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6
摘要:人们在选择住宅时已不仅仅是考虑到室内的环境,更多的是考虑小区的整体环境,一个自然、和谐、环境优美的小区能为居住的人创造一个宜居的空间。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筑越来越多,小区建筑作为城镇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基础设施要完备、空间结构合理,而且还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要高度统一,要想成为城市最理想的居住地还要求科技建筑、智能建筑和生态建筑要被广泛应用到小区中。本文浅谈住宅建筑小区的规划设计与探析。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类型;设计
引言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居住的舒适性,同时对居住的空间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感受。所以近几年绿色住宅的理念得到广泛发展起来,这也使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在城市建设时不仅需要考虑道路、园林等区域的绿化工作,而且还要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做好小区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1住宅建筑类型的选择
1.1住宅层数
在确定小区住宅建筑层数时,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仅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当地人口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居民需要方便的程度,还要考虑到市政工程设施、建筑造价、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的供应等影响因素。抛开这些因素仅从住宅建筑本身而言,最经济的是低层住宅,其次是多层住宅,高层住宅最不经济。低层住宅因占地面积较大所以适合规模较小生活节奏较慢的城市或者是高标准住宅小区。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加层数能够节约有限的住地,所以高层住宅是目前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办法之一。但就多层住宅而言,提高层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住宅建筑的造价,但6层以上,降低效果就大大下降。
1.2满足户室比的要求
为了使住宅小区满足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对住宅的需要,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更大化的利用,就要在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时要做好市场调查以确定户室比。在新建的住宅小区可以根据当地的人口结构来作为确定户室比的数据,但在改建区就需要考虑到建区拆迁户人口的组成。
1.3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所以住宅造型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就要考虑到东西南北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该小区所在城市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住宅标准
应根据国家出版的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来设定住宅的面积指标和设计标准,住宅建筑的标准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居民住宅建筑的新需求,应以有利于住宅商品化的一般面积标准为主。
1.5结合地形利于节约用地
一般情况下住宅进深加大,外墙就会相应缩短,而对于采暖地区外墙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会好一些。住宅进深在小于11米时,每增加1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但在大于11米时,效果就会相应减少。住宅长度在30-60米时,每增加10米,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1000平方米左右,在60米以上时效果就不显著。除此之外住宅类型要多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搭配出优美的城市景观环境,像在对坡地进行处理时可以结合地形对建筑进行错造、错层、分层入口、跌落等处理。
2住宅建筑规划布局
2.1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
住宅小区的平面布局要充分的考虑到节能的需要,增加太阳光的利用,所以在朝向选择上多以南及东南的朝向为主,由于东西向不利于接受到日照,所以在选择上尽量避免。由于南方夏季较为炎热而且时间较长,所以在朝向选择上尽量以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在平面布局上,重点进行朝向和间距的考虑,避免住宅接受日照时有遮挡的情况出现,使太阳光能够充足的照射在建筑物的南墙上,确保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建筑物的布局和组合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地形及地貌的特点,对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进行确定,减少旋涡区所带来的影响。注意小区内部的通风。通常情况下需要建筑物的长度不能太大,进深可以适当深入一些,在空间组合上需要高低建筑物错综分布,而且在夏季主层风的迎风面布置为低建筑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小涡流区的范围,确保空气的质量和夏季热量的迅速流通,使后排建筑处于良好的通风和热环境条件下。
2.2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
一个好的外观造型设计,不仅可以使小区具有较好的识别性,而且给人一种和谐之美,更易受到住户的喜爱。小区住宅建筑的外观一定要在风格上统一,应以淡雅、简洁为主,在细部处理上要避免花哨,同时在局部可以有适当的变化,这样可以使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又和谐统一。同时住宅建筑的体量还要高低错落开来,合理的进行安排,从而使小区内的空间轮廓线更加丰富。另外小区住宅的造型要充分的反映出小区的特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2.3层次分明的室外空间及完整的空间序列设计
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空间层次的划分与建筑群体布局有密切的联系。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小区设计时多以行列式进行布局,这种布局方式朝向和通风都较好,但不利于空间的丰富感,所以需要打破这种单调的形式,利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布置手法,使小区形成内向型院落,不仅能够有效的满足居民日照、通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日常安全和管理的需要,强调了室外的空间领域,使居民的归属感增强。
2.4建筑色彩
建筑的色彩不仅给人视觉上效果,而且与节能息息相关,深色的外立面有利于更好的吸收热量,储备热能,而浅色的外立面墙体则可以更好的反射热能,不利于冬季的蓄热需求。所以建筑的色彩在选取上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实现节能的目的。
3住宅群体空间的组合方式
3.1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
成街组合是成坊组合中的一部分,成坊的组合方式是住宅以街坊作为一个整体的布置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宅地段的改建;而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的空间,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划,成街组合与成坊组合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
3.2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
住宅群体的组合可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成组成团组合,可由同一类型、同一层数或不同类型、不同层数的住宅组合而成该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位。一般组团规模为1000-2000人,较大的可达3000人左右,它的规模主要受自然地形和现状、公共建筑配置方式、建筑层数以及物业管理等的影响。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的优点是不仅有利于分期建设,使建筑群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面貌统一的效果;而且组团有地有明确范围并且功能分区明确,有利于物业进行管理所以有些地区采取封闭式,有些可以用自然地形和道路公共建筑进行分隔。
3.3空间领域的划分
进行室外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判断其具有的不同的领域使用性质,空间领域就是指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范围。其的使用性质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私有空间指住宅私有的庭院、阳台露台等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指住宅单元入口周围的空间,半公共空间指住宅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的空间,公共空间指小区集中公共绿地、公共建筑活动场地等不用付钱直接进入的公共场所。
结语
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住宅建筑的规划和设计变得越发的重要,在规划设计时不仅要体现出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而且还在突出本地的特色,做到以人为本,同时还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做到人、环境和景观的和谐统一,打造出绿色的、生态宜居住宅。
参考文献
[1]李斌.住宅建筑的节能及规划设计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0).
[2]陈燕菲,倪焰.兰馨桂馥花园小区规划建筑设计[J].安徽建筑,2015(02).
[3]李青献.住宅小区规划节能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
论文作者:任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住宅论文; 组合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小区论文; 考虑到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