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自主学习论文,策略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教师常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对教师的依赖,不会质疑、不会探索、思维僵化,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鉴于此,在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理论概述
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元认知能力(姜英杰,2007)。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又是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察、评价与调节(Flavell,1979;董奇,1989;张庆林,1995)。它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确立,Holec(1981)率先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并将自主学习引入外语教学。Holec(1981)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能力培养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的特点,部分学者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含六个方面:(1)能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2)能确立学习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3)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4)能监控自己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5)能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6)能监控与评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庞维国,2001)。
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如果学生的“学”仍然围绕着教师的“教”来进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保证,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无法培养,转变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应深刻领会:行为的自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特征,学习的自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选择(陈俭贤,2012a)。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就是要关注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有时会在没有教师或他人指导或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未能掌握解决学习中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环节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使学生尽快掌握一些学习策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课标》指出:“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部,2003)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时,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重视学习策略的培养,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同时,教师需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开展任务性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案例,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做进一步探讨。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能有效集中认知主体的注意力,促进动机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也越好。把英语学习培养成一种兴趣,使之成为一种学习需要,就能使传统的学习模式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在初学英语时会感到新奇,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难度较大、意志力不足等原因,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发生转移或中断。因此,教师需不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其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此外,教师要致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微笑面对每一名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与畏惧心理,使他们在轻松、自由中进入角色,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和良好的学习心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还需要教师挖掘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广泛收集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境,利用游戏、辩论、排演小品、制作朗读录音、拍摄课文录像、观摩原版VCD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交际化,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3》(必修)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刘道义,2007a)时,笔者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内容,并计划在一周后对该戏剧进行班级内表演比赛,扮演者由学生自己组合。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在课余时间精心准备、认真排练。在比赛时,学生的表演十分投入、逼真。通过认真准备、参与表演或观看他人表演,学生很大程度地熟悉了课文内容,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
意识是指人类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识与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自主意识是人类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间关系的意识。自主意识的存在,使人类得以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控,进而产生完整的个体性。例如:在教授高一新课时,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组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粗取精,提出适合学生个体的问题供学生讨论,然后在授课过程中逐一展示疑点、层层剖析,直至学生豁然开朗。教师可采用两人搭档、小组讨论、自由发言、问答练习、课堂表演等方式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以分组形式进行“利弊讨论”、“模拟记者会”等活动。主题可选择教育、环境污染、网络等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教师需随时捕捉课上的即时信息,使其成为师生讨论的话题或情境,将语言教学融入自然情境,让真实生活成为流动的教材,形成“激趣——创景——启发——探求——交际”的互动教学过程。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就像有待点燃的火把,一旦点燃,其潜力无法比拟。学生是英语课堂的核心参与者。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听、说、模仿、表演和思考,使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会学有所获的愉悦。例如:在高三总复习阶段,笔者采用讨论交流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学生研读教材后,笔者指导他们从检测练习、重点对话、文章和笔记中找出每单元的重点难点(不得少于四个)并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小组互动中主动获取知识,顺利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学生开展全新的学习活动、维持已开始的学习活动,并引导行为倾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Jakobovits(1970)指出,在影响外语学习者的几个主要学习因素中,学习动机所占比重为33%。可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主题,结合世界发展的形势,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联系外语学习者的感人事迹,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受英语的功用与趣味;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肯定其取得的成绩,让他们体验收获成功的幸福,产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句自己最欣赏的英语格言,准备一则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幽默故事或笑话,学唱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英语歌曲,并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英语会话比赛、读书报告会、英语朗诵会、英语舞台剧表演等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巩固课内知识,营造英语氛围,拓宽语言施展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四)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掌握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在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也是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陈俭贤,2012b)。在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更善于使用自主学习策略,其调控意识及对语言错误的监控意识较强,且进行自主评价的频率和准确度较高;而进步慢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部分学者赞同使用策略培训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并认为,无论语言学习经历如何,无论语言学习成功与否,学习者均有必要接受有效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语言知识学习效率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三个方面的培训(Chamot & O'Malley,1994)。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习策略培训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同时采用个别辅导与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配合策略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文秋芳,1996)。例如:在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分期地、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每堂课重点强化一至两点阅读策略,以提高策略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遵循“五步法”展开培训,具体步骤如下:(1)展示——教师交代所要训练的策略;(2)示范——教师展示策略的操作方式;(3)训练——提供材料,对所展示的策略进行专项训练;(4)评估——检查学生对新学策略的掌握情况;(5)扩展——提供更多机会,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策略。
(五)创设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基于建构主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情境创设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关键。情境教学能使语言教学内容直观,降低教学难度,激起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情境教学使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较易理解的生活实例,可丰富、激活背景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且有趣、难度适中,要将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基础上,营造心理上的“悬念”。例如,学生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模块1)Unit 2 Growing Pain(王守仁、何锋,2007)时,对教材中学生成长的烦恼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已有一定认识,且这一话题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从源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角度设计具体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从父母、朋友和个人的角度理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网络、语言学习系统、课件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开展教学,增强英语教学的立体感。例如: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六)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主动监控、调节其英语学习过程的意识,并根据反馈信息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或中断不当的英语学习策略、计划、步骤等。学生在学习活动完成后的反省和总结是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自主学习过程的各步骤,包括目标设置、学习策略选择、学习结果归因等,总结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绩,帮助学生从反省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达到由具体的学习活动向抽象的经验积累的转化,完成外部情境的头脑的认知结构内化。教师可通过讲座使学生明白反思的定义、分类、内涵和重要性,强化学生反思与总结的意识;通过师生交谈,帮助学生反思、总结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疑问,建立学习档案,如汇编成册的作文、笔记、作业改错记录,课外阅读、听力练习、听广播、读杂志、收集新词的档案记录等。
(七)设计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立小组——组织探究——教师总结——学生反思”是探究性学习的典型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围绕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单元的话题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然后,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组,组织探究学习。学生随后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这里,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5》(必修)Unit 9 Saving the Earth(刘道义,2007b)为例,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展开探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访问“黄河风情”网站并提出问题:
(1)为什么古代的黄土高原富饶丰美,而现在却是千沟万壑、满目疮痍?
(2)为什么黄河上游清澈明净,下游却混浊不清呢?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访问相关网站,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自主学习,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2.目标指引,独立思考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供全体学生思考:
(l)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land from turning into desert?
(2)What 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3)What problems do lakes have?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
3.认真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课件认真学习、自主探究,并浏览教师提供的多媒体参考资料,深入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4.合作学习,完成意义建构
(1)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提出讨论。
(2)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并陈述自己的观点,实现意义建构。在陈述观点时,学生必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组织,必要时可援引相关资料,并对他人的咨询进行解答。
(3)为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完成意义建构,教师可要求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此时,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需要及时处理讨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控,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5.课题小结,网上展示交流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进入学校网站的作品展示区及上传文件,引导学生上传自己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需鼓励学生阅读他人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间展开交流与讨论,完善各自的作品,共同优化学习结果。
6.学生自测,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本单元的网上测评练习,并通过管理系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正确率进行监控,根据练习的完成情况,针对其中的共性问题作适当的评价,确保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7.课后延伸,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学习方式的革命,使学习成为了一种乐趣,而多媒体网络的庞大资源库,也成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首选工具之一。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时间有限,而课下的时间却相对充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教师可在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现状的相关知识,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效意义建构(陈俭贤,2005)。
(八)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课标》指出,教师应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教育部,2003)。因此,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又称作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行为,是为正确、完善地推进教学过程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所采取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又称作总结性评价,是在完成一个教学活动阶段后,即在一学期、一学年或一门学科学习结束后,对其结果进行的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1.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反思并分析自己的不足,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和重建自信。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制作评价卡片,卡片上列出评价内容,具体可包括:(1)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2)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沟通与表达的目的;(3)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4)能够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5)在英语交流中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6)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7)能在交流中用英语介绍祖国的文化;(8)能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9)在英语学习中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从这些卡片中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2.学生间评价
在《学生英语能力自评/互评表》中“同学互评”一栏中要求学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对其余学生就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学生间评价,以解决学生自我评价中可能存在的主观性问题。
3.组内评价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小组的每位成员对其他成员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可参照自评表上的项目。每学期可选出一名“优秀标兵”,并给予组内奖励。
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参考学生的作业、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记录,随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观察、监督和评估,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5.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评价,促进英语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并听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确保评价的真实可靠,完善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6.学业成绩评价
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现在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考试内容需结合学生所学内容。每学期学业成绩取以上三种考试的平均分,以保证评价的公平、确保学生对待考试的端正态度。学业成绩评价有助于教师检查、总结教学目标的达标情况,评定教学方案的有效性。
教育并非局限于学校,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继续学习的社会,一个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受教育、不断自我发展与提高才能适应生存的社会。而终身教育要求人们培养可以独立于教师和课堂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应该明确,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才是令其终生受益的正确途径。因此,中国的英语教师一定要跟上新课标的脚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英语人才,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标签:英语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学习策略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兴趣培养论文; 英语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