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态建设的辩证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生态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北的生态退化主要是由当地干旱化的气候特征造成的,人为破坏是第二位的
近年来,众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两方面的事实:一是全球沙漠化分布格局的变化;二是西藏高原隆升导致的环境变化。
沙漠是极端干旱气候的产物。我国西北是全球沙漠化面积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西北干旱化持续发展的证据:由于地球板块运动的挤压,近200万年间,我国青藏高原由平均高度1000-2000米升到4000-5000米,天山上升了近5000米,秦岭上升了近2000米,造成了我国宏观地形呈现以青藏高原为屋脊,向太平洋方向梯级下降的态势。受此影响,北半球盛行的西风流由于受西部高原、山地的阻挡而分为两支,北支从西伯利亚—蒙古一线进入我国,南支与印度洋暖湿气流汇合从西南入境,形成了我国西北干旱,东南湿润的宏观气候格局。在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屏障作用下,尽管西风流可以携带少量大西洋水汽进入西北地区,但只能从高原掠过,近地大气层含水量很少,致使西北地区尤其是盆地中降水稀缺。这是造成我国西北持续干旱的基本原因,从而在西北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纬度沙漠,并形成了沙漠外围巨厚的黄土堆积。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水资源极端匮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其中一个表现为水、盐失衡,盆地始终处于盐分积累过程中,尤其是在局部流动系统和区域流动系统的汇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中的含盐量具有不断增高的趋势。
大量事实表明,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已经在中、小时空尺度可以清楚地识别。近几十年中,罗布泊的消失,青海湖水位的持续下降和湖水矿化度的增高,慕士塔峰、博格达峰、祁连山冰川的退缩,新疆阿尔泰、伊梨地区、河西走廊林丛草甸面积的大幅度减少、种群退化……虽然不排除人为活动的影响,但在人口稀少、生产力相对很低的地区,如此大规模的生态退化,显然与天然条件下区域干旱化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关联,而人为活动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仅仅对局部地区的生态退化进程起了加剧作用。当然,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西部生态的破坏。
西北地区的干旱化有着非常大的延迟和放大效应,意味着气候干旱将长期存在。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因此,西北地区的开发与生态建设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并只能通过改善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来抑制或减缓区域性气候的干旱化。
□重视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化趋势,以及由此引起的水资源匮乏,使生态脆弱成为根本性的问题。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从理性上进行深入思考。
1.重视人为活动而忽视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
西北地区大规模的生态退化,与天然条件下区域干旱化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联系,而人为活动仅对局域性退化的进程起了加速作用。长期的人与自然较量的历史表明,自然力是人类不可抗拒的,我们只能在遵循顺应性原则的前提下,利用和适度改造自然。尽管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取得了众多的成就,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在对待干旱地区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上,采取“堵”的办法来抵抗生态退化是不切实际的,只能根据干旱化趋势条件下水、盐、气温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及植被的更替规律因势利导,保护生态环境、扩大植被的生存域。
2.水库工程的兴修问题
由于水资源匮乏,很多人提出了西北加大兴修水库工程容量,以提高利用率和人工调控能力。对此,我们认为,在西北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水库的修建,不仅打破了水资源系统的天然平衡,导致下游地区供水量的急剧减少和生态环境恶化,而且水库水面为蒸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蒸发造成的水量损失巨大。以甘肃黑河流域所修水库为例,每年散失在大气中的水就达1亿-1.5亿立方米,而且强烈的蒸发作用还将导致水中盐分的增加。我们应吸取埃及尼罗河斯旺水库的教训,对修建水库的得失应予以重新分析,以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3.灌溉问题
大水漫灌一直被认为是陈旧而浪费水资源的一种灌溉方式,且易造成灌区地下水升高和土地次生盐渍化。鉴于西北水资源短缺,许多人主张采取滴、渗灌的节水灌溉方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事实上,这种想法忽视了西北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倡推广采用喷、滴、渗灌方式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人工“晒盐”,同样会加剧土壤盐化进程。而大水漫灌固然费水,但另一方面却起着洗盐、压盐的功效,使土壤耕作层的盐含量不超过作物忍耐的极值。
西北干旱区的灌溉问题并非简单,它涉及到水盐平衡等复杂的机理,需要从科学的生态水位角度出发,对灌溉技术、方式、灌溉定额进行深入研究,既要节水,又要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以确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规划和生态农业模式。
4.土地利用与改良问题
西北地区经济的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生态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国开发西北战略的提出,是以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前提的。对于西北地区土地的利用,不应以开垦、种植为主要内容,因为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粮食的价值远远小于所付出的生态代价。例如,近几年,仅源于西北的沙尘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540亿元/年,相当于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1998年第一产业(农、林、牧、渔)GDP值593亿元的91%。西北地区的开发应以生态为主,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建设。对于沙化土地与盐碱地,首先是遏制或减缓其扩展,其后才能考虑改良。而改良必须先研究其依据的自然条件的可能性,并对改良所需要耗费的物力、财务、人力、付出的水量进行科学的估价,先谋而后动。一哄而上,缺少科学的指导而导致巨大损失的做法已经不少了。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必须根据区域土地的水、土、气温等条件与植物的适应性,采取不同方式的生态工程来区别对待。
5.深层水利用问题
由于西北地区盆地的盐化效应,除水系中上游地区外,浅层水大部分水质较差。因此,近年来,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深层水的寻找与开发。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干旱地区的深层水交替十分缓慢,四、五百米下的水只有10%左右参与现代水循环,其余均是地质历史时期积存的,总体看,深层地下水是不可持续的非再生资源,一旦大规模开采,将造成地质环境、水环境明显恶化,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全面变异。固而对深层水的开采应慎之又慎。
6.水环境的脆弱性问题
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仅严重不足,可持续的利用量小,而且与之伴随的水环境十分脆弱。干旱地区河流的环境容量小,天然降解能力低,特别是西北地区多为内陆河,一旦发生工业“三废”污染,抵御污染的能力很低,污染物聚集在盆地中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西北地区开发尤要注重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几点建议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西北地区仍将持续干旱,其后续作用将会使水资源数量进一步减少,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在西北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两者兼顾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强西北开发的基础性研究,弄清盆地水、盐运动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科学地制定水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的策略。
——建立西北地区主要物种的生存域(最佳值、极限值)及其与水、盐、温度等背景值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评价土壤生态适应性,特别重视土壤生态指数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的影响。
——重视人为活动对局域生态退化进程的加速作用,慎重对待水库工程兴建、灌溉技术的选定、土地利用与改良、深层水利用等问题。
——运用高科技手段,建设淡水生态与盐水生态共荣的盆地生态。当今科技已经能够将耐盐、耐旱基因导入选定植物,培养遗传改良的新物种,把喜水、不耐盐的植物培养为耐旱、耐盐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又为我们提供了植物大规模人工培植的现实可能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能根据盆地内水、盐等时空分布和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建设淡水生态与盐水生态共荣的内陆干旱盆地生态。
——加速西北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人口向城镇集中将有利于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在内陆干旱盆地中城镇生态的规划与建设,由于人口的集中,还有利于对西北脆弱的干旱盆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