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检验;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病型肝炎病毒所致,该疾病具有传播性,可经血液、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1]。因丙型肝炎处于潜伏期时无明显的症状表现,但是患者常有厌油和右上部轻微不适等症状出现,极易为患者所忽视,影响疾病的诊治,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疾病可逐渐转变为慢性肝炎,甚至可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等,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尽早诊断及治疗对病情控制以及患者预后改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特抽选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明确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疾病临床检测中的价值,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中,50例患者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入院。上述患者当中,男性例数占31例,女性例数占19例;年龄平均值(49.38±8.07)岁;病程平均值(5.93±0.52)个月。
入选标准:有上腹部不适、厌油症状存在的患者;与丙型肝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纳入的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被确诊为丙型肝炎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其他肝部疾病合并存在的患者;有肝炎史存在的患者。
1.2方法
抽取所有丙型肝炎患者两管晨间空腹静脉血待检,于离心机中放置好血液样本,完成离心处理工作以后,于冰箱中存放血清。分别对待检样本实施胶体金法检验以及酶联免疫检验,详细内容如下:
胶体金法检验:将蛋白A病毒抗原与抗体固定于试剂条的位置,抗体位置与抗原位置分别选择于控制区和测试区。在血清中放入试剂条标记线以下部分,试剂条放置时间在15秒以上,以保证蛋白A与胶体颗粒可以充分反应。15分钟之内准确判断反应结果,期间需注意避免混淆测试区和质控区。
酶联免疫检验:稀释酶复合物以后加入血清,静置1小时孵育,实施常规加底物与洗板操作,于避光条件之下静置样本30分钟,在检验样本获得充分的反应以后加入终止液停止反应。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种检测措施的阳性率——胶体金法阳性即为测试区出现较为明显的紫红色条带,与之相反即为阴性;酶联免疫检验阳性即为标本A值在Cut-Off及以上,若与其相反则为阴性。
(2)记录并分析两种检验措施的检测成本以及检测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两种检测措施的计数资料数据均以“%”表示,以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2.1 分析下文数据可知,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检验的阳性率相比较,P>0.05,。
胶体金法检验中,检出阳性例数46例,其阳性率为92.00%;酶联免疫检验中阳性例数占42例,阳性率为84.00%。
2.2 分析表1数据,胶体金法检验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酶联免疫检验,检测成本明显低于酶联免疫检验,P<0.05。
3讨论
丙型肝炎为临床中常见的传染疾病,该疾病具备极强的传染性,且治愈率以及转阴率均较低,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较高[3]。目前临床尚未有疾病治疗及预防的有效措施,加之多数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疾病以后,于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表现,使得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被耽误。为此提升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对后期治疗以及康复而言均有重要作用。
酶联免疫检验为临床中诊断丙型肝炎的常用措施之一,虽然该项检测措施的应用领域较广,且具有良好的检验效果,但是该项检验措施的操作步骤较为繁琐,且检测的成本较高[4]。胶体金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且可以节省检测的时间,降低检测的成本,更易于为医务人员所接受[5]。
本次研究中,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检验的阳性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以及检测成本均显著少于酶联免疫法。该研究结果表明,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丙型肝炎均具有良好的检测结果,但是相对而言,胶体金法在保证疾病诊断准确率的同时,操作更为简便,检测时间更短,且无需使用特殊的设备开展检验。
总而言之,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检验丙型肝炎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但胶体金法的准确率相对更高、操作更为简便,对疾病早发现及早防治而言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志华, 张永, 周军兵. 国产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试剂的应用与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 30(11):1285-1287.
[2]孟繁君, 焦婷婷, 杨秀莲, 等. 化学发光法检测HCV核心抗原在丙型肝炎初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05):18-21.
[3]曹华琳, 刘亚军. 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对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检测效果对比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2):171-173.
[4]苟学云. 不同检验方法在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重庆医学, 2017,46(46):376.
[5]王伟, 葛亮, 居朝霞,等. 抗-HCV-IgG抗体及血清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 19(6):602-605.
论文作者:王孟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胶体论文; 免疫论文; 患者论文; 丙型肝炎论文; 疾病论文; 阳性论文; 措施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