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学习策略的初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生论文,策略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在“知识同化理论”的指导下,许多教师作了有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知识同化有两个重要过程:其一,知识同化是新学习的观念(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二,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
上述两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才能完成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而有的学生则不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除了我们已研究的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等等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能顺利同化新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了知识同化的进行。因此,这几年我们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可称为学习策略。我们在同化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1.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学习策略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往往后继学习的知识是前期学习的知识的发展或加深。如能采用把后继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前期学习知识的策略,不仅可以加快学习的速度,而且能提高知识的区分度。如学生已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S=ab,当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要求学生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从而获得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是S=ab。这时教师告诉学生把一种图形通过割拼,使它转化成另一种图形而面积不变的方法称为“等积变形”,这是一种学习新知及解题的重要方法。以后在学习“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许多学生能运用“等积变形”的学习策略,把要学习的图形面积计算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从而获得新知。图1就是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的几种转化方法:
图1 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几种转化方法
又如学生在行程问题学习中,当在解“甲乙两地相距496千米的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8千米,先行2小时后乙才出发,又经过4小时后相遇,求乙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一些学生提出,当把甲先行的2小时的路程去掉后,就转化成已学过的同时出发行程问题了,解法是(496-48×2)÷4-48=52(千米)。也有学生提出,甲先后共行4+2=6小时,如果去掉甲共行的路程,就转化成乙单独行的问题了,解法是〔(496-48×(2+4)〕÷4=52(千米)。
2.“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策略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记住书上的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而且能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内容(概念、规划、原理等),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反之,学生如仅仅记住符号的组合或词句,即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学习就是机械学习。可见“知识同化”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的。例如解“白气球有12只,白气球比红气球少5只,红气球有多少只?”这类题时,学生就会错解为12-5=7(只),而一些采用有意义学习策略的学生,首先对“比较关系”的词句进行分析,认为上题是白气球与红气球比,白气球比红气球少,那么红气球就比白气球多,所以红气球应是12+5=17只。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强调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意义。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1.2×0.8)积小于被乘数时,不仅要求学生从计算结果来判断,而且要求学生说出1.2×0.8就是求1.2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所以积一定小于1.2。有意义的学习策略,不仅能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知识的记忆水平,因为理解的知识必定是在原认知结构中有固定点。上例就是固定在小数意义(0.8就是十分之八)的知识点上,因此便于记忆。
3.“举三得一”和“得一反三”的学习策略
“举三得一”和“得一反三”是学习概括性或包摄性程度较强的概念或规则的一种有效策略。例如:“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就是先通过几个概念的例证,再概括成概念的(如图2)。
图2 通过几个概念例证“小数的基本性质”
“得一”后再让学生“反三”,如把0.2、0.05改写成大小不变的四位数,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举三得一”和“得一反三”的认知策略在解题中更有其实际意义。例如学习求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我们就启发学生用上述策略学习解答,先要求学生求1个正方形的周长(图3—a)C=3×4,再要求学生作图求2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图3—b)C=3×6,再解3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图3—c)C=3×8
图3 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获得用作图分析法,先分别求出拼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求周长。也可这样分析,每拼一次就比原来少掉两条正方形的边长,如3个正方形相拼,拼两次就比原来少掉4条边长,原来12条边长,现在只有12-4=8条边长。学生通过举三而得一,得一再反三,求类似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上述策略时,在“举三”上比较下功夫,从教师举例到学生自己独立举例。如学生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规则时,就是通过自己举例而获得的。学生从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后,当再求六边形内角和时,许多学生已发现多边形内角和=360°×(边数-2)的计算规则。
4.适时地形成知识网络的策略
前面曾提及,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这一学习策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一是找出已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二是与其相关的知识结构的相互结合与沟通。知识网络形成,有助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圆、圆柱、圆锥各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建立如图4的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个公式,而是知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4 圆、圆柱、圆锥有关知识网络结构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再有意识地与其相关联的如直线封闭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知识进行沟通,如圆柱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上位知识结构网络(图5)
图5 上位知识结构网络
5.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策略
陈述性知识是指对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或是对简单命题的知识。如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能被1与本身整除的数是质数等。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有关“怎么办”“怎么解”的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当在运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就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通过一定的操作(分析)过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而一些缺乏转化能力的学生,往往在解题中不是束手无策就是出差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我们在教学中极其重视两种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经常要求学生在解题后说出其分析、操作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有关计量单位进率的陈述性知识后,接着出一组题,要求学生进行高级与低级单位间的化聚,并在解答后说出化聚过程。此后通过讨论,大家得出如下操作程序:①是什么计量单位。②是什么进率。③是“化”还是“聚”。④“化”用进率乘,小数点向右移动,“聚”用进率除,小数点向左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还可把程序性知识简化成一字诀。如列方程解应题的操作过程简化成:审(了解题意)、设(设好未知数)、则(写一些与题有关的字母式子)、找(找出等量关系)、列(列出方程)、解(求方程的解)、验(检验结果)、答(写上答句)。有时我们用顺口溜的形式,让学生朗朗上口。例如在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时,我们用下面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操作:“除数三位看三位,三位不够看四位,四舍五入整百除,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然后再除下一位。”又如四则混合运算的操作过程如下图:
在解题教学中,我们经常地采用流程图进行过程分析。如解“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12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6厘米,求平行四边的高?”可启发学生用下面流程图进行分析:“正方形边长→正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高”。经常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过程分析,把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采用流程图式更使过程分析明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