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信用结构要实现六大转变_信贷规模论文

调整信用结构要实现六大转变_信贷规模论文

调整信贷结构要实现六个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贷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信贷资产质量低劣成为困绕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信贷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低效客户占比过高,缺乏大量优质高效客户,致使信贷资产的盈利水平低。为此,抓紧调整信贷结构对于提高农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进而改善财务经营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信贷结构调整,必须实现六个转变。

一、在调整的思路上,必须由过去的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调整信贷结构要有总体规划,从根本上走出边投放边沉淀的怪圈,培植一批具有较长生命力的优质客户。具体而言,在产业上,要支持朝阳产业,淘汰夕阳产业;在行业上,要重点支持基础性产业、行业及高新技术,限制一般加工性行业;在区域上,要支持高效信贷市场客户,逐步缩减并退出低效、无效信贷市场;在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上,要支持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规避处于衰退期和初始期的企业。

二、在调整的范围上,必须由过去低层次的局部调整向全局性调整转变。农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在信贷资金的配置上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统筹运作信贷资金。一是提升贷款经营层次,加大总分行直接营销贷款比重。总行要切实加强信贷资金的统一调度,形成全国“一盘棋”,集聚信贷合力,培植一批系统性、垄断性、稳定性的优质贷款客户,实现信贷资金的规模配置效益。二是全面调整贷款分布结构,逐步缩减低效和无效的信贷市场。改变信贷规模平均分配状况,贷款的投向、投量按区域划分不同的类型,对经济环境、客户环境不佳,缺乏优质贷款客户,信贷投放风险较大的区域,从严控制贷款,把信贷资金向经济环境和客户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倾斜。

三、在调整的重点上,必须由过去追求量的扩张向追求质的提高转变。认真筛选客户,划分信用等级,实行客户预选制,重点支持具有较长生命力和高成长性的企业,使每一个企业都成为贷款盈利点。同时,对客户实行动态调整,时实监控,对现有的低效和无效客户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早退出和淘汰,决不能再搞借新还旧、以贷收息的短期行为,使有限的信贷资金配置到最优的客户。

四、在调整的品种上,必须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向贷款组合转变。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客户对金融产品需求多样化的形势,加快信贷品种创新。一是在贷款的行业品种上,由单一的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向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相结合转变,由主要支持法人客户向法人客户和自然人客户相结合转变,积极发展城乡居民存单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医疗贷款等新的信贷品种。二是拓宽信贷内涵,多渠道为客户融资。除发放贷款外,充分运用银行承兑汇票、 贴现、再贴现、国外和国内信用证等多种风险小、收益大的信用工具。三是延伸信贷服务,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包括个人理财、企业投资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融资、代理和代收代付业务等。

五、在调整的方式方法上,必须由过去的传统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一是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机制。从规范信贷操作行为入手,完善信贷内控机制,实行审贷部门分离,约束信贷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强化信贷决策流程的体制制约和程序制约,实行信贷决策主责任人制度,建立权责对称、岗位相互制约、责任明晰、决策科学的信贷经营决策机制。二是采取科学的决策方法。过去在贷款的发放上往往凭感觉、凭关系、拍脑袋,造成对贷款风险分析不足,盲目发放贷款。贷款的发放要坚持审慎原则,对客户进行全面分析,除运用定性分析法外,还要更多地运用定量分析法,如:对比分析法、决策树法、机会成本法、贡献毛益法、净现值法等综合分析每一笔贷款的综合收益,实现最优决策。三是采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加快信贷电子化建设。实现信贷工作“四化”管理,即信贷管理网络化、信贷决策流程化、资产监管即时化、报表生成自动化。

六、在调整的服务手段上,必须由过去的被动式服务向全面的市场营销管理转变。目前信贷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业竞争日益激烈,优良客户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夺的焦点。为此,各级信贷部门要及时转变经营观念,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适应同业竞争和客户的需要,由坐等上门向主动营销贷款转变,加大信贷市场营销力度,全力营销信贷金融产品。加强对信贷市场和客户信贷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信贷市场进行有效细分,正确选择目标市场和客户,从客户所在产业、行业、性质等多方面确定支持类别。同时,为适应信贷市场营销,抓紧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共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标签:;  ;  ;  

调整信用结构要实现六大转变_信贷规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