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房建工程项目规模的日益增大,大众对房屋建筑质量及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房屋建筑重要结构之一,更应在当前背景下注重其施工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具体应用进行相关概述,通过提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切实提升房建工会曾施工期间的专业性及规范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十分广泛,现阶段钢筋混凝土结构工艺与施工技术成熟,墙体质量轻且兼备良好的抗震性能,故而赋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十分灵活的结构布局。本文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入手,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及施工特点,并解构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期望对类似的研究有所裨益。
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
1.1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的特征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混凝土结构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较强的抗压刚度,抗压强度高达30MPA以上,但是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来说,目前的抗压强度仍不能满足需求,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钢筋有极强的抗拉强度,但是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而言抗拉强度还是有差异,所以把两个单体抗拉、抗压强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互补彼此之间的优缺点,还能大大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拉抗压强度,从而满足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需求。
1.2结构施工更加方便,环保性强
复合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所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这些材料不管是应用作用上还是来源上都相对广泛,因此不会存在钢筋混凝土材料紧缺的问题。这样在施工时就不会因为材料紧缺而影响施工效率和进程,对于施工而言有着很大的便利性。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复杂的程序,材料易得,因此在施工过程不会大大影响周围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其有着很强的环保性。
1.3更具整体结构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便已经有了良好的抗压抗拉特性,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其实还会加入其他原材料来增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此使得钢筋混凝土的优势更加明显,这样则可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优势更好的凸显出来。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不再只是局限于入住的安全性,对于一些防潮防火功能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对于这些功能在其他工程结构是不具备的,但是加入其他原材料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可以实现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更多要求,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强的整体结构性。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准备
(1)施工材料选择。水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材料,因此需施工管理部门注重水泥选择工作。一方面,确保水泥质量符合国家质检标准,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生产及出厂日期清晰可见;另一方面,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特征及要求,对水泥耐磨性、强度及收缩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始终坚持经济适用性原则,在确保钢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尽早实现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在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砂石骨料时,需使用坚硬、干净、满足规定级别砂。碎石直径不可过大,与水泥不可产生较强烈水热化反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搅拌及养护用水应保持洁净性,使混凝土结构能够正常的粘合及硬化。(2)混凝土配比。钢筋混凝土结构配比应具备高度的经济性及合理性。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砂石材料用量及含水率会对混凝土结构性质产生直接影响,需在明确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通过测试材料含量结果,选择最适宜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配比。通常情况下,混凝土配比主要依据各原材料性质开展,配比试验依照混凝土拌合物性标准实施,仅依靠经验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不被认可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要素和材料选择
房屋建筑施工必须要满足人类居住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质量上必须要高度重视,房屋建筑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问题,否则会严重影响到居民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及环境进行科学测量,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再跟进评估结构设计出施工方案,为了保证施工工作顺利进行,还要提高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一些建筑通病,影响到施工质量。材料选择必须要根据设计规定选择合适的材料,尤其是钢筋和混凝土,在房屋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筋和水泥将直接决定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水泥和钢筋在强度上和凝合性上不仅是互补作用,还是提升整个房屋建筑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另外如果水泥未按照要求进行选择,在施工后期必定会出现严重的裂缝,使房屋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大大折扣。除了主料,还要重点关注砂石材料的选择,砂石在选择上必须满足粒度、含水量和含泥量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否则将直接影响到砂石材料的质量,另外还需要严格控制杂质含量,避免混凝土整体质量不达标。
2.3拼接与组合模板
拼接模板。拼接需选择部位、尺寸、类型等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形位、形态以及尺寸等,所以,应当认真做好拼接与组合模板的相关操作。结合项目工程操作图纸,明确规定拼接部位与方式。在拼接操作中还需要计算模板形成的刚、强度,同时也对其需要承受的荷载进行核算。另外,模板内部还应当保持一定的平整度,并对其表面存在的污物认真清理。模板施工前应核算其稳定性,当满足各项标准以后,才开展模板施工。按照搭接的真实状况,增加支撑工具,避免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出现偏移影响混凝土建造质量。
2.4混凝土浇筑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最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在浇筑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试验混凝土配比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配制比例。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建筑的速度和高度。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是按照一定的顺利进行浇筑,先主柱、再后梁最后板,另外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发现汲水现象,必须要尽快解决,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整个混凝土浇筑的重难点在于柱浇筑,是整个房屋建筑的根基,不能出现一定问题,那么在浇筑柱前,要对模板进行光滑性检验,确保模板位置的精准和结构的稳定,然后在进行浇筑,浇筑时必须要遵守一定的顺序:先两边,后中间,否则会出现内部开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就会受到威胁,房屋建筑机构的稳定性也很难保证。
2.5混凝土搅拌技术
一般混凝土拌制采用现场双阶式混凝土搅拌站拌制,称量则利用杠杆原理自动称量。①拌制第一盘: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应当先加入水让搅拌机桶空转待充分湿润后倒净剩余积水。每次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是还应注意减半石子用量。②投料顺序:在上料前应当依据设置好的施工配比进行配置和称量,投料顺序依次为碎石-水泥-砂,同时加水和外加剂溶液(注意扣除溶液中的水量)。③出料:拌制时间一般为2分钟,拌制外观标准至粗骨料外裹满水泥浆,水泥浆外裹满水。一般在出料时先出一下部分通过目测判断质量是否合格。合格后出料并应强调每一盘混凝土的拌合物必须全部出尽。
2.6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对其进行及时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环境温差与降温速率及升温速率相一致。首先,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防止温度异常变化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率,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其次,对混凝土湿度进行控制,确保混凝土水泥颗粒得水化反应可在良好湿度环境下进行;最后,对养护时间进行控制,依据混凝土性质及成熟度,不断调整混凝土养护时间。混凝土结构可使用自然养护及季节养护方式,自然养护法可采用自然覆盖浇水及塑料薄膜方式;季节养护法需依据不同季节的温湿度特征,注重对结构温度的控制。如在冬季养护期间,应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上保温膜,防止混凝土结构收缩,质量下降。
结语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强度、整体性、造价低、维护费用低、易于就地取材等优势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好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皓杰.刍议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30):172-174.
[2]姜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4):226.
[3]欧栏权.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9):12-13.
论文作者:赵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