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明海宁

浅谈老年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明海宁

明海宁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2766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64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100例64岁以上老年患者均顺利渡过了手术关。结论:熟练掌握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熟练掌握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护理观察及注意事项,做好各项生命支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是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老年患者因年龄较大,脏器功能迅速减退,不能很好的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反应调节能力、感染的防御能力下降,加之大部分老年人合并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等疾病,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各种并发症容易发生,病死率较高。在我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保健的进步及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以上占总人口75%以上,即表明该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60岁以上人口早在1999年已越过占人口10%的标准线,进入老年社会。因此,老年患者成为医院病源的主要人群,同时,要求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这就要求加强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以保证手术达到理想效果,确保老年患者安然渡过手术关。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100例64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整理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患者中,?男70例,?女30例,最高年龄78岁,?其中急诊手术36例,?择期手术64例,?平均手术时间3h-6h。急诊手术是:?阑尾炎、嵌顿疝、胃穿孔、肠肿瘤梗阻;?择期手术为:?胃癌、壶腹癌、前列腺肥大、子宫癌、股骨颈骨折。

1.2患者特点本组老年患者多伴有各种疾病:?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缺血、风心病、陈旧性心梗;?②神经系统:?脑梗死、老年性痴呆、反应迟钝、肢体障碍;?③语言听力障碍:?耳聋、答非所问;?④肾脏病、糖尿病、水肿;?⑤呼吸系统:?肺气肿、呼吸道炎症;?⑥全身性疾病:?消瘦、贫血;?⑦精神性:?表现情感脆弱,?依赖性强,?伴有焦虑、紧张、濒死感等情绪障碍。

1.3麻醉选择及手术时间硬膜外腔麻醉55例,骶管内麻醉3例,静吸复合麻醉32例,局麻加强化麻醉5例,各种神经阻滞麻醉5例。手术中,3h以上者51例,说明手术复杂、时间长、创面大和渗血多,同时老年人多伴随有心血管和其他疾病,给麻醉护理带来较多困难。

1.4结果100例患者经围手术期各个环节的护理观察,做好各项生命支持,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后,均顺利渡过了手术关。

2护理

2.1术前护理

老年病人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基础病与并发症。特别是以往有心肌梗塞、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等。此类病人围术期突发事件和病死率明显增加[1]。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中一半以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老年病人,除了术前常规检查外,还应该做心彩超、肺部功能测定、血气等特殊检查,并请内科医生协助术前会诊。术前护士注意做好患者心理安抚,鼓励安慰患者、减少患者应急和恐惧心理,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且认真检查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血管,并将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在术前讨论,制订出围术期突发事件预案。

2.2术中护理

2.2.1监测老年病人相对于其他人群,围手术期的意外事件或突发事件及病死率都较高,合并基础病或严重得低血压引发的濒临心跳骤停的发生率最高,麻醉药剂量大、麻醉药过敏、气道不畅等是促发心跳骤停的重要原因[2]。因此,确保老年病人围术期循环稳态是保证手术成功、麻醉安全的重要保障,要确保循环稳态,围术期的监测比较关键。除传统常规监测外,还应监测患者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数值、体温的高低、血气等,以便我们能准确了解循环与内环境的变化,给围术期患者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容量管理在麻醉前护士要开通另一条能用于急救的静脉补液通道,老年病人由于生理特点体内液体量明显下降,血管弹性差,体液动态平衡调节力差,并且患者术前禁食,禁饮,部分病人的血容量相对不足,再加上医生因为老年病人心肺负荷能力评估不准而忽视了容量不足的情况,补液速度慢,容量补充不够及时。因此,麻醉前护士应遵医嘱根据患者心肺功能状况补充容量,此举可以有效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手术中患者血容量的动态平衡,保障一定血管弹力,对维持循环稳态十分重要。

2.2.3血压调整老年病人由于紧张、麻醉诱导插管等操作,高血压的发生率高特别是在麻醉浅或苏醒期较易引发高血压。但因手术前患者血容量低、给予高血压药物治疗、麻醉药物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患者是低血压。护理人员在静脉推药时,一定要以小剂量、低浓度、缓慢推注为基本原则,防止药物对循环大起大落的干扰。

2.2.4苏醒期护理突发事件的高发段则是在手术中的苏醒期,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代偿能力弱,吸痰等刺激容易引发高血压,加重心脏而发生意外,老年病人肺功能减退,氧交换障碍和通气功能不佳而引发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因此老年病人充分苏醒后、呼吸和循环稳定以后,护士再送患者回科室,送回病床后要与病房责任护士交待清楚患者即时状况和注意事项。

2.3术后护理

2.3.1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病人因麻醉药物、气管插管刺激、刀口疼痛不敢咳嗽等原因,不能有效咳痰,易引发血氧饱和度低。术后回到病房立即给予充分的氧气吸入,通过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的痰呜音,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有痰,协助病人排痰。对于痰多、粘稠排痰费力的患者可行雾化吸入,雾化后给予叩背,促进排痰以防止患者出现肺部感染。

2.3.2疼痛:老年患者神经反应迟钝,痛阈值较高,对疼痛往往不够敏感,疼痛一般发生在麻醉药效消失后24小时内,白天疼痛不明显,夜里安静时切口处常感疼痛。24小时后一般没有严重疼痛,一旦有严重疼痛应警惕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2.3.3卧位:为了利于呼吸和引流,老年患者胸腹部术后宜半坐位,高斜坡位用于颈胸术,腹部术后为减轻腹壁张力、疼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用低斜坡位。

2.3.4皮肤护理: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局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血液循环不畅,以致缺血、缺氧、使患者软组织溃烂、坏死,一旦引起感染恶化亦发生严重后果。压疮是困扰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一个常见问题,有证据表明年龄与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呈正相关,70岁以上的患者可达70%[3-4]。术后老年患者尤其注意皮肤护理,以防压疮的发生。

2.3.5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老年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促凝物质增加,抗栓的物质大大减少,因此术后长期卧床易形成下肢深静脉栓塞,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屈伸运动[5]。鼓励老年患者尽量早期下床活动,对于血液高凝患者予以抗凝治疗,并且溶栓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禁忌有静脉炎或疑似血栓患者予以局部按摩,以防血栓脱落。

2.3.6术后精神症状:术后患者如发生精神障碍,护理人员应及时处理,首选药物为氟哌啶醇。并且护理上注意术后的心理护理,态度和蔼亲切,病房环境干净整洁,让家属陪同,给予亲情关怀。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患者坠床,引流管脱弱,调整睡眠时间等。?

3体会

随看老年患者寿命的提高,每年高龄患者手术量递增,围手术期突发事件是不可避免,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高疾病也相应增加,它的高风险性及挑战性是我们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其认识的提高有待于护理人员深入熟知老年生理、病理和心理特点,而并发症和合并疾病是老年患者围术期的重要影响因素。认真实施术前评估及准备,重视术中监测、容量管理等及术中心肺功能保护与脏器的保护,抓住术后护理重点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洪英.老年人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03-304.

[2]余梅;于卫华;戎敏之.不同照顾方式对围手术期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文[J]护理研究,2011(10):32-33.

[3]郭洁.老年卧床患者皮肤特点及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9):926.

[4]邓少娟.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8,3(1):37-39.

[5]陈莉萍,王桂娣.8例妇科高龄患者术后并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25。

论文作者:明海宁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0

标签:;  ;  ;  ;  ;  ;  ;  ;  

浅谈老年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论文_明海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