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相当重要的施工步骤,因为这是一个庞然大物能够长久矗立在群楼之中的首要保证,一个建筑必须有一个夯实的地基打基础才能处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是对现场施工人员自身安全的保障,而且也使得施工现场有规可依,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施工过程的效率以及建筑的质量,从而体现了工程建设开始运用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各种建筑纷纷崛起。在进行建筑的地下工程施工时,往往会利用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并进行持续的完善,从而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概念
基坑工程的概念是,在实际建筑施工开挖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加以保护而进行的相关措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基坑支护处理方案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处理方案。举例来讲,对于那些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建筑选址,基坑支护的结构建设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对于这种本身土质条件相对突出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深度上不需要太大,而且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放坡开挖来降低难度加大利用度。由此可以看到,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必须在特定的情形下选择更加成熟的方式,这是保证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的条件,也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大程度的负责。不仅如此,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可忽略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性,他们必须考虑到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利用基坑支护技术给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2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1)地域性特点。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土资源,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地理差异,并且土壤特点也全然不同。地区的土壤作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地区性深基坑支护工程务必要依托不同的土壤特点以及地区发展实际选用对应的支护方式;(2)多因素性特点。虽然目前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获得了迅速发展,可是由于基坑失稳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部分地区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已经高达30%。引发失稳事故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例如在进行施工前的探勘工作不完善、数据信息准确度不够、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护设计分析不全面、施工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施工质量不合格等;(3)复杂性特点。在工程实施前,专业人员要对基坑工程的土质进行勘探,针对土质的压力进行计算。可是在实际勘探的时候,用于计算的土质信息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及片面性,无法全面地体现出准确的土壤性质,最终由于所得结论的保守性而降低整项工程的安全度,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测量土压时,专业技术人员都会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以及库伦土压力理论,但是这些这理论虽然有相应的科学性,其建立的条件却都是一些想象性的假设。一旦实际土壤随着环境、气候以及季节等因素变化,其对应的所有信息数据也会产生相应变化。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3.1搅拌桩支护施工
一般深层搅拌桩成桩都采用四搅四喷的方法,即成桩时下沉及提升两次,这样的桩身搅拌可以达到充分均匀,满足桩的强度及止水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桩机就位后要检查桩机是否有偏位,如果有偏位要调整对正后才能固定桩机。然后启动深层搅拌桩机的电机,拉起制动钢丝绳阀,这样桩机会沿着导向架缓缓搅拌下沉,用电流控制装置控制下沉速度。如果快要钻进设计的标高时,应控制桩机低速慢转,原位钻动1~2分钟,这时考虑喷浆作业了。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的时候,就可以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后,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提升速度一边喷浆一边提升搅拌机,当提升到设计顶标高的时候,应立刻关闭灰浆泵,这时集料斗中的浆液应同时用完,为了让软土和浆液充分搅拌均匀,应再一次将深层搅拌下沉,至设计要求后,再慢慢补浆进行深层搅拌机缓缓提升出地面,这样完成了四搅四喷的流程,但是每次提升结束的时候,应该将搅拌头上包裹的粘土清理干净,搅拌刀一遍会采用“十字”形,相对容易清洁。
3.2喷锚支护施工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目前大部分工程采用机械设备成孔,施工数据以施工图纸标注的放样位置以及成孔深度为准。成孔后如果锚杆是粗钢筋的话,一般会采用人工方式锤击进入,在搭接位置采用双面焊,在实施中为了保证钢筋锚杆在孔的中心位置,一般会采用对中支架。锚杆施工完成后就及时安排注浆,首先清洁孔中的杂物、容易松垮的土体,如果有积水,还应排干。注浆时送浆管道不能直接插至孔底,需预留25-50cm,在孔口进行封闭以便于压力注浆,效果更好,压力值也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为了防止镂空注浆完成后也应保持2-3分钟继续灌浆。
锚杆完成后在以锚杆为支撑铺设钢筋网,面板网筋一般用扎丝绑扎固定就行,但加强钢筋受力较大需点焊固定,搭接长度、方式要符合要求。钢筋网与锚杆以及固定支架等应焊接牢固,喷射混凝土前应抽检合格,防止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产生移位。支护是与土方开挖伴随施工,开挖与支护交叉进行,开挖坡面不能暴露太长时间,条件可以应加快锚杆施工,并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喷射混凝土作业应根据作业指导书要求,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在同一个施工段落喷射顺序应该自下而上,分两次喷射,喷射过程中,喷头应与坡面一直保持垂直。在局部位置,如锚杆的部位,应先喷锚杆的下方,再喷锚杆的上方,这样保证锚杆的周边密实。喷射参数根据试验确定,应控制好水灰比,保证喷射后坡面混凝土密实平整,无蜂窝麻面,无滑移流淌下来的现象。
3.3土钉支护作业技术
以全面稳固深基坑边坡为目的,利用土钉支护作业技术,使土体与土钉产生接触的摩擦作用,提升整体深基坑支护土层的安全性及整体性。全面考虑对应工程项目的各项指标以及现场的施工作业情况,合理设计土钉强度和拉力,有效利用拉力与弯矩间的作用。进行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作业要强调几点:首先,务必依据深基坑支护作业标准组织土钉拉拔实验,保证土钉具有足够的拉拔力,由三方机构对其进行监理,而且还要严格把握注浆力度以及注浆量。其次,根据钻机的长度来计算土钉支护的深度,明确标注土钉支护每个孔的深度,方便之后的相关施工祖业。再次,土钉支护作业要有效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种类、数量以及砂浆水灰的比例,在进行注浆工作时,尽量利用重力作用促进水泥砂浆的自由落体并把浆液注满,在浆液凝结前,完善补浆施工作业相关环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部分都是在人口密集的城镇中,受到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影响,深基坑的施工是工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技术,不但能够对地下工程施工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还能够全面提升上层建筑的使用。本文探讨了深基坑的施工技术,为类似的深基坑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剑茹,杨得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68.
[2]徐光权.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08:137-138.
[3]韦希斌.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门窗,2016,05:111-112.
[4]杨羽.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7-8.
[5]曹雄伟.试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86.
论文作者:刘荣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锚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