两个软件,因此“雨课堂”的软件界面全部基于PPT和微信,契合了教师的需要。授课教师在使用“雨课堂”软件后,可以利用该软件给学生提前发布预习资料,课程中可开展实时测验、弹幕互动、PPT课件同步学生微信、在线慕课与网络视频的播放等,课后可以查看学生学习数据以及布置作业等。因此,借助“雨课堂”这一教学软件,可更好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结合“雨课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运用的实践,对“雨课堂”在课程教学中可实现的功能以及教学中的优点总结如下。
(三)平时成绩的考核缺乏统一依据。考核方式的科学设置与课程教学的效果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从目前高校的教学管理来看,期末成绩的考核与管理往往受到比较大的重视,具有完整的考核方案与管理手段,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则相对较弱。《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的考核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目前,高校课程成绩的计算方法多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例如在《管理学原理》中,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课程的期末成绩由最终考试的分数决定,相对比较客观,而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如出勤、作业、课堂提问等得出,缺乏统一的评定依据。
(4)除季节变化影响外,薄膜工厂生产负荷与市场变化紧密相关,是否设置集中自动控制系统,尚需进一步根据项目生产特点确定,不可一概而论;
2.4 心理状况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且难以治愈,一旦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还会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引起身体残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32%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症状,尤其是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者,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内科疾病患者[12]。而不良的心理状况又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治疗行为。王宏远等[13]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症状测定显示,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依从性好者(P<0.05)。宿风琴[14]发现,抑郁患者对治疗与护理措施的依从性较差,严重者可表现为拒食和拒药,不利于病情控制。
(三)利用习题布置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功能,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教师做好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教师在制作上课的课件时,可以利用“雨课堂”的插入题目功能,在课件中插入试题。在上课开始或中间时,可以利用答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可以设定每道题的答题时间,将题目发送出去后,学生的手机端可以接收到题目并进行作答。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避免了传统测试下教师对学生真实掌握难以全面了解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答题结束后,教师可将学生们回答的情况做展示,方便学生们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同时,教师可将每道题的详细解析发送给学生,方便回答错误的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加深理解。当所有试题回答结束后,“雨课堂”将在课程结束后形成一份详细资料,展示每名学生答题的详细情况,可作为教师评定平时成绩的参考。《管理学原理》课程每章内容的概念较多,因此在每章内容学习过程中与学习结束后进行测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在每次开始新的内容的学习之前,利用试题功能对上一章的重点内容与概念设定5个左右的选择题,每道题视其难度设定0.5~2分钟的答题时间,根据答题情况对上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另外,对于部分较难理解的内容,也会在课程中讲授完后,立刻设定相关题目,加强学生的理解,也能敦促学生上课更加专心。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根据“雨课堂”反馈的答题总结情况,在下次课前对答题情况好的同学进行表扬,也对答题情况差的同学进行敦促。
四、结语
基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为主的《管理学原理》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授课方式单一、教师难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平时成绩评定缺乏依据等问题。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师生都熟悉的微信与PPT,可以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选择。教师可利用该软件加强课程学习期间“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发送资料敦促学生预习,课中发送上课课件与反馈功能及时解答学生疑惑,课后利用习题测试敦促学生复习。通过初步实践,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采用此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0~15
[2]李映辉,李海波,黄蕾.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管理学原理》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17,31(1):147~151
【作者简介】 周伟(1989~),男,湖南沅江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管理
标签:混合式教学论文; 雨课堂论文; 管理学原理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