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工基础》具有理论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作为一名《电工基础》的教师,作者对此深有感触,特结合自身点滴教学体会,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教育成果,特作以下探析,以期为职业中专新理念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特点 方法 有效性
《电工基础》在职业中专学校所有课程中比重较高,夯实理论基础是培养职业中专学校人才的重要保证。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电工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计算能力以及电工测量等基础性知识和必备性技能,有鉴于本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客观实际生活联系性强、应用广泛、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等特点,可以加快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在新背景和新理念下,对其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电工基础》课程现状
1.《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延续多年,教材内容改动幅度较轻,学生学习和实践过于依靠教材,缺乏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电工基础》实验设备比较陈旧,破、残、坏等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一些实验无法正常完成。
3.《电工基础》的实验一般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几乎不存在,这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严重不足。
4.《电工基础》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和考核评价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基础。这些消极因素进一步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5.试验报告借鉴率过高,综合成绩很难客观展示。另外,学生实验得出的理论结果和以后的课程内容联系较少。
二、《电工基础》特点
1.理论性强。由于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有限,对于如此繁多的符号和术语缺乏深度和广度感知,因此,当需要一些公式进行求解时,便会感到不知所措。另外,一些解题方法过于灵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很容易混淆和遗忘,对这些概念和公式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吸收和一定的专业基本功。一些内容层次性强,低级层次是高级层次的基础,而高级层次是低级层次的深入化。彼此之间关联性强,共同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
2.实践性强。《电工基础》对于促进学生认识周围事物、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效果显著,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表面认知,检验和应用所学理论,可以进一步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掌握基本方法、正确运用有关设备和仪器。
三、《电工基础》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伴随着电脑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多媒体已经进入各个领域,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互动性强、灵活、方便、省时省力、增大教学容量等优势,促使其参与课程改革,为提升本课程的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为此,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和传统实验课程具有很多重合点,因此,可以更好地替代传统实验课程,将一些原理用文字、声音、音乐等方式形象和直观展示,通过刺激学生的眼睛、耳朵和大脑等器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突破重点和难点。《电工基础》内容抽象,言语很难描述,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可以将传统教学中不太清晰、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动态化演示,从而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可以又快又好地实现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和化难为易的目的。
2.探究性学习。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满堂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新理念下一大亮点就是:想方设法挖掘学生最大潜能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每位学生均衡发展。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确立探究对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师生紧紧围绕核心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探索新知识。因此,其更好地体现了新理念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将探究性学习纳入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为此,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针对教材内容确立探究对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又快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者变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在课堂下原封不动地接受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成就感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有效性夯实基础。
②针对学科特点,确定探究对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电工基础》的一些概念和规律都来源于实验的课程特点,其立足于实验,同时超越实验。有鉴于此,作者尝试正确合理地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针对教材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互相讨论,明确重点和难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以便突破重点和难点、清晰思路,便于学生又快又好地掌握概念和规律。
3.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一些相近或者相反的规律和概念,进而达到快速识别、加深理解和正确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要夯实概念基础性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4.演示实验教学法。《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来源于实验。而演示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通过实验,能促使学生深化理解教材内容,检验所学知识和巩固课堂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用语言、图画、教具等形式将那些不易描述的概念和规律形象和直观地展示,能促使学生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中深化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律。
5.课前预习。在上课之前,作者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对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步骤和学习目标做到心知肚明,那么此时学生一定会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欲望。假如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不知所措,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按照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虽然时间一样,但学生学到的知识屈指可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深感艰辛,为了降低学习难度,只能敷衍了事。另外,假如学生预习前只看教材,而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到教材内容的外延,学生只能对本知识点有个大致了解,对于那些深层次性的知识或与之有关连的学科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可以引入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学科内容,学生先对那些有关联的知识点整体浏览一遍,不仅清楚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对于课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随后再讲解教材内容,效果肯定更好。
6.在试验中提升技能。实验是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径,另外,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提升有关技能也是新课改倡导的目标之一。对于一些实验方法、实验步骤、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尽管教师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格外强调,然而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试验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实验得出的一些结果和教材内容有出入、一些事项没注意等等。为此,教师应来回不断巡视、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对于那些学习基础水平弱或者实践能力差的学生多关注、多指导,细心和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另外,在实验中应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实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而由于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性和应用广泛性,在试验中不仅可以验证本节课程,而且对于其他与之有关连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具有巩固和加深的作用。比如:在试验中,通过一些仪器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强化本节实验和以后课程的联系,增强学生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提升他们对仪器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7.完善考核体制。考核不仅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更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增强考核的导向和监督作用能够实现教学和管理顺利进行。传统教学和管理中,对于考核认识有限,因此,考核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比重非常有限,有时仅仅用分数来体现。这样的考核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导致学生陷入误区,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消极影响。有鉴于此,要积极转变考核体制,不再单一以成绩的高低来决定优劣。为了构建一种动态的、全方位的多种评价形式体制,作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认为:学生综合成绩应分为平时学习成绩和考试学习成绩。平时学习成绩应占到学生综合成绩的百分之八十,而考试学习成绩占到百分之二十。其中,平时学习成绩是由百分之十五的考勤、百分之二十五的预习、百分之三十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百分之三十的课外学习情况组成。而考试学习成绩由百分之六十的操作和百分之四十的笔试成绩组成,其他学科的成绩按比例进行统计,进而对学生的成绩有个综合、客观和理性的评价。其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苦难的能力作用显著,这种考核体制有助于平日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发展。
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需要因时因地使用,效果才能凸显,另外,《电工基础》课程在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需要方法多样。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贴近学生客观实际,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仪器条件,重组教学方法,以便为提高教学有效性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
参考文献
[1]俞红 电工基础学科中创建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J].职教通讯,2003。
[2]王国军 《电工基础》教学四法[J].职教通讯,2003。
[3]周绍敏《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敬发《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
[5]《电工基础》实验工作座谈会消息[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82年,02期。
[6]电工基础实验指导书(一)[J].电子器件,1981年,01期。
[7]梁东明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大会与会侧记[J].电机电器技术,1981年,04期。
[8]张小波 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电机网络实验室的研究与建设[D].浙江大学,2003年。
[9]罗映红 陈小强 陶彩霞 构建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年,01期。
[10]胡秀玉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管见[J].职教通讯,2005年,04期。
[11]张丽梅 如何处理《电工基础》几个难点问题[J].现代技能开发,2000年,08期。
[12]柳青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J].机械职业教育,2001年04期。
[13]陈雅萍 电工基础教学中“减负增效”的有效尝试[J].职教论坛,2002年02期。
[14]沈道云 《电工基础》教法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15]邓荣 江国栋 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A].第二十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6]罗先觉 电路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思考[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7]闫红英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论文作者:杨 帆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电工论文; 基础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主动性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教材内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