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学哲学研究,充分发挥地球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在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七届学术会议上的讲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学论文,哲学论文,地球科学论文,充分发挥论文,第七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地球科学和地学哲学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时代主题
人类社会即将迈入新的千年,在这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回顾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地球科学留下的是极其光辉的篇章。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利用自然、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中,逐步萌生与形成了地球科学。而随着地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人类的科学宇宙观的形成,对于解决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矿物资源保障问题,对于防治自然灾害,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空前提高,人类创造和积累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建立起了一个全球性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现代经济和管理、现代教育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工业文明,也极大地丰富与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忧虑的严重问题。眼前的巨大利益潜伏着长远的深重危机。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钢铁、石油化工、汽车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成为发展的主导产业,增长似乎成了发展的唯一目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在空前发展了社会生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源过度耗竭、环境严重恶化。据有关资料,全球现代由工业所搬运的人为物质流为35km[3]/年, 其中采矿搬运量约占一半,而先前全球河流搬运物累计每年为4.5km[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地质力自然风化作用的影响。全球土地沙漠化的面积将近1/3。全球土地面积每年正以17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 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有人预计,照此发展下去,再过50年,人类就可能失去天然森林。世界上目前已经有100 个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由于人口增长,导致淡水危机,目前世界人均淡水不足7000m[3],而到2025年,不到5000m[3]。加上淡水污染因素影响,则可供给纯净淡水资源更为紧张。到2050年全球100亿人口当中将有44 亿人受到长期缺水问题的困扰。矿物原料的消耗也急剧增长。以铜为例,到目前为此,全球人类已采出铜金属量2.7 亿吨,其中 20 世纪以前的几千年中仅采出3200万吨,进入20世纪以后这一百年中就采出2.38 亿吨, 平均每年约240万吨,而1995年全球就产1004万吨。再以能源为例, 仅仅本世纪内,全球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就增加了约30倍。至1997年1月1日,全球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为1395.68亿吨,1996年生产和消耗量分别为31.68亿吨和32.128亿吨。依据这个情况计算,静态平衡储量仅可维持44年。燃煤带来的烟尘、SO[,2]正在污染空间大气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19世纪末,伦敦就曾发生过3次由于燃煤而造成的毒雾事件,死亡1800 多人。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一些物种灭绝,酸雨蔓延,有害废物剧增,大气、水域包括海洋污染,各种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巨大损失。1965年—1985年这20年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280万人死亡, 受影响的人口达8.2亿人。1995年全球因自然灾害损失即达1500亿美元, 仅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达824亿美元。1830年全球人口才10亿, 到1930年用了100年增加到20亿,到了1950年用了20 年增加到30 亿, 到1967年仅17年增加到40亿,后来用不到10年就会增加10亿人,现在全球人口已从1950年的30亿猛增到了60亿。预计到2050 年, 全球就会达到100亿人。尽管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空前进步, 但人均自然财富的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趋于脆弱,向极限逼近。类似情况在我国同样存在。中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很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水平均居世界后列,不到世界人均的1/2和1/3,都在第50位之后。中国国土辽阔,而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的二分之一。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全球22%的人口本已不是一件易事,而耕地仍在减少。据统计,建设占用耕地仅1986—1995年间就导致净减少耕地3000万亩,几乎是整个韩国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每年净减少3个中等县的耕地; 由于水土流失,全国表土流失量每年达50亿吨,肥力损失约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天然森林逐渐减少,森林覆盖率我国仅14%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稍多。矿产资源形势也日趋严峻,现有探明储量保证程度急剧下降,45种主要矿产中已有一半矿产不能满足2010年的需求。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全国64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每年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全国农村缺水300亿立方米,因缺水减产粮食400亿斤,并有6000多万人口常年饮水困难。黄河自1972年出现首次断流15天,而自1985年起却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达226天之多。今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据8月下旬统计,受灾面积达3.18 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0 多人, 直接存量经济损失1600多亿元,增量经济损失500多亿元。不仅各种水患频发, 而且至今1/3的工业废水与90%的生活废水不经处理排放,也严重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破坏。从整体上来看,人口膨胀、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粮食匮乏、地区发展差距加大,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可持续发展问题自提出以来,已逐渐成为时代强音。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已成为世界潮流, 特别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21世纪议程》之后,更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与重视。中国政府也制定了《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战略来加以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体现永续发展的原则,代际公平的原则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我们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说到底,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永续发展的战略。而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地学哲学的范畴里就是“协调人地关系”。
处理人地关系的社会实践是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便有了广泛的为适者生存而进行的利用资源、适应环境等处理人地关系的活动,从洞穴狩猎、原野游牧、傍水而居、刀耕火种到都邑市井、车水马龙,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原子时代到现代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方面所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从原始的、本能的、被动的状态开始,走向朴素的、积极的、自发的状态,再走向比较自觉的和有组织的状态;由盲目的状态,走向先验的状态,直到今天运用现代科技的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地学思想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只要人地系统存在一天,或者说人类在地球上延续一天,处理人与地的关系的社会实践便会存在一天;只要人类文明史发展一步,这种实践及其实践中诞生发展的地学思想便前进一步。
处理人地关系的活动又是广泛存在着的社会活动。当人作为劳动者同地球这个最基本的劳动对象打交道的时候,当人作为最根本的生态因子同地球这个整体和主要的生态环境打交道的时候,支配其行动的除了自身需要之外,便在于人所掌握的对自然的认识——地学思想的状态、水准和现实的生产技术条件。这种认识无论是来自于前人的经验积累还是自身的实践探索,都对人类处理同地球的关系产生指导作用。在有人类的地球上,地对人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人适应于地的过程亦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地学思想对人的影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便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人类在处理与地球的关系上所形成的人地观,历来有过许多特定的状态。古代有天命论的人地观,文艺复兴时期有决定论的人地观,再到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的或然论的人地观,征服论的人地观,乃至现代居主流思想的协调论的人地观和融合论的人地观。这种历史具有曲折、反复而漫长的进程。今天,地球资源环境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上都在制约着社会生产发展。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意识正逐步形成,驱使着人类必须学会更加自觉地协调好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便被作为哲学与地球科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探索。就“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来开展地学哲学的研究,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严肃的时代主题。
2 拓展地学功能,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中产生和发展了地球科学。而地球科学的发展则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和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代从资源、环境到粮食、人口出现了诸多方面的危机,构成人类面临的基本问题。历史的经验表明,解决这些基本问题的途径同地球科学的发展是密切关联的。因此,应当充分注意发挥地学在实践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如何充分发挥与拓展地学的社会功能,则是地学哲学应当重视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地球科学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当发挥全面的基础性支持保障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第一,应当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的能力;第二,应当促进和指导人类社会保持良好的生态和环境;第三,应当提高人类预测、预防和治理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灾害的损失,减缓灾害的威胁;第四,应当为国土开发整治、区域社会经济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进行谋划,提供基础信息、咨询与指导;第五,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渗透与综合,提供基础科学技术与智力的支持。
21世纪的地学,就其支持人类社会解决各种基本问题、努力增进人类对自然的基础性认识而言,应在以下方面来发挥好特有的功能,不断扩展服务领域。
第一,保障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寻找与开发矿产资源仍将是地学的核心内容。今天,70%的农业生产资料、80%以上的工业原料、95%以上的能源取自于矿产。矿产对工业化社会“不可一日或缺”的重要性,决定了地质找矿的重要性。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相当一个时期都还会处于矿产消耗强度增长趋快的时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地质找矿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奠定了中国矿业乃至整个工业经济所依赖的矿产资源的基础。但要满足近期矿产资源的需求并为今后一定时期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后劲,找矿仍是地学的重要任务而丝毫不可松懈。但是,今后的地质找矿并不应等同于传统的找矿勘查。一方面,随着矿物原料与化石燃料的日益耗竭,随着矿产特别是已被认知为“有用的地质体”(即传统矿产)日益隐秘,需要总结地学认识,更新地质思维,发展地学理论,着眼于新领域、新地区、新深度、新类型,发展和应用从超宏观到超微观的包括数字地球信息系统及各种综合手段的现代技术,来扩大找矿效果。另一方面,则随着许多矿产勘查开发成本的日益增长,要求在用矿领域谋求新出路,或者变革工艺降低用矿成本,从而使贫矿当富矿开发、劣矿当优矿开发,或者开拓地质体的新用途、发展新的用矿方向,使非矿变为矿、单一矿变为多用途矿,使矿产综合利用和潜在矿产(地质体)开发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实现新型廉价资源对传统资源的部分取代。显然,通过地质勘查去找“有用的地质体”(第一种找矿)与通过工艺变革技术开发去开掘“地质体的有用性”(第二种找矿)会是今后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随着资源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过去一直重视不够的第二种找矿应当是日益重要的方向。
第二,环境地质应与资源勘查并重。环境地质工作就其为人类“减灾”的意义来看,应同“探宝”意义上的资源勘查同等重要。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便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过程。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自然作用的积累而加剧。环境问题全球化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问题和关系人类未来存亡的紧要问题。在自然环境诸方面,处于人类活动影响之下并为人类带来反作用的地质环境问题长期是被忽视了的。地质环境是整个环境系统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由于地质环境变化的不可逆性,而对整个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更加巨大而带根本性。现在人类本身已成为最重要的地质营力。前苏联一个国家库堤大坝总长便超过赤道周长, 人们预计全球工程建筑覆盖面积将达到2000万平方公里,即占全球陆地面积1/5。不仅广度上如此,而且人类影响地壳的深度与太空的高度也在日益增大,不仅1.2 万米的深井早已钻成,而且在1000米以下采煤和3500米以下采金也成为现实。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与资源供应问题。180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不到3%,1920年达14%,1950年达28.7%,1991年占44.2%,到2000年将占50%以上。中国1949年只有135个城市,到1996 年达640个城市,人口5亿。地质环境问题同其他环境问题相互影响和迭加而变得益发严重。大如火山、地震、极地冰解、地幔(大地)放气,中如水土流失、区域性冻土、土壤沙化盐渍化、海水倒灌,小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崩坍等,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其灾害的频繁性日益突出。一次滑坡造成的损失可以抵消一座大矿山带来的收益,甚至是几十座大矿山的收益也无法补偿一次未加防治的地质灾害的损失。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水诱发的地质灾害问题触目惊心,并造成了上百亿人民币的损失。国际上从70年代以来逐渐重视环境地质工作,到目前已显示的成效表明,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离不开地学。我们应进一步地重视这方面的地学工作。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地面沉降、地壳稳定性、地裂缝与地下水漏斗问题;各种常见的滑坡、泥石流、崩坍等地质灾害的监测与治理问题,固体废物的地质处理问题,工程地质勘察问题,沙化、盐渍化及冻土层等退化土质的地学参与下的治理问题,滩涂、大陆架与海岸带的地质工作等等。现在是到了该把环境地学同资源地学并重的时候了。
第三,地学要加大为农业服务的力度。地学不仅要服务于工业(找矿),也要更多地转向服务于农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始终是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根本保障。中国人均不到一亩半地,农业的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除了开拓生物工程技术(这历来较为重视)外,还应包括针对作物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及其地质基础而开展地学研究(这却一直是较为薄弱的)。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业地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农业地学整体上还处于某种初创和零散的状态。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除为农业提供传统的化肥矿产资源外,至少可以在土、水、肥、饲等方面开拓服务于农业的地学新领域。一是在生物土壤学、农业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以农业地球化学为主要内容的地质背景。通过进一步研究土壤、岩矿、水文、地貌等环境地质背景因素,研究地质体中微量元素等对农业地质背景的根本影响,来把握从岩矿以至土壤与生物在元素迁移聚积平衡、水分供需系统中的相互关系,使农业区域规划、作物播种布局等能建立在较严格的地质背景系统研究基础上。如四川棉花种植区的调整,北京板栗与广西柚子的选区种植。只有抓住了地质背景,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作物生长的基础和土壤相对于特定作物的适用性。在同种气候条件下促成作物优势生长便取决于农业地质背景的局部差异和特殊因素的组合。系统开展农业区域地质背景大调查并使农业地质背景数据化,是土地调查与地质调查相结合所能开拓的重要新的领域,这项工作将为大区域优势作物布局调整提供依据,为合理调剂肥力和建立大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模式奠定基础。二是农业水利地质工作,包括农田供水水源地勘查、地下水回灌、水利工程的地质工程勘察与选址、旱涝盐碱治理、地热水的农业开发以及科学灌溉、节水农用、防治水土污染、泄洪保肥等。三是在农业区域地质背景研究与了解矿物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开拓农肥系列化产品,把各种混合肥料、复合肥料、多元微量元素肥料、廉价代用矿岩肥料的技术开发及指导合理配方施用的研究开展起来。四是广泛开展矿物饲料研究,充分利用矿物的某些特性使矿物饲料对于牲畜鱼禽的促进消化吸收、催育催膘、防疫抗病等方面的特殊功用能发挥得更好。农业地质应是与找矿(工业)地质工作同等重要的地质工作,应是与生物工程技术同等重要的农业科技工作。
第四,地学应直接为人本身服务。最大限度地减轻人类生存威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开拓人类发展前景,这是一切有益活动的根本目的。人体是地壳物质演化的产物。英国E.哈密尔顿的研究成果证实,人体组织特别是血液中的元素平均含量都与地壳中含量密切相关并有严格的对应性。人体健康与地质背景(水土)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探索的领域。人口地学的第一个领域是病理地学,特别是地方病与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研究。碘缺乏症、氟中毒、镁、钙异常引起的大骨节病,汞中毒引起的水俣病,砷、铬、镍异常导致的多种癌变等等正受到人类社会日益关注。如食盐加碘正是这种认识带来的补救性措施。医学可以为地方病与某些流行性疫情治标,而在病理地学基础上采取的改良水土等措施则可以为地方病与流行性疫情治本。第二方面是药用矿物的开发。其实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早已开始了矿物药研究的先河,只是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更多地重视开拓与应用。第三个方面则是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工作,如人口区域布局与城镇选址、人口迁移问题、民族或群落的地学环境研究等等。这次中国洪灾之后的重建,便涉及到城镇社区与产业布局规划等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可以肯定,人口地学领域远比这里所列举的内容更为广阔。
总之,尽管寻找矿产资源仍不失为地球科学重要的内容,但未来的地球科学并不能只是在传统的功能领域内延伸增长,而必须着眼于社会的日益多样需要。但是,地球科学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能否比较全面地起着基础性支持作用呢?在服务于解决环境问题上的环境地学、服务于解决粮食问题的农业地学、服务于解决人口方面问题的人口地学乃至整个基础地学理论与地学技术等方面,是否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呢?这取决于我们的共识与努力。我们的地学哲学研究应当唤起这种共识,促成这种努力。
3 推进地学哲学研究, 促进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资源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普及
人地观的曲折转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资源环境意识的转变。我们开展地学哲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是为了从地球科学和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来探索形成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看法。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资源经济向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知识经济过渡时期。世界面临的资源危机威胁这种过渡,从而危及可持续发展。在知识经济时期,人类将不断开拓新的技术能力来解决资源供应与保护环境,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如何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如何正确地推进社会进步维持人类生存能力与生活质量,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则需要有人类共识之下的共同行动来解决。
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其中,资源环境意识的形成与普及,将是关键之一。地学哲学对此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服务于实践。
地学哲学的功能,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1)认识功能
地学哲学可以为认识客观世界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思维工具与智力支持。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这就要求人们对客观世界不断深入认识,地学哲学正好为此提供思维工具。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强调公众参与,这就要求社会公众普遍树立持续发展意识、资源环境意识、人口意识、防灾减灾意识等可持续发展意识,地学哲学为此可以作出贡献。
(2)方法论功能
地学哲学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事物的利与弊总是相伴而行的。发展就是一柄“双刃剑”。处理不当,本来应该带来物质财富的发展,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人为灾难”。局部有利的活动,全局上可能带来祸害。这就要人们多一些辩证思维与高瞻远瞩,少一点形而上学与急功近利。
(3)协调功能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要求包括地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作战。地学哲学可以从地学这一立足点为多学科渗透与综合提供咨询、协调关系。
地学哲学的功能可以集中体现在资源环境意识的形式与普及上。
针对环境与资源问题,我们要设法作深入的研究来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以下几点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第一,关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发展是关键。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未来追求的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经济的发展,其它问题无从谈起。但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发展,是实现代际公平的发展。由于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三个根本要素,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这三者中,人口是核心,资源是基础,环境是条件。离开了人口这个核心,就无需讨论发展是否可持续。人口问题既有控制增长与消灭贫困的问题,又有提高人口素质与健康水平,增强人的资源环境意识,提高人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的能力问题。但对人口问题的处理,又依赖于资源、环境的状况。相对于人类而言,资源是基础,环境是条件。而且由于人口规模及其生活质量的限度和生存空间的展布,归根结底取决于资源的承载力与分布;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条件,环境问题也根源于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及自然变异的状况,因而在“人口—环境—资源”的大系统中,资源则处在基础的地位。目前对于资源的基础地位认识是不足的,离开资源基础,就很难把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解决好。这一点应当引起广泛的注意。否则难于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关于资源的社会行为模式。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必须注意到资源的社会行为模式是随人类追求的目标而改变的。以前,资源被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由取用物”,人类以财富的“增长”为目的,资源的社会行为模式主要是“开发利用”。二战以后,人们发现结构性资源短缺甚至会造成经济危机(如石油危机),人类追求的目标调整为“发展”(即在财富增长的同时强调结构调整),资源的社会行为模式则突出了“资源配置”(并相应突出了市场机制的意义)。现在,人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求在存在全面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节约保护和更新建设资源”就成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资源行为规范。处理好“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建议:保护节约自然资源应同实行计划生育和搞好环境保护一样并列为基本国策加以贯彻实施。
第三,确立资源环境系统观。
环境是资源的状态。资源环境体系包含各种资源环境子系统。各种子系统之间,必须实现功能协调。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系统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个系统。
而自然资源系统则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十余种主要资源;而多种资源从人类利用角度来看都存在着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环境资源和信息资源四个层次。
资源环境系统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点体系中最核心的观点。只有当人类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人与自然大系统的一部分的时候,才可能真正实施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且,也只有当人类把各种资源环境都看成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正确处理这种资源环境子系统和其它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人类才能高效利用这种资源并维护好相应的环境。树立系统观,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各种资源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大系统,以科学知识为指导,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排列组合矩阵中的子系统,并使之达到动平衡;系统地进行资源环境管理的法制建设;系统地进行资源环境管理的体制建设;系统地推进资源环境合理开发与科技进步。
第四,辩证地看待资源,正确处理资源问题中的矛盾关系。
一是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的关系。我国有广袤国土和辽阔海疆,在世界上从资源总量看属资源大国地位,可以说是“地大物博”。然而因为人口过多,就人均水平而言又处于资源相对短缺状况,是“人多物薄”。对此,我们既要看到宏观上综合经济潜力巨大的因素,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微观上人均可利用资源限度的现实问题,增强国民资源忧患意识,大力节约和合理有效利用资源。
二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害性关系。资源只有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进入人类生产和生活利用的环节之中,才是有用的。污染物(如垃圾)分类处理后加以利用时是资源;资源遭到抛弃,或不为人所利用,则被认为是垃圾(污染物)。有些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之外,就只是一般物质而已。资源的这种双重性,要求人们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的有用性,最大限度地防御和转变资源的有害性。对某一种资源而言(如煤炭),应当在其经济资源价值最高的情况下,运用最好的时机和途径,用适宜的技术进行清洁开发,高效利用。错失这种时机或不能采取充分利用的途径,资源就可能成为一种公害污染物。
三是资源的量与质的关系。决定资源品质的优劣,既在于其天然秉赋,又在于现实的技术经济水平。我国有相当多的资源,天然秉赋不够理想,比如说金属矿产,小矿多、贫矿多、共生伴生矿多、难选冶矿多等等。应该开发适用技术充分加以利用。由于资源有优劣,我们就必须改变以往十分简单地以名义总量、名义人均量来反映资源国情的状况,要建立新的指标体系,对各类资源除名义计量外,还进行标准计量,如标准煤吨、标准田亩等,从而真正对国情心中有数。
第四,应当用开放的观点来看待资源。资源的开放观是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确立的一种基本观点。我国地区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资源组合错位,东西部发展水平差别(东部发达,西部相对落后)、南北方资源结构差别比较明显。地区之间的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动态交流的必然性。以资源的开放观为指导,打破地区经济封锁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破部门和产业资源子系统的经济封闭以实现产业结构动态优化、合理配置资源。
自然资源是由本土条件决定其布局的,像水、土、气候、矿产等等,完全靠从国外进口之类的办法不能改变这种资源布局的基本状况,我们必须充分珍惜每寸土地、每滴水、每一个矿藏。但许多资源性产品又是无国界的,我们有必要树立资源的全球观点,输出优势创汇资源性产品,并注意同有条件的国家进行互利合作,勘查开发我国所急缺的资源,在有利的时机进口我国短缺的资源,充分地利用国际资源。
第五,注意高新科技和知识经济对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潜力。这里也有一个辩证地看待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自然资源就其物质性而言是有限的,其中有许多是耗竭性和不可再生的。然而,资源系统是开放的,而且人类认识、利用资源的潜在能力也是无限的。因此,资源又具有相对无限的特点。我们既不能片面地持有限性的看法而抱着悲观论观点,也不能片面地持无限性的看法而盲目乐观。只有努力地把人类认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人类自觉地节约资源,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地开发新资源,并始终注意到利用资源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问题,才能够对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持切合实际的乐观主义态度。
过去人类认为耕地资源是无限的,不久就因争夺土地发生了战争;欧洲到18世纪还认为森林资源是无限的,不过100 年就有大批人因为森林资源殆尽远逃美洲;水资源往往被当作无尽的,但世界正全面发生水危机。人们现在还认为空气资源是无尽的,实际污染已使空气蜕变为不合于人们的需要。人们认为阳光资源是无尽的,臭氧层的破坏已使强辐射伤害了人类。可以说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都是需要节约和保护的,都是有价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人类认识资源的能力是无尽的,改变旧资源开发新资源的能力是无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资源的认识会有创新性的变化。从对智力资源的挖掘入手来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效率,正成为必然的趋势。今天我们对自然资源保证的估计,必须把高新技术的因素考虑在内。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18世纪工业革命中,人类由于能源的需求开始大规模利用煤这种“石头”,由于材料需求开始大规模利用铁这种“石头”,而逐渐将其消耗为短缺资源,又反过来受制于这种资源的话,那我们目前面临的知识经济中的高技术所开发的资源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铀所产生巨大的核裂变能,其商用期比预测大大提前,目前成为世界上第4大资源。 信息技术革命中计算机的核心——硅片用的也是“石头”,尽管计算机主要是开发人力资源,但也不失为用高技术开发原有低价值自然资源使其千万倍升值的一个典型事例;生物技术革命中生物工程用的是和其用量相比无尽的基因;新能源革命中受控热核聚变用的是和其用量相比无尽的海水。近来学术界高度关注海底一定深度和冻土带蕴藏着大量的水合天然气,其资源量将大于已知全部化石燃料资源量的总和,正在寻找其适宜的开发技术使之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如果这种新工艺技术取得突破,那么这种清洁能源会造福于人类,将会对日益昂贵、污染环境的传统能源进行必要的替代。因此,不从新技术革命的观点来分析未来发展的资源保证,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通过采用高技术合理、综合、科学、高效地利用传统资源,也可以使之用量相对减少。我们要注意当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各种重要的高新技术对资源前景的开拓与利用方式的变革。
我们还应对大资源大环境观、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观、资源环境的发展观、层次观、价值观、法制观等,也要给以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均已有一些学者在注意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相信这种探索对更新我们的观念是有助益的。
4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加强地学哲学学科建设
为了推进地学哲学的发展,一要不断推进壮大研究队伍并努力提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二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并努力解决当前急迫问题;三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地学哲学思想;四要不断加强学科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无限发展过程。而提高人类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的自觉性,正是推进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侧面和有力步骤。如果协调人地关系成为社会性意识,则是从必然到自由的必经之路中的一个里程碑。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恩格斯曾说过,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是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的效果。那些只在以后才显现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是针对直到十七八世纪的社会生产状况而言的,指出了人地关系问题未受重视的情况。同时恩格斯还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就用最为简明的语言尖锐地指出了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指出了不重视这个问题的必然结果。历史已经表明,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人定胜天”征服论的人地观向现代协调论的人地观转变,是带有必然性的。
要用马克思主义所确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关系,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这是以承认地球的客观实在性,承认地质现象、地质运动规律和人地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的。人类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动性来源于实践,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要真正协调好人地关系,就必须反对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的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而去综合总结人类生产实践的全部经验,进行准确的调查研究,要有系统性和科学的预见性、创造性。这样的实践过程具有辩证的性质、发展的特征。必须应用联系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辩证地处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要注意社会—自然这个巨系统内部关系的复杂多样性,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层次性,在这个基础上来把握系统及其内部协调发展的规律性。
总之,围绕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开展地学哲学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方法,一是不断地总结、归纳实践和知识成果,不断接受实践检验,跟着时代发展;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三是借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认识论、方法论来推动和帮助;四是紧密联系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会议的研究,我们还要不断地创造研究条件,扩大骨干队伍,发展分会组织,培养青年人才,巩固学术基础,活跃学术气氛。为了搞好相应的学术活动,我们考虑这届年会和今后一个时期,地学哲学的主题仍为:“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我们热切欢迎广大地学、哲学工作者参与到这个主题的研究工作中来。在“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个总的主题之下,要针对当前的重点,开展一些专题研究工作,包括:①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②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③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④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⑤海洋资源与可持续发展;⑥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⑧气象与可持续发展;⑨自然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等。开展这些专题的研究工作,希望能够充分讨论各相关专题的基本范畴,研究相应的资源环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回顾过去,说明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作用。分析现状,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提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希望这种研究既把全球性问题作为立论的着眼点,又从国情出发探讨如何看待与解决中国碰到的全球性问题。切实把为社会服务与发展地球科学服务结合起来,在富有观点、思想的启迪性的基础上能提出较为明确合理的对策主张。
开展这些专题研究所形成的有关成果,如主题论文报告,建议设法选择适当阵地加以发表,扩大影响。同时,我们要进行地学哲学丛书的建设。开展“国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形式的学术活动,交流地学哲学研究成果,并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学术支持。
5
对当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地球科学研究的若干对策建议
开展地学哲学研究,在理论建设的同时我们必须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现实生活中来。在此拟提出如下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我们提倡协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决不是不要生产和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当是发展而不是停滞或恢复到落后。但我们需要的生产和发展,是造福而不遗祸的。是要生产财富、发展福祉,而不是要生产祸害、发展灾难。我们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资源承载能力、环境更新与支持能力的全面发展。应当看到,没有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资源环境本身也失去了意义,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应有的解决。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解决资源稀缺、环境恶化的过程。解决当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要靠发展,脱离了由发展所带来的支持,资源环境的发展也会失去基础。现代高科技产业兴起,生态农业建设、绿色产业的发展等许多成功的实践证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是可以统一的。我们强调的发展只能是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集约地利用资源并促进资源支持能力发展的,而不是粗放地利用资源和过度耗竭资源为代价的;是注意保护环境的发展而不是破坏环境的发展,是着眼于长远和整体效果而不只是眼前与局部利益的发展,是注重了质量提高而不只是数量扩张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必须真正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二,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真正确立“节约自然资源”的基本国策,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国策已经确立,在资源中已确立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从我国的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我们还需要确立比较全面的资源国策,即要把“珍惜节约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土地管理、耕地保护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而且对矿产、水、森林等各种自然资源都应该实行最严格的保护与管理制度。
我们在资源上要坚持“开源”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当前资源“开源”工作受到严重削弱,如资源地质勘探能力持续下滑的势头必须扭转。现在已对近期矿产供应带来一定被动,对未来的影响将会更大。依赖于现在的研究调查工作,2010年以后多半矿产无资源条件保证。例如,按现在的规划将来需要20亿标煤作为能源支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开源一方面是扩大老矿山的资源储量,寻找新的矿产基地,面向海洋与西部地区,加强资源勘查,加大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国外资源。从系统观的角度看,我们要审时度势合理定位,抓住机遇,利用全球巨系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力求把握世界政治经济与资源环境这个非平衡态复杂巨系统的特点,正确地选准方位角度,不失时机地建立全球资源供给系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发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利用国外资源又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到国际市场去进口国外的产品,二是要到外国去合作勘查开发资源,特别是对周边友好邻邦中的资源大国,如中亚、蒙古、东南亚开展互惠合作,是可能调剂一些我国的余缺的。
注意合理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尤其是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发展水电与核电。在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比例的同时,要大力推广使用清洁煤技术,把洗煤率从15%提高到国际上60—80%的水平,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力度,加强水合天然气及新能源的技术攻关。建立健全资源储备特别是石油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注意安排好资源储备。
第三,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提高中长期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提高预防和治理灾害的能力。
要大搞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要沿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建设绿色长廊,继续推进三北和沿海防护林带的建设,对不适应的毁林垦地要坚决退耕还林,对围湖造田的要有规划地退田还湖,要建设蓄泄洪功能兼备的工程。做好矿业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复垦和废石、废气、废水的处理工作,切实搞好环境保护。
要建立健全兼顾灾害、资源、环境的统一共用的地球科学信息采集、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要把大陆上空与太空风云变化,与海洋变化因素综合加以分析研究,要把近几十年、上百年的气象气候历史,与时间尺度可能是百万年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的情况结合起来加以研究。预测自然灾害要求对现代大洋变动、全球变化、地幔放气、板块运动、火山地震等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都要求作系统的研究。如果能把气象学科、海洋学科、水文学科、环境科学、工程地质学科能够较好地综合起来,把卫星遥感遥测技术、地面环境地质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地震监测等各种实地观测技术及室内分析数据处理技术较全面地结合起来,组成一支长期合作,富于协同作战能力的研究队伍,将会极大地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在这个基础上,就可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灾害预警、预防和治理的决策支持体系。这对于提高人类防治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副总统戈尔倡导的“数字地球”设想,正在各国引起反响,我们应该在“国土数字化”和“数字化中国”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从资源的系统观来分析,着眼于上、中、下游和东中西部的统筹考虑,就必须把治水与治土、治土与治山综合部署,必须把产业关联与产业升级作为灾后重建调整布局的出发点,真正使中央提出的“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方针落实好。
第四,坚持资源统筹管理的改革方向。
从资源环境的系统观点来看,我们应当改变传统的部门分割,多块分割的状态,在资源环境的体制、法制、机制上采取综合举措以改变其管理。就资源管理而言,必须坚持将资源管理职能从依附于产业的分裂状况中独立出来,形成统一的职能。当前,要转变观念,利用市场,因地制宜,改造成百上千个小系统。尽管各种小系统都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其自成体系、偏重短期局限利益、互设壁垒阻碍流通的现象,严重地阻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有时候局部小系统功能发挥得越好,对整体大系统产生的负作用就越多。为此,理当顺势进行必要的改造。
要科学分析,依靠法制,宏观调控,逐步建立一个大系统。这次机构改革,从土地到矿产,从陆地到海洋,把各种主要资源统一管理起来,组建国土资源部的改革方向应当坚持下去。对全国各类自然资源、各地各部门的资源体系进行系统分析,要扬长避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统筹规划,在力争战略性主体资源自给的同时,通过科学的动态分析,建立系统性能良好的资源管理机构,并以法制保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保持各类资源的动态平衡。
第五,地球科学要更好地适应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在推动地球科学走向一个新阶段。前面我们已对地学功能的拓展作了一些分析。我们提出应当科学地规划科学。大力推进地球科学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地球科学经历了从古代文明的萌芽期到近代科学的发展,她包括的学科越来越多,分科越来越细。从本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大洋考察与深海调查,人造卫星、宇宙探测等手段和地球物理、环球气象等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的运用,特别是人类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已使地学进入向一个新阶段转变的时期。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在地学中,地球的概念经历着由无机地球,到生物地球再到现在人类地球的发展;地学思维由分析性思维向协调性综合性思维转化;从专项技术分科发展向复合技术系统发展;从把地质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转变为把人类活动与地质体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主题;从由认识找寻和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地震、海洋、气象等监测预报为主要目的,转向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维护资源能力为主要目的;从一般的地球系统科学转向包括人类圈在内的现代地球系统科学;从局部地研究认识自然到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描述解释地球到规划地球;支配地学研究的社会观念从福利伦理向绿色伦理转变;从自然科学领域的地学延伸到决策科学、人文学等领域的地学。
我们必须重视这种转变,地学本身也要在科学规划之下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发展,依靠思维方式的变革来促进发展,依靠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格局的调整和拉动来促进发展。我们寄希望于尽早实现地学发展的新转变,使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地质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 矿产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