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力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伴随着这种趋势,电力体制改革被逐步提上了日程,且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我国的用电量和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智能电网技术开始逐渐渗透。在物联网技术于电网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物联网技术在提升变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水平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直接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在文章中,作者对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对比分析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物联网技术以及变电站建设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飞速的发展当中,物联网技术可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范围主要存在于状态检测的方式和方法之中,并为其进一步地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以便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出探究和决策。可以说,变电检修是变电站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主要针对电力电网当中的各类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定期巡查、检修,其检修的范围包括所有变电站内的设备,譬如电抗器、变压器等。
1 变电站的传统检修模式
1.1 传统检修模式的种类
传统检修模式一般都围绕故障检修和预防性检修两种模式展开。第一,故障检修又叫事故检修,它是指变电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出现故障后的常规检修工作,这也是最易于理解的日常检修模式。由于这种检修通常在发生事故后才进行,所以它是无法规避损失的,而且损失通常巨大,一般要进行针对设备的全面检修。为了维持其他设备持续运转,检修操作人员常常要在极强的电压环境下作业,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第二,预防性检修是伴随地区及城市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加而随之衍生的,预防性检修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供电效率的高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变电设备的预防性检修通常拥有预先指定的一系列检修工作计划,并且会在固定期间进行全面检修,而检修期限制定完全由大量的检修实践操作和设备的运行状态来确定,相当科学严谨。但考虑到配电网工作的极端复杂性,变电设备的故障还是存在相当的偶然性与突发性的,所以虽然这种检修模式相比较故障检修存在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从避免事故的角度来看依然还有所欠缺。
1.2 传统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变电检修模式存在一定问题毋庸置疑,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具体的检修目的难以明确确定。一般来说,定期检修通常是根据设备的固定运行时间来做出针对性检修工作的,但这种检修模式相对比较单调,并没有从综合全面的角度来考量设备运行状态中的真实问题。比如新设备要经过一段磨合期,在这段时间内就极容易出现各种故障问题,所以新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适当增加检修频率的。而对于那些接近生命周期末段的老化设备,对它们的检修频率则应该本着以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发生频率为基准,要相应地增加检修次数。另外,传统检修模式是需要在检修过程中断电操作的,这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日常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无论对供电质量还是配电网运行成本而言都是极大的损失。
第二,在实际检修过程中难以掌握设备的具体状态。目前伴随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检修过程也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所以检修记录设备所显示的实时数据非常重要,它代表了被检修设备的实际状态。但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检修模式却并不注重对检修数据的提取、监测、评估、记录与保存,这就无形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信息,使得检修过程并不客观准确,所以传统检修模式中导致许多变电设备出现反向发展效应的实例也很多,这也缩短了设备的生命周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变电站的状态检修模式
2.1 状态检修模式的基本概述
考虑到传统检修模式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并伴随智能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状态检修模式就应运而生,它更加安全可靠且灵活,完全依托物联网技术而产生。但对于我国而言,状态检修模式依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它,但在技术发展方面还有待强化。
从定义上来看,状态检修指通过综合分析变电站高压点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史及运行异常状态来科学计算分析设备的具体检修时间、检修内容及检修目的,最终形成有计划的定期检修维护模式。一般如果对变电站的高压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就可以通过维修状态来评估设备的运行工作状态。而相对于传统检修来说,状态检修的时间也更加自由,检修内容也更有针对性。
2.2 状态检修模式的特点分析
状态检修模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变电站检修模式,它的特点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三点:
第一,它是一种主动的检修方式,它的检修目标也是通过定期来实现维护目的的,所以它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一定能力,从而能够极大程度避免变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第二,状态检修要根据每一台设备的独立运行状态及故障进行检修,所以基于预防性检修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也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检修模式中所存在的检修不足或检修过剩问题。
第三,状态检修模式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对潜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工作,所以它也极大地降低了变电设备的检修成本。
总而言之,状态检修相比于传统检修模式,它的成本消耗更低,而增值效益却更高,所以现代供配电企业及变电站都会采用状态检修模式,以此来增加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时间,消除在传统检修模式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迎合了国家降耗增效的环保生产政策。
3 状态检修模式与传统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
之所以采用状态检修模式,是因为它迎合了目前电网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节奏,同时它也是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在现代电力企业所普遍推崇的一种新模式。下文简要对比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之间的生产方式:
对传统检修模式而言,它一直沿用的都是预试固定周期定期检修模式,它的预试周期一般为一次设备3~6年,而二次设备为新投1年,定期校验6年。也就是说,虽然传统检修模式的生产检修方式非常明确,但实际上它是缺乏统一规划性的。比如说企业对一次设备设定了预试周期,但二次设备周期却未到,或者设备已经出现故障征兆时,却由于没有到达预试周期而无法实施检修。以上状况都极大程度导致了检修过剩或检修不足结果,既影响了设备运行的健康状态,也对供电可靠性及检修人员安全问题造成了巨大隐患。另外,传统检修模式的成本也是极高的,很容易让检修机制陷入瓶颈,所以用全新的状态检修模式取代它也是时代发展及企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结语:
变电站是我国电力网络当中的输送和分配的中心枢纽,因此对我国的电力网平稳运行意义重大。而不论是传统的检修方式还是状态检修方式,都能够为变电站的正常运转提供帮助,也都需要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本着“事后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这一规律进行。与此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检修模式来说,新的状态检修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设备的问题和隐患,同时还能够节省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文辉.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87.
[2]黄凯.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4(13):85-86.
论文作者:苏刘鹏1,王秋鹏2,胡兵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模式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传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网论文; 预防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