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优势——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充分发挥论文,党建工作论文,过程中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上海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十分关心。1994年5月, 江泽民同志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指出:“上海很有条件搞好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根据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对上海如何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提出了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到1997年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近两年来,上海按照立足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思路,积极开展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与此同时,上海也非常重视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注意充分发挥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优势,并在实践中注意研究解决这样几个新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在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这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应当肯定,在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的过程中,广大党政干部能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但是,在少数同志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主要表现在:有的认为,企业是经济组织,共产党是政治组织,搞现代企业制度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企业党组织可有可无;有的认为,有了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党组织可以缩小工作范围,其功能应象机关党委那样,只要管党员就行了;更多的同志对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如何具体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思想上存有困惑,工作上难以下手;还有的同志对在新的企业制度中如何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存有畏难情绪,等等。
针对上述模糊观点和认识偏差,市委把统一思想和提高认识作为加强和改进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首要保证,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党建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反复宣传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步伐等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指示精神,教育和引导各级党组织、行政有关部门以及企业党政干部在整个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的观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稳定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企业领导体制“三句话”的方针;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中央精神与上海实际相结合;坚持依法办事,同时,以鲜明的态度批评某些淡化弱化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及时总结和宣传试点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通过上述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一是对要不要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问题形成共识。大家普遍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跨世纪远景目标的关键时刻,更要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实行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分立,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锅饭、铁饭碗,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利益主体分立,又是一把双刃的剑,容易产生追逐利益的本位主义和短视行为,容易产生刚性化的个体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然而,既然我们要搞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是以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归依的。这种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谁来代表、谁来维护,只能是党来代表,党通过党的基层组织,教育党员带领人民来维护。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党及其领导下的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来维护和代表这种利益,就搞不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许多同志谈到,在中国,只要党的宗旨不变,党的性质不变,不管形势怎样发展,企业党的建设都不能削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抓经济建设,要犯历史性错误,不抓党的建设,也要犯历史性错误。
二是对必须珍视和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的问题形成共识。在几十年的战斗洗礼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领导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经验,包括企业党组织在内的基层党组织及其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那种桥梁和纽带的关系,他们所开展的一系列有效的工作,都是我们党的丰厚的组织资源,是党的政治优势。与外国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恰恰是我们的优势;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珍视党的组织资源的表现,我们决不能“身在宝山不识宝”。
三是对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决不能丧失的问题形成共识。许多同志认为,在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强调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决不能丧失,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领袖离不开政党,政党不开阶级,阶级离不开群众。当前,改革要深入,政企要分开,党对企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也包括上级党组织对企业的领导;就企业来说,主要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企业党组织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保证监督权,对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讨论权,对党管干部原则的贯彻实施权,对企业党群组织的领导权和对企业其他组织及各方关系的协调权。
由于市委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重大原则上,态度明确,旗帜鲜明;也由于上海从上到下对加强企业党建的认识比较一致,思想比较统一,从而保证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有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宣传舆论上的良好氛围,保证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狠抓落实,加强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党建工作的领导
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市委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想重视,任务明确,加强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步骤。
首先,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文件,进行面上指导。早在1993年,市委就围绕在转变经营机制中如何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历时三个月的大调查,召开了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当前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开展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党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我们又围绕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的建设的新课题加强了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由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及时进行指导。
其次,坚持党的工作与企业建制通盘考虑,同步安排。为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由全市各方面领导参加的上海市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政共同做好试点工作总体方案、配套文件的研究制定,以及企业试点方案评审等项工作。在整个试点工作中做到了五个同步:即法人治理结构与党委班子同步配备,党群组织与行政组织同步建立或调整,党、政工作同步规划,党、政试点方案同步设计,党、政功能同步到位。
第三,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健康地发展。近两年来,我们多次召开股份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党建工作专题座谈会、研讨会,先后总结交流了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民主管理等各个侧面的经验。今年以来,我们又配合中组部调查组,对试点单位的党建工作作了比较系统的回顾,总结了正广和总公司党委等单位的先进典型经验。
第四,制定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规划,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检查和考核。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制定了《上海党的建设三年规划》。各大口工作党委,各区县党委和各局、总公司、企业党组织也分别制定了党建规划。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们又提出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建,党委成员分工抓党建,党员行政、业务干部共同抓党建,全体党员齐心协力抓党建的新格局。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市委组织部还组织联合考核组,用2个多月的时间, 对全市局级单位落实党建三年规划的情况进行了专项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我们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抓党建工作有责任感、有创新、有实效的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表扬,对于长期不抓党的建设,企业党的工作软弱涣散,党员和群众极不满意的领导班子和主要责任人提出严肃批评,直至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调整领导班子,这对整个党建工作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抓住机遇,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从《企业法》到《公司法》,从过去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到现在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这个变化,为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机遇。我们十分珍惜这个机遇,注意抓住这个契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努力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特点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机制。近两年来,我们主要在以下六个重要问题上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1、探索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企业领导体制“三句话”的指导方针,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实际出发,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这个领导体制,既要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组织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又要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保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做到党、政、工“三过硬”、“三加强”。为此,我们注意了这样几点:一是决策层与执行层分开,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董事会与经理班子分设。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董事长一般不得兼任总经理(小型国有企业可设执行董事,执行董事与总经理可一人担任),国家公务员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经理,董事会一般不与经理班子重合。二是党委成员与行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一方面,利用国有资产控股的优势,按照法定程序,推荐符合条件的党委会成员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领导层;另一方面,把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中的党员,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吸收到党委会中来。三是具备“两手抓”素质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并配备以主要精力抓党建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或应按法定程序担任副董事长。国家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要尽量由一人担任。这种“双肩挑”的任职方法从组织上强化了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从“源头”上保证了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有利于党组织管大事顾全局,紧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威望和威信。四是培养和形成一个讲政治、讲正气、懂经营、会管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企业领导集体。企业的厂长、经理或者董事长、总经理等行政领导要增强三个观念,即组织委派的观念、政治责任的观念和依法行事的观念。党员厂长(经理)还应加强党员身份的观念,一言一行必须对党和人民负责,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2、探索建立管资产、管党组织、 管人“三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干部管理体系。
打破按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党组织和管理干部的模式,形成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组织管理和干部管理新格局,做到谁控股,谁派人,谁管党组织。跨省、市、自治区建立的子公司,其党组织一般由当地党组织领导。在组织管理和干部管理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管人相结合,干部工作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为了在企业干部配置中更好地引入市场机制,我们建立了上海市厂长经理人才公司,以期通过发挥这个公司的管理功能,走出一条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子。
3、探索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途径和程序。
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这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意了这样几点:(1)党委在参与决策中注重决策的战略性、正确性。 党委参与决策不是事无巨细都管,而应是那些涉及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带方向性、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问题;对社会产生较大敏感的问题;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原则问题。(2)规范决策程序。 一般的程序是:准备提交董事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先在党委会内酝酿;通过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中心组学习会、党政主要领导碰头会等形式,吸取集体智慧,形成思路;董事会中的党委成员把党组织的意见体现到股东会、董事会的决策之中;形成决策后,党委组织发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贯彻公司领导层的决策意图。(3)建立制度,明确责任, 使企业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有章可循。
4、探索建立健全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企业的激励(动力)机制和约束(刹车)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改变企业存在的“激励无方、制约乏力”的问题,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动力机制方面,应该强调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保证董事会有实实在在的对总经理的任免权,同时也要保证总经理处理日常大量工作的全部处置权,任何对总经理这种权力的不适当的干预,都会使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正常功能受到伤害和不良影响。第二,大力表彰政绩突出、政风优良的优秀企业领导人员的业绩,提高他们的社会知名度,增强他们的事业成就感。第三,积极推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年薪制,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出重大贡献,经营业绩突出者,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一次性重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构筑企业的约束系统方面,需强调的是,首先要设立不同类型的监事会。国有独资公司(含企业集团)宜设立以体外监事为主的监事会,其成员由政府综合部门和国有资产控股机构有关人员、社会有关方面专家、本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宜设立企业内外结合的监事会,其成员由股东代表和本企业纪检(监察)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公司监事不得兼任董事、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其他高级管理职务。监事会工作机构可与党的纪检部门、行政监察部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其次要建立党内外结合的监督约束体系。对法人代表和经理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年薪制,从经济责任上约束;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和有关廉洁自律、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的监督制度,从党的组织纪律上约束;实行企业体制、决策程序、法律法规、中介机构、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约束,逐步形成由经济责任、组织纪律、运行程序规范三大方面构成的党内外结合的监督约束体系。
5、探索建立党组织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 团结群众的工作机制。
在试点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抓好“硬件”,从组织上确保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另一方面,又注重抓好“软件”,要求企业党组织善于运用“非行政权力”,全方位、立体式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团结职工,关心群众、凝聚人心。1994年以来,上海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的“凝聚力工程”建设与在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以突出的政绩造福于民,让人民高兴;以良好的政风取信于民,使人民放心”的活动,对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纺织系统在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先后有十几万职工下岗、转岗,企业党组织高扬党的旗帜,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做到“无情调整,有情操作”,既使全行业在第二次创业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又保证了安全转移,平稳过渡,没有出现大的震荡。为了提高企业党组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要求各控股(集团)公司党委把工作重心下移,在企业最基础的层面上下功夫,花力气。许多企业党组织坚持实行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的“三先原则”,坚持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户,解决急难愁”的制度,坚持企业党代表常任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探索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新途径。
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普遍推行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在大多数试点单位,工会领导成员都参加了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在试点总体方案或公司章程中载有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的条款和章节,半数以上企业已制定了加强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的配套意见。一些试点企业还积极探索职代会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基本形成了职代会与股东会、董事会召开的程序规则。同时,职代会制度的内容在新形势下得到充实和发展。三维制药公司成立了职工代表参加的干部监督评议会,让职工拥有听政质询权、考核评议权和信任表决权,监督公司对干部的任免。三枪(集团)公司和毛麻(集团)公司重视职代会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使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资产经营管理相结合。
二是认真贯彻实施《劳动法》,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全市已有800多家企业工会按《劳动法》规定, 依法建立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
三是逐步推行职工董事、监事制。试点企业的情况表明,工会和职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能够使公司决策层的组成不仅表达企业经营、资产运作的内容,同时表达经营决策的直接执行者——企业广大职工的意愿和利益,吸取广大职工的智慧,激发他们实现决策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对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和提高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重视和支持职工持股会依法运行。职工持股会制度是实现企业资产重组、塑造多元投资主体、加快企业转机建制的新型产权制度。职工持股,使职工劳动者和出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明显,通过资产联结,真正形成职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为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增添了经济的内涵,提高了职工在企业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