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高科技技术,对水利工程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水利工程测量效率,同时还能提升测量的精确性,因此,本文简单对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工程测量提供一点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水利工程;测量;应用
一、概述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性建设,对工程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水利工程测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是否能顺利开展,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传统测量技术存在着成本大、效率低、人员工作量大、精度控制难度高等问题,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与投入使用均存在较大的风险。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借用数字化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实现水利工程测量的精确化和准确性,能有效促进测绘工作效率和精度,减轻了人工测绘的工作量。随着相关测绘设备的不断研发和更新,也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对保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势
(一)可以有效节约成本
传统的测量方法具有精度低、误差大、人工投入多、工作量大、测量周期时间长等缺点,不利于工程经济利益的实现。数字化测绘技术则可以有效的解决一问题,其测量设备等均是一次性投入使用,入全站仪只需要固定好其测量位置,就可以持续测量且不受环境等条件制约,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测量的工作量,提升了测量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运行周期也比较短,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极大的提升了测量精度
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还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点,以全站仪为例,全站仪等电子设备在日常测量中具有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强的优点,能有效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设备精度不高等原因导致的测量误差,除了大风、天气骤变引发的温差过大等恶劣环境会对测量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基本不受一般天气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测量的精度。
(三)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
数字化测绘技术采用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将测量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3S技术可以极快的获得各项数据参数,实现了对数据的快速计算,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了计算后期,提升了计算精度,降低了误差。所得计算结果和数据会通过存储、网络传输等方式进行分享,推动了其他后续工作的开展进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四)测量成果更为直观
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绘制,可以使所测区域的地质地貌等情况更为直观的展现出来,对水利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以及规避施工风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水利工程绘图中的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最直接的体现在绘图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水利工程对测量的精度要求普遍较高,传统的测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CAD等绘图软件的强大功能,不仅能够完成数字化成图技术绘制精准度较高的水利工程图纸,还能够实现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换,修改、保存,查找图纸较为方便,较传统大比例地图绘制、保存、使用的局限性相比,数字化绘制技术把工程设计以及绘图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精准度较高的水利工程图纸,能够为水利工程的研究、分析、施工提供有利的辅助,其传送速度较快,能够用较短时间将图纸信息传送到各个相关部门、研发团队、施工系统等,进而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数字化测绘技术还能通过图纸将水利工程施工后的情况提前进行展示,帮助工作人员合理规划施工计划,有效避免施工风险,提高现场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二)在水利工程原始图纸数字化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将现有的水利工程原始图纸进行扫描、分析及处理,不仅能完整的复制水利工程原始图纸中的各项内容和参数,同时还能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校核、完善与加工,提高图纸的精确性和准确度。虽然在对原始图纸的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会造成图纸地形信息的遗漏和缺失,但是通过数字化测绘中的外业操作,可以对处理后的图纸进行补充和修改,减少图纸信息、数据的缺失和误差。
(三)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水下地形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必可少的工作内容,需要对水下高程、地形及地质结构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传统测量方式存在误差大、精度低、测量难度大等问题,数字化测量技术采用GPS、RTK、GNSS等高效定位技术,利用专业的数字化测深仪、便携式计算机等附属软件,对水下地形进行观测,并将数据属于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进而求得观测点的三围坐标。水下地形测量氛围内业操作和外业操作,其中内业操作是将测绘区域内的水源深度进行测量,并标注出重点测绘区域,并针对这些区域展开测绘作业,确保数据的真是性和可靠性,测量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测量仪器垂直于水面,以确保所反映的水下地形最符合和接近真实的地形地貌,有效提升测量精度。外业测绘操作时,尽量选择无风天气进行,避免风速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测绘时,采用断面法进行测量,测绘仪器与数字化测深仪要保持水平位置一致,且测深仪垂直于水面,这有利于测量精度的提升。水下地形测量采集的密度以反映水下地形地貌的基本情况为主要依据,水下地形复杂区域应增加测量采集密度,地形简单区域应适当减少测量密度。水下地形测量应沿着测绘区域的边界向外扩展约100m,可以提高最终测绘结果的质量,此外,在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还要及时检查测深线测量,检查不同时间段所获得的断面测深值的准确性。最后,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该阶段主要是对外业获得的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如同步的环闭合差、复测基线较差、异步环闭合差等,进而可获得最终的数据处理结果。
(四)在水利工程验收、竣工及使用中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地基验收中,可利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与GPS设备来收集工程的进度、开挖深度、面积等实际数据是否达到验收标准,在通过计算机数据整合后,能够指导工程下一步作业计划,且精度可达5cm左右。工程竣工除了一些必要的文件、图纸需要纸制版以外,从工程准备到完工的计算机图形、数据都可以作为该项水利工程的原始材料,对今后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并处理有较为完善的数据支撑。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还可以对已完工的水利工程实施时时监测,测量、收集数据不需要全天候安排专职人员,只需要按规定周期,从数字化设备中提取监测数据,就可以对工程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达到监测、掌握工程每个阶段概况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已经是当水利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水利工程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测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使测量数据更为精确,定位更为准确,在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投入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同时提高了水利工程测量数据分析、地形制图的精确度,降低了误差,为水利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保障。因此,大力推行及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及壮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我国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也会向着高效、尖端、自主等方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坤.探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水能经济,2018(1)
[2]刘怡清.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
[3]刘贺明.探讨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及步骤.[J].现代测绘,2011
论文作者:李,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测量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地形论文; 数据论文; 精度论文; 图纸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