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波
宁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 要】目的 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并且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最大限度的避免二次手术,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鼻内窥镜
患者发生鼻中隔穿孔普遍都是由于鼻中隔手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或预后不良所引起,患者一般表现为鼻腔干燥和鼻出血等症状[1]。鼻中隔穿孔分为永久性和贯穿性穿孔,其引发因素多种多样[2]。在传统方式治疗鼻中隔穿孔时,基本都是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的治疗方式[3]。但是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62±2.07)岁。穿孔直径0.5-1.6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01±0.26)厘米。实验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001±3.24)岁。穿孔直径0.6-1.4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13±0.19)厘米。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穿孔直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手术人员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为患者治疗。修补材料为患者的髂前上棘阔筋膜,其直径要大于穿孔部位直径2厘米左右。从下鼻道外侧分离患者的穿孔部位,直至分析粘骨膜。在缝合髂前上棘阔筋膜时,选用0-号丝线缝合前上部和后上部。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手术前使用局部麻醉,在鼻内窥镜下将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两侧和软骨膜做成蒂,并将鼻腔底部左右侧黏膜翻转成黏膜瓣,同时让黏膜瓣尽可能长的翻转。手术人员最后闭合患者的黏膜瓣,无需做缝合处理。患者在术后需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黏膜光滑,穿孔部位完全闭合为有效,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和外伤以及特殊感染等原因均是导致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因素,其穿孔部位一般 是在鼻中隔软骨处[4]。当造成穿孔的因素为原发性结核或梅毒感染等特殊性感染时,其穿孔部位普遍都在骨部[5]。在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方式普遍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治疗。但是该方式下手术人员的视野不清晰,并且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术中比较容易出现不合理操作,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6]。而随着鼻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时可以减少许多步骤,并且取材也非常方便,术后也不用缝合[7]。因此使用该方式治疗鼻中隔患者时,取得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基本都无需进行二次修补[8]。并且患者的鼻腔结构在术后也非常精密,鼻腔功能恢复的时间也更短,更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本次研究显示,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实验组患者与使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可以降低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让患者可以更快康复。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关键在于让患者的两个翻转黏膜瓣完全贴合,免去缝合的步骤,降低手术中出现操作失误的几率,提高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并且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最大限度的避免二次手术,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青海,熊向菁,谢添慧.探讨采用内镜下局部带蒂黏膜瓣向上翻转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法[J].青海医药杂志,2017,15(3):27-28.
[2]庞朝福,方应启.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30(1):80-81.
[3]佚名.鼻内镜下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4):175-178.
[4]路鹏,徐西红,杨利,等.鼻中隔穿孔不同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3):335-339.
[5]方修双.鼻内镜下应用自体颞肌筋膜包裹筛骨垂直板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130-130.
[6]王志红.鼻内镜下双旋转鼻中隔黏膜治疗鼻中隔穿孔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9-100.
[7]吴莉芳.鼻内镜下应用三层移植物修补鼻中隔穿孔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5(39):132-133.
[8]王昶,梁小军.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8,24(6):85-86.
论文作者:杨超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鼻中隔论文; 黏膜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损伤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