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0)05—0057—06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将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一、如何评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

这里所说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是指苏联30年代形成的、以斯大林教科书为范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及其模式。之所以把它叫作“传统模式”,是由于当时该国的地位,使它曾一度在形式上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统代表”。这种哲学教科书体系曾在我国长期被沿用,以至于不少人把它的内容和名称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准”的,甚至是“唯一”的形态。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教科书的体系是该国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既未能看到更多的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又远离今日世界和中国实践的背景下消化和整理的成果,毕竟有其历史的局限。这一状况,即使在当时也不能说是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水平。同时,它对我们来说终究只是“第二手”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经过核对“第一手”的资料之后,我们才能得到“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并且应该看到,不论对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得失功过如何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历史使命事实上已完结了。

经过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在理论观点上,苏联教科书体系只能说是部分正确地阐述了某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而在总体上,包括精神实质、逻辑结构、思维方法特征等在内,并没有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全貌和特征。特别是其中有不少内容还停留于“前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以前达到、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做了思想准备的那些思想成果)的水平,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化,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自十月革命胜利后,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具有普遍真理性的思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列宁逝世后,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化便是当时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外,随着1936年苏联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如何以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武装自己的干部便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具有权威性的表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性、普遍性,培育了一代人的精神,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修筑了必要的思想阵地。我国在建国前后接受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因为,如果没有一种权威的、得到普遍认同的哲学教科书体系,便不可能有力地对抗和战胜各种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联合进攻。

但是,在斯大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缺陷是:一旦体系化、公式化,哲学本身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活生生的思想内容就变成了一套固定不变的操作话语,越来越落后于时代的脚步。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本身就与传统教科书哲学体系具有异质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活生生的内容必须要解放出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特质揭示出来,结合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加以应用与发展。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是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以及列宁的一些论述创立的,总的来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科学体系,因为:1.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多数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的;2.它力求与外部世界相一致,这是一切科学的共性;3.它主张哲学应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这也是一切科学的共性;4.它有明确的对象和与对象相一致的原理,形成宇宙观、认识论和历史观三个组成部分;5.有一个基本符合从抽象到具体原则的逻辑体系。

但这个体系不够完整严密,大大影响了它的科学性,因为:1.它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是一个还是几个都不清楚;2.因而它究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也不清楚;3.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期,世界形势与科学均有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为哲学提供了哪些内容,都还来不及吸收,甚至西方当代哲学发展中合理的东西以及传统中优秀成分也还来不及充分吸收,已有的若干合理的范畴当然也有进一步发展的问题;4.作为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它从何开始,如何展开,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前后次序需要调整。总之,墨守成规、纹丝不动是不行的,彻底推翻、另起炉灶也是不行的。应在坚持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创建与世纪之交的科学与实践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再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作为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推广)没有贯彻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主旨,依然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就其对世界的说明和解释来说,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破天荒地第一次结合在一起,给世界的存在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解释:世界确实是物质的、先在的,世界也确实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中;由此引申出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和辩证发展的观点也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精神,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流传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对宣传和树立正确的哲学信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这种“解释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并不代表马克思哲学的特质。就辩证唯物主义的两大构成要素来说,无论是唯物主义或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的哲学新创,它们作为既有的哲学成果在历史上渊远流长,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从一开始就处在夹缝中,面临十分尴尬的矛盾:一方面,后人这种认同和推定确实反映了马克思哲学的局部特征,使人们囿于“解释世界”的氛围中,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概括又确实与马克思自己的哲学表白差距甚大,远还没有进入“改变世界”的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主题

一种伟大的学说总是对以前优秀思想文化广泛汲取、融合贯通的结果,因而,尽管这种伟大的学说的宗旨可能是一个,但其理论内容却必定因其极大的包容性而具有多样的丰富意蕴。因此,它不仅能够给人以多方面的思想营养和启迪,也为不同的诠释提供了相当广阔的意义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一种学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与传统哲学关注宇宙本体不同,马克思哲学关注的是人类世界,注目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即以现实的人及其发展为坐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这样,马克思便把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从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换。当马克思把目光转向人类世界时,他就同时在寻找理解、解释和把握人类世界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人类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使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从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人类世界;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即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天地立心”,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重建世界。换言之,实践构成了人类世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世界真正的本体。正因为实践具有本体论或世界观的意义,所以马克思以“实践”范畴为出发点来理解人类世界,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实践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要表明的不仅仅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建构原则。换言之,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

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完全对立的,而前者也正是在批判后者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从青年黑格尔分子式的历史唯心主义者直接转化为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从根本上打碎了认为观念和思想支配、统治着全部人类历史的历史哲学的神话,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审视一切历史活动的地平线,它就是人们依此生存、发展和从事一切精神活动的前提——生产劳动,并在此基础上表述了他的崭新的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马克思的划时代的哲学贡献也正在于他创立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从而使全部哲学研究都沐浴在新的阳光之下。

第三种观点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看法。尽管人们提出了认识论的、实践论的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的种种论据来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些论据实际上从正面或反面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至少必须有三个条件:一个明确的、可以同相邻学科区别开来的对象;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而建立起来的原理;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着逻辑联系的思想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已经具备了成为科学必须具备的条件。辩证唯物主义中也可能会有不完整、不严密、不深刻之处,以及过时、错误之处,但如果不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体系的前提下来发展它,而是在推翻辩证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前提下来发展它,那么,它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了,也就不再是一门科学了。

第四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以人的实践或实践的人为核心的总体性哲学学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意蕴,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广阔的诠释空间,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人道主义都曾被人们作为马克思哲学的代名词。实际上,这些称谓往往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某种属性、某种职能、某一要义或某一层面的揭示,虽有不同的侧重,但并不一定截然对立、互不兼容。就当前来说,对马克思哲学理解的重大分歧所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科学主义诠释和人文主义诠释。依据科学主义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本”哲学,是关于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依照人本主义诠释,马克思哲学是“人本”哲学,是关于人的命运和人的解放的学问。前者的思维向度是客体性的,在理论上聚焦于对现实的解释,要回答的是世界的“实然”问题;后者的思维向度是主体性的,在理论上聚焦于对现实的改造,要回答的是人的“应然”问题。这两种诠释各自只抓住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个侧面。马克思哲学的总体特征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实践人学亦是实践世界观,是关于人以及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学问,亦是“应如何”、“能如何”的学问。所以实践唯物主义既要对世界做出自己的“解释”,也要致力于对世界的“改造”。因而,实践唯物主义既具科学真理性,又具人文价值性;而其思维向度,则是对科学的客体性或客观性思维向度和人文的主体性或主观性思维向度的扬弃与整合。

三、如何看待哲学“体系”问题

对于要不要进行哲学原理体系的改革和重建,多数学者持肯定态度,但也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一般说来,任何一种深刻的、成熟的哲学思想,在其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对象和内容的层次、逻辑的结构和规则、方法和应用的特征,以及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等方面,都表现出内在的完整、严密和一贯性,即自成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这一点更不能否认。当然要区分“体系”的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体系”本身;二是论证、阐释或发挥这一思想体系的“叙述体系”,即表现在教学和宣传中的概念范畴、观点方法系统。两者之间既不完全等同,又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把握两个层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当前关于哲学原理体系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主要是指“叙述体系”。在思想体系上,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在人类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和革命的思想系统。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决不是某些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公式和教条的集合,而只能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应用体现出来,得到贯彻和展开,并受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保持其一贯的面貌和精神实质。正因为如此,表现为一定的叙述体系,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具体多样化的形式。叙述体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并不等于背离或抛弃原有的思想体系,相反,它正是思想体系生命力的展开和体现。

另有学者认为,尽管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为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依旧是许多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国内流行的人学体系、实践哲学体系和“类哲学”便是这种研究思路的表现。且不说在这些理论体系中存在的非历史的形而上学的特征,一个被遗忘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的理论宗旨真的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马克思,把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解放事业,当作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他无意于构架任何仿佛能最终地解释世界的哲学体系,而全身心地关注无产阶级在现存社会秩序中的真正处境和历史命运,致力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考察和科学分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现存世界秩序提供革命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扬弃了建构哲学体系的空想,突出强调的是他的哲学的科学方法论功能。这种功能就是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社会规定性出发,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秩序的本质和真正趋势,作为改变现实世界的指南。这是从体系哲学到哲学方法论的伟大变革。

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表达了如下的见解: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和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决不是到达了绝对真理之顶峰的“体系哲学”;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实践论为核心,以在实践中改造现实世界,创造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美好未来为宗旨的哲学,紧紧把握住科学实践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开拓到达真理和改造世界的道路,是它的理论硬核;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范畴、一整套原理,构成一个科学的哲学体系,在正确解读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和科学总结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检验的基础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仍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在于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它的全部理论都具有方法论意义,都应当转化为方法论;第五,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对待旧社会制度时主要是批判的,在创造新社会时则主要是建设的,同时又保持批判的精神和态度;第六,哲学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实际地阐述其方法论,特别是阐述当代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法论。

还有的学者认为,一门科学的体系完整严密程度是它的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问题不在于有没有体系,而在于自觉还是自发,在于建立怎么样的体系。人们对体系还有一种误解,认为搞体系就是建构永世不变的绝对真理。其实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是有条件的,当然会随着对象的变化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由于思想体系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联系,因而这种反映应当不仅是正确的,而且应当是完整的严密的,即系统的。完整严密的程度越高,这种科学的发展水平也越高。一门科学如果只有一些观点、论断、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还弄不清楚;如果它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但还没有一个严密的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门科学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或者说,它没有完全形成。当然,并不是说任何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都是科学,许多思想体系是完整严密的,但并不是科学,因为它们没有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内在联系。

四、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新中国50年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20年的历程,对于社会主义,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有论者认为,新中国50年的历程总体上就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探索、创造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都与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最高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面貌有着深刻的联系;要透过现实社会主义的经历和命运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及其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过了近几十年的“文本核对”和“实践检验”之后,我们要更加自觉、明确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探索、开拓其发展的新局面。

该论者提出了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发展形势的“两个基本估计”:1.伴随着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基本上走出了苏联30年代教科书的体系模式(即所谓“传统模式”),一个具有当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和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已在酝酿和形成之中。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上取得的重大历史性突破所具有的哲学性质和意义。2.在肯定这一重大突破及其意义的同时,进一步充分估计到继续完成这项重大理论任务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掌握这两点,将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及时确立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战略。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重大的话题,需要经过认真、全面的科学研究和讨论。

有学者认为,探索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从思想方面来看,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具体展开:1.立足大实践和大科学,以哲学方式把握人与世界关系及其当代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世界的时代精神正是深深地蕴含在当代实践和当代科学之中。实践和科学是人处理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两个最基本层次或两种最基本形式,也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对象性前提和现实基础。2.放眼当代世界哲学,把握和促进人类哲学思维的未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能脱离人类文明的总体进程,更离不开世界哲学发展的宏观背景。当代实践和当代科学各自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客观要求也实际地促进了当代哲学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改变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背景和哲学基础。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忽视甚至拒斥当代西方哲学的态度和作法,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成果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视野,作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重要思想资源。3.全面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综合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动态表现。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定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具有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实践性等特征,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4.透视我国哲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强化哲学研究的“学科群”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当代建构,既应是我国哲学研究进程合乎逻辑的承接和发展,又应是对其现存问题和局限的克服与超越,带有形态学意义上的革命性。把哲学学科群的探索与建设作为我国跨世纪哲学发展战略,实质上是要按照哲学思维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哲学学科自我建构的内在逻辑来更加自觉地研究和发展哲学,促进我国哲学研究的深度分化和高度综合。5.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范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描述性的,也是革命的、批判的、规范性的。它不仅要以唯物主义的方法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和描述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还要在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中评价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批判其不合理方面,预示其合理化发展方向。为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进行多种批判和多重建构。

有专家认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历史性的决策对哲学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哲学的出路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出路一样,在于实现中国特色化,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1.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疏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意向,必须首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正本清源,明确只有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三位一体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含义;2.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认同,只是完成了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前驱者与后继者哲学贡献的综合荟萃,还必须对这一体系进行现代化加工,这就要批判地借鉴和汲取现代西方哲学的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深化、细化;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吸纳中国传统哲学的精萃,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4.以邓小平理论为坐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全方位的思索和重建,创立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为内核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时代的呼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逻辑必然,只要“中西马”各方有识之士通力协作,就一定能完成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该专家指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性质上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形态,因此,它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吸纳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内在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体系与传统的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同一层次和地位,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理解和认同,其中许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如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等。它们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源”,并扩展到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的统一和一致构成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源”,同时又有唯物史观的内涵和辩证法的优势,是一种以马克思本真的哲学思想为内核又向前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理形态。

[收稿日期]2000—01—12

标签:;  ;  ;  ;  ;  ;  ;  ;  ;  ;  ;  ;  ;  ;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研究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